《“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更新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培训讲座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更新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培训讲座讲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更新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培训讲座讲稿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什么要实施城市更新;二是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向;三是城市更新的主要任务。一、为什么要进行城市更新城市更新:一般理解为对城市建成区开展的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实际不同于传统的外延扩张式的大规模城市建设模式,又有别于以拆旧建新为主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它既要求城市发展中新建部分的结构优化,又要求对已建成的部分进行提质改造,使整个城市更加适宜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是进入新的发展时代所必须建立并完善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一)规律使然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
2、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城镇化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而这种过程就是城市不断发展和持续更新的过程。在传统农业社会,城市的功能主要以政治、军事为主,生产加工、商业贸易等经济功能处于从属地位,交通需求一般不高。而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城市的经济功能如工业生产、商业贸易、物流运输,以及相应的生产生活配套功能逐步得到加强,而且城市各项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逐步得到重视。由此可见,城市的发展演变,尤其是城市功能及其空间布局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化特征,并且是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及其需求的变化而一直变化。20世纪初期,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宪章中就提出城市就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3、。我国城镇化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在面临科技快速发展、产业升级换代、生活方式转型、生态环境提升的同时,城市的功能需求更加多元化,人们对空间布局、服务配套、城市交通、人居环境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城市宜居宜业的综合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强化。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顺应发展趋势,围绕产业升级、设施完善、功能提升和空间布局优化等进行持续性的城市迭代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更新应该是城市发展的长期性工作。(二)矛盾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
4、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着其他矛盾的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决定着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依托。2008年,全球城市人口达到了33亿人,超过了总人口的50%,联合国宣布世界已进入了城市时代”。中国的城镇化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也是速度最快的城镇化,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标志着我国进入城市社会,2017年河南省城镇化率达到50.16%,从而进入城市时代。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也已经从早期的城市规模小、就业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服务功能缺失,演变为现在
5、普遍存在的质量不高、效率不足、风貌不佳等问题,城市发展的矛盾已经由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的问题。具体到我们河南省,主要是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强。除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等少数指标外,其余市政基础设施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95.52%(全国97.84%)比全国低2.32个百分点、燃气普及率96.83%(全国97.87%)比全国低1.04个百分点、建成区路网密度5.11公里/平方公里(全国7.07公里/平方公里),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2.27%。优质教育、医疗等供给不足、分布不均衡,大班额、学区房、大医院人满为患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二是住房体系不完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
6、展的机制还不健全,房地产领域重大风险不同程度存在,大城市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新市民、青年人才等住房比较困难,城市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需进一步增强;三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不足,城市特色风貌不鲜明,历史文化挖掘传承、保护利用不够,具有黄河文化、河南特色的城市和建筑风貌没有很好塑造彰显,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四是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为城市治理制度不健全、标准还不高,城市空间和交通秩序不够规范有序,城乡结合部、老城区、背街小巷等管理比较薄弱,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还不高;五是城市和建筑节能降碳存在不少短板,基础设施体系化、绿色化水平不高,生活垃圾分类和污水垃圾等资源
7、化利用不足,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占比低;六是城市安全韧性建设亟待加强,特别是城市设施逐步老化,先期建设标准不高、设计能力不足,城市进入风险隐患的高发期、凸显期。7.20特大暴雨灾害等暴露出一些城市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重经济效益轻生态安全,特别是城市防洪排涝设施欠账多、防灾减灾应急能力不强、体制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凸显了城市建设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由过去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增量结构调整与存量提质改造并存,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三)本质要求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城镇化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为谁建设城
8、市的问题始终是城市发展中一个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过去的城市发展中重面子轻里子,建了许多宽马路、大广场,忽视了排水管网建设,结果是不仅出现了过马路难,而且一到下雨就看海;办了许多推山、填湖、砍树的蠢事,结果城市规模扩大了,历史的记忆没有了,乡愁不见了等等。城市更新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它符合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要义,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具体落实,也是其本质要求。(四)战略需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更新改造
9、工作,早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要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建筑品质,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的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指出,“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的空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由此可见,
10、城市更新行动是党中央关于推进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部署。2021年10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其中包括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具体包括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坚持规模和质量双提升,优化空间布局,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建设副中心城市,强化多极支撑,建设韧性城市。这是我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具体行动。河南省“十四五”城市更新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城市更新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快补齐短板
11、、缩小差距,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宜居、韧性、智能的现代化城市,创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综上所述,在当前时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是推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举措;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的战略需要。可以说,城市更新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中央关切、群众期盼的大事好事。二、城市更新的主
12、要方向城市更新行动重点是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活力、促进城市产业升级、调整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传承历史文化,总体目标是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创新城市。(一)宜居城市宜居城市是人居环境优美和谐、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快捷、生活空间开敞舒适的城市,是一个城市最深处流动的血脉,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城市为人民而建,城市建设的关键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现代城市更新建设中,我们不紧要以人为中心系统化的进行环境改善、住房建设、设施配套等,同时要着眼于城市“细微之处的更新与关怀,体现城市温度,为城市居民带来幸福感、归属感,这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以人为
13、中心的要求使然。住房建设的温度方面,不仅让人民”有房住,还要住的舒适。2021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实施意见,其中要求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建成区新建住宅建筑高度原则不超过26层,县级城市建成区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住宅原则上以6层为主”,避免了一系列高强度的开发带来的居住问题。设施配套的温度方面,以人行时间尺度和距离配套建设15分钟生活圈,社区居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既能解决一日三餐,有菜市场、超市、理发店等基本生活设施,还能找到健身房、咖啡店、宠物服务站等以满足休闲需求、提升生活品质,多地并在公园、社区、商场、景区等人流密集区建设城市书房,着力打造15
14、分钟阅读圈”满足市民的精神享受,这样有温度的设施配套充分了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细节微更新上,更加关注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间。背街小巷是附近居民出门、日常生活最贴近的场所,它的改造提升将给予人最直接的感受;小微绿地是久居城市的人们接触频率最高,最常被使用的自然空间,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疗愈作用,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人们的出行活动范围多少受到限制,居民身边的小空间、小绿地更显的尤为重要,见缝插针增加“小微绿地,兼顾老人居民门前休憩、交流、健身等需求。实现了细微之处惠民生。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快捷、人居环境优美和谐、生活空间开敞舒适的城市。城在森林、人居公园的优美和谐环境,幼
15、有良育、中有安居、老有所养的全龄友好城市。宜居城市是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于人们居住的城市,主要体现在住有所居、生活便利、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等方面。城市更新一是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外来人口、进城农民、新就业人员、科技人才等类人群的住房问题,使大家住有所居,依此来吸引人才,聚集人才。二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大家在城市生活的更舒适更便捷。三是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实现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把城市建在森林里,让人民生活在公园里。在城市更新中尤其要统筹新区拓展和旧区改造,合理控制城市建筑高度、密度和开发强度,优化城市交通体系,
16、落实职住平衡,为市民营造舒适、开敞、亲和的生活空间由(二)智慧城市各领域新一代信息共享集成运用、各项设施建设智能化数字化的聪明城市。智慧城市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集成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运用,目的是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智慧城市建设,包括六大方面:分别是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lM)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城市的基础操作平台;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推广钢结构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加快发展中国建造”。(三)韧性城市应对灾害可控可调可学习、系统工程功能多样、结构稳定可靠的城市。自身拥有功能多样、结构稳定可靠的系统工程,应对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