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调研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调研报告为更好地了解本区域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加强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笔者聚焦本区域某公办幼儿园,采取抽样调查和访问调查的方法,对该园某一班级中流动儿童的占比及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随着区域经济优化整合,位于扬州瘦西湖畔的维扬经济开发区作为一个新型的都市开发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沃土,引得大量外来人口来此经商、务工谋生。外来人口中相当一部分是举家来到维开,把孩子带在身边,使经开区流入儿童在不断增加。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然而,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缺位等现象是一直以来被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更好地
2、了解本区域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加强对流动儿童的教育管理和关爱服务,笔者聚焦本区域某公办幼儿园,采取抽样调查和访问调查的方法,对该园某一班级中流动儿童的占比及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协同该园教育工作者针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实际问题,尝试通过新家庭教育指导共建模式,建立健全家庭、幼儿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为这些“流动的花朵”在异乡的土地上营建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乐园,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蓬勃生长、绽放精彩。一、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个案分析笔者走进本区域的这所公办幼儿园,其高端优质的办学条件、丰富开放的教育资源、规范合理的教育收费满足了周边群众对学前教育的热切期盼。共
3、享优质公办教育资源、应收尽收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保障每一个学龄前儿童有学上、上好学等服务机制,在这所园也得到很好地落地。在抽样调查的一个班级26名幼儿家庭中,流动儿童占比77%。这些流动儿童都是随着父母流动,与父母居住在一起。他们的父母以个体经营居多,生活条件中等偏上,但因家庭的养育、教育和观念等问题,部分流动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个体行为、心理健康等突出问题,引发了幼儿园的高度重视。具体从几个个案进行分析:个案一:“只要她活着就好”的静静问题表现:静静是一个三岁两个月的小女孩,眼睛大大的,个子小小的,来自四川,和爸爸妈妈姐姐一家子来到我们经开区做毛绒玩具生意五六年了,每天来幼儿园总是一脸憨憨
4、的笑容,张开的小嘴明显看出大门牙缺失了两颗,下嘴唇有一道深深的被缝过的疤痕,一头四处乱飞的头发常常遮住了她的小脸,走路喜欢到处摸摸,进门喜欢脱鞋卷裤脚,一副“野小孩”的模样。对此,教师采取沟通与家访的形式,及时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况,以便更好地帮助该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现状:通过家访得知,静静随父母、姐姐从小居住在一个商铺集聚的物流中心,家里随处堆放的货物占据了大部分空间。静静由外婆养育,爸爸妈妈没有时间照顾她,刚学走路时就因为攀爬学步车没人看管,导致牙齿磕断缝了27针。长大后,静静更是在放养的环境里经常惹是生非,闯祸受伤。妈妈说:她要忙生意,要忙大女儿的学习,没时间关心静静,直到
5、上幼儿园才发现静静有些异常的行为表现,也很烦恼但没有好办法去解决。爸爸认为:她很调皮,管不住,每天一放学就找不到她了,跟她说不许碰的东西她偏碰,到现在还没有打过她,再这样调皮就只能用打治住她了。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她不闯祸,不受伤,不要每个月都去一次医院,活着就好,其他无所谓。由此可见,流动儿童虽然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但父母们忙于生计,缺乏家庭管护,家庭教育意识也淡薄。祖辈一般重养轻教,平时只能给予孩子生存所需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关注的很少,也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特别是流动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高质量陪伴实现不了,教育引导往往不得法,因而导致流动儿童家庭中教育的缺
6、失、缺位现象。个案二:安静地令人心疼的佳佳问题表现:一头的卷发,瘦小的身体,第一次见佳佳,就觉得这是一个体质较弱的孩子。佳佳很安静,在班级里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你问她什么她就用怯怯的声音回答你,你不主动和她说话,她就毫无表情地自己待着,不和同伴说话,也不表达任何需求,即使经常会因为家长迟接而显得孤单难过,她也不会有任何情绪反应,就这样坐在那里一声不吭地安静等待,乖巧地着实令人心疼。家庭教育现状:孩子的过分安静,与集体生活不融合,佳佳的爸爸妈妈也是知道的,妈妈极少与老师沟通,爸爸把佳佳的问题归咎于孩子的奶奶,说平时忙生意,孩子都是由奶奶带,由于奶奶讲的是安徽话,跟本地人语言沟通有障碍,就一直和孩
7、子待在家里不出门,奶奶在家也是忙着做家务活,很少跟佳佳有陪伴和交流,长期这样就导致孩子不爱说话,加之孩子严重挑食,所以体质弱经常生病。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06岁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其一生的影响极大。案例中的佳佳父母平时与孩子缺少沟通,疏于陪伴,造成亲情淡漠,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同时对集体环境、陌生的人都感到自卑,不安全,不自信。诸如此类在流动儿童身上存在的现象还有很多,我们不能一味地用问题意识去看待流动儿童群体
8、,他们中也不乏会看到坚强、勇敢、诚实、自立的优秀品质,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孩子,我们更应该有责任和爱心,关注他们心里的渴望和需求。那么,最好的途径就是定期向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让流动儿童群体不要在“边缘化”的成长空间里再被漠视和冷落,让他们也能平等地享受童年应有的幸福和快乐。二、流动儿童的家教指导新模式天津教科院教育法制研究所所长亢晓梅认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在于构建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新模式。作为幼儿家庭教育中重要的合作者、支持者一一我们走进的这所公办幼儿园,他们的教育工作者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和关爱支持又作了哪些实践
9、和探索呢?(一)辅导培训一一转变教育观念中国著名教育专家陈忠联先生认为,我们的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显得不合章法,也很无奈,其根本原因是教育观念出了问题。流动儿童的父母整天疲于生计,鲜有获得学习和了解信息的机会,他们对现代儿童的教养方法缺乏合理的期望。针对此,幼儿园采取了定期邀请教育、保健专业人员来园对家长进行辅导培训,有向家长宣传教育政策法规,有针对幼儿教育的实际开展保教、安全、卫生、心理知识讲座,为家长传播最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同时,幼儿园还印制了一些教育宣传手册给家长,开展“小手拉大手“亲子教育活动、家长会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家长逐渐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逐步懂教育、会教育。(二)建
10、立档案一一指导教育过程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流动儿童因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所以在他们身上表现的个性特征更加鲜明各色。比如:流动儿童随父母“流动”机会多,交往面更宽,变化也多,往往在自我意识和社会行为上存在着或孤独无助,或自由放任,或自私暴躁据此,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和家长取得教育一致,为幼儿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册,并遵循“一生一案”的原则,开展实地走访、案例剖析、融合教育、生活关爱、一对一研讨等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流动儿童创设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通过档案册的建立与完善,让幼儿看到“档案”中自己以前和现在的材料,发现自己的进步,增强幼儿的自我意
11、识和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三)亲情对话一一贴近心灵距离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爱的港湾,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但流动儿童家庭的亲情大都是缺失的,不少孩子在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等方面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引导。如何让家长和孩子之间多一些亲子沟通,多一些亲情陪伴,幼儿园充分利用各类节日的教育契机,如父亲节、母亲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节日教育,让孩子制作“心愿卡”、“感恩卡”,让家长填写“宝贝卡”、“祝福卡”,通过独特的图文交流,为亲子之间创设较多的亲情对话的机会,感受别样的亲子之情,让幼儿得到心理慰藉,找到精神的支点,拥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理成长环境。另外,幼儿园通过家长助教活动,
12、发挥不同家长的职业资源作用,与幼儿园课程共建共融,让幼儿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和伟大,从而更加理解父母,爱爸爸妈妈。(四)主动家访一一传递关爱情结流动儿童的父母平时工作忙,和教师沟通少,那么教师就要主动联系家长,在家长时间允许下,走进家庭,走近幼儿真实的生活状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行为习惯等,并有针对性地与家长和幼儿进行有效地交流,耐心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这样的家访形式虽然对教师而言可能只是工作的一种形式,但是会让家长感受到特别的温馨和温暖,无形中拉近了老师和家长的距离,更能促进家长对教育的认同感和配合度。流动儿童
13、,虽然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融合群体,但在师爱平等、资源共享的人文关怀下,他们并没有被“特殊化”,一样的天空,一样的蔚蓝,一样的快乐。可是,他们“流动”本身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或多或少会在今后的生活和成长中受到教育门槛的限制,受到社会机制的排挤,所以,关爱流动儿童,真正给流动儿童营建一个健康、稳定的成长乐园,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付出更多的关爱和实际行动,使他们在异乡的土地上同样能幸福快乐、茁壮成长。和关于XX县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11月下旬对全县社会治理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成效近年来,XX
14、县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围绕矛盾纠纷化解、基层自治、社区管理等社会治理难点,统筹谋划、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全县社会大局安宁祥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不断增强。1、强化政治引领,共建共治格局初步形成。县域指挥系统强。成立了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人大、政协、纪检、政法等部门为成员的平安XX建设领导小组,县委政法委负责牵头抓总,加强督导检查,坚持把平安建设、社会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以严督实考来促落实。加大投入保障
15、强。县财政一次性拿出XXX万元解决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每年预算XXX万元经费,用于平安建设宣传、综治中心运行、321模式推广等工作,今年增加XXX万元专项工作经费,为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强保障。党建引领作用强。持续抓好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新建、改扩建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积极创建省级、市级标准化示范村,在各村建立党建联系点,实现党建全覆盖、资源全集中,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得到强化和巩固。2、坚持依法治理,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打防并举护民安。以护航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常态化扫黑除恶,聚焦盗抢骗、黄赌毒、交通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群众身边的违法犯罪,开展平安建设“六大专项
16、行动”,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在治安防控方面,常态加强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强化重点人员管控,严格落实应急响应机制,实现了对社会面的有效控制。2021年度,社会治安满意度达到XX%,位列全市第一,平安建设满意度达到XX%,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二,连续四年获得省级平安县。治重化积解民忧。坚持落实领导坐班接访、约访下访、包案化解机制,推行“治理+说理”模式,建立“三力调解”和“无忧调解超市”机制,加强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全县XXX个村(社区)实现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室和综治服务窗口全覆盖。聚焦积案化解,加强研判,捆绑各类资源一体化推进化解、帮扶、疏导和依法处置,一些久拖不决的信访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累计化解各类信访积案XXX件,XX荣获“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o聚力治乱保稳定。实旋“三联三抓”工作机制,通过政法机关联镇抓社会治理、政法领导联村抓乱点整治、政法干警联案抓矛盾化解,推动政法力量下沉、治理重心下移,全县XXX个村(社区)实现“一村一干警”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