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检测方法.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662608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检测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检测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检测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检测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检测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检测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检测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检测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检测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检测方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检测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建筑外窗(包括天窗以及阳台门上部镶嵌玻璃部分,不包括阳台门下部不透明部分)的保温性能的检测及分级。检测依据: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2检测方法1原理本标准基于稳定传热原理,采用标定热箱法检测窗户保温性能。试件一侧为热箱,模拟采暖建筑冬季室内气候条件,另一侧为冷箱,模拟冬季室外气候条件。在对试件缝隙进行密封处理,试件两侧各自保持稳定的空气温度、气流速度和热辐射条件下,测量热箱中电暖气的发热量,减去通过热箱外壁和试件框的热损失两者均由标定试验确定,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除以试件面积与两侧空气温差的乘积,即可计算出试件的传热系数K值

2、。2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主要由热箱、冷箱、试件框和环境空间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2.1 热箱2.1.1 热箱开口尺寸不宜小于210OmmX240Omm(宽义高),进深不宜小于2000mmo2.1.2 热箱外壁构造应是热均匀体,其热阻值不得小于3.5(m2K)Wo2.1.3热箱内表面的总的半球发射率值应大于0.85o1一热箱;2冷箱;3试件框;4电暖气;5试件;6-隔风板;7一风机;8蒸发器;9加热器;10一环境空间;11一空调器;12冷冻机图1检测装置示意图2.2 冷箱2.2.1 冷箱开口尺寸应与试件框外边缘尺寸相同,进深以能容纳制冷、加热及气流组织设备为宜。2.2.2 冷箱外壁应采用不透气的保

3、温材料,其热阻值不得小于3.5(m2K)W,内表面应采用不吸水耐腐蚀的材料。2.2.3 冷箱通过安装在冷箱内的蒸发器或引入冷空气进行降温。2.2.4 利用隔风板和风机进行强迫对流,形成沿试件表面自上而下的均匀气流,隔风板与试件框冷侧表面距离宜能调节。2.2.5 隔风板宜采用热阻不小于1.0(m2K)W的板材,隔风板面向试件的表面,其总的半球发射率值应大于0.85。隔风板的宽度与冷箱内净宽度相同。2.2.6 蒸发器下部应设置排水孔或盛水盘。2.3 试件框2.3.1 试件框外缘尺寸应不小于热箱开口部处的内缘尺寸。2.3.2 试件框应采用不透气、构造均匀的保温材料,热阻值不得小于7.0(m2K)W,

4、其容重应为20kgm3左右。2.3.3 安装试件的洞口尺寸不应小于1500mm1500mnmo洞口下部应留有不小于600mm高的窗台。窗台及洞口周边应采用不吸水、导热系数小于0.25W(m2K)的材料。2.4 环境空间2.4.1 检测装置应放在装有空调器的试验室内,保证热箱外壁内、外表面面积加权平均温差小于LOK。试验室空气温度波动不应大于0.5Ko2.4.2 试验室围护结构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热稳定性。应避免太阳光通过窗户进入室内,试验室内表面应进行绝热处理。2.4.3 热箱外壁与周边壁面之间至少应留有50Omm的空间。3感温元件的布置3.1 感温元件3.1.1 感温元件采用铜-康铜热电偶,

5、测量不确定度应小于0.25Ko3.1.2 铜-康铜热电偶必须使用同批生产、丝径为0.2mm0.4mm的铜丝和康铜丝制作。康铜丝应有绝缘包皮。3.1.3 铜-康铜热电偶感应头应作绝缘处理。3.1.4 铜-康铜热电偶应定期进行校验。3.2 铜-康铜热电偶的布置3.2.1 空气温度测点a)应在热箱空间内设置两层热电偶作为空气温度测点,每层均匀布4点;b)冷箱空气温度测点应布置在符合GB/T13475规定的平面内,与试件安装洞口对应的面积上均匀布9点;C)测量空气温度的热电偶感应头,均应进行热辐射屏蔽;d)测量热、冷箱空气温度的热电偶可分别并联。3.2.2 表面温度测点a)热箱每个外壁的内、外表面分别

6、对应布6个温度测点;b)试件框热侧表面温度测点不宜少于20个。试件框冷侧表面温度测点不宜少于14个点;C)热箱外壁及试件框每个表面温度测点的热电偶可分别并联;d)测量表面温度的热电偶感应头应连同至少100mm长的铜、康铜引线一起,紧贴在被测表面上粘贴材料的总的半球发射率值应与被测表面的值相近。3.2.3 凡是并联的热电偶,各热电偶引线电阻必须相等。各点所代表被测面积应相同。4热箱加热装置4.1 热箱采用交流稳压电源供电暖气加热。窗台板至少应高于电暖气顶部50mmo4.2 计量加热功率Q的功率表的准确度等级不得低于0.5级,且应根据被测值大小转换量程,使仪表示值处于满量程的70%以上。5风速5.

7、1 冷箱风速可用热球风速仪测量,测点位置与冷箱空气温度测点位置相同。5.2 不必每次试验都测试冷箱风速,当风机型号、安装位置、数量及隔风板位置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测量。5.6 试件安装6.1 被检试件为一件。试件的尺寸及构造应符合产品设计和组装要求,不得附加任何多余配件或特殊组装工艺。6.2 试件安装位置:单层窗及双层窗外窗的外表面应位于距试件框冷侧表面50mm处;双层窗内窗的内表面距试件框热侧表面不应小于50mm,两玻间距应与标定一致。6.3 试件与试件洞口周边之间的缝隙宜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条填塞,并密封。6.4 试件开启缝应采用塑料胶带双面密封。6.5 当试件面积小于试件洞口面积时,应用

8、与试件厚度相近,已知热导率/值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填堵。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两侧表面粘贴适量的铜-康铜热电偶,测量两表面的平均温差,计算通过该板的热损失。6.6 在试件热侧表面适当布置一些热电偶。7检测条件7.1 热箱空气温度设定范围为18oC-20oC,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1Ko7.2 热箱空气为自然对流,其相对湿度宜控制在30%左右。7.3 冷箱空气温度设定范围为-19-21,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3K。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中的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及温和地区,冷箱空气温度可设定为-9-11,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2K。7.4 与试件冷侧表面距离符合GB/T13745规定平面内的平

9、均风速设定为3.0mso注:气流速度系指在设定值附近的某一稳定值。8检测程序8.1 检查热电偶是否完好。8.2 启动检测装置,设定冷、热箱和环境空气温度。8.3 当冷、热箱和环境空气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监控各控温点温度,使冷、热箱和环境空气温度维持稳定。4h之后,如果逐时测量得到热箱和冷箱的空气平均温度G和IC每小时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不大于(Hc和0.3;温差/%(见592)和/1(K5.9.2)每小时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不大于SlK和0.K且上述温度和温差的变化不是单向变化,则表示传热过程已经稳定。8.4 传热过程稳定之后,每隔30min测量一次参数%、tc%、ZA。2、ZA夕3、Q,共测六次。8.

10、5 测量结束之后,记录热箱空气相对湿度,试件热侧表面及玻璃夹层结露、结霜状况。9数据处理9.1 各参数取六次测量的平均值。9.2 试件传热系数K值W(m2K)按下式计算:“_Q-M-Mjj-StK=(1)式中:Q电暖气加热功率,W;Mi由标定试验确定的热箱外壁热流系数,W/K;M2由标定试验确定的试件框热流系数,W/K;x热箱外壁内、外表面面积加权平均温度之差,K;2试件框热侧冷侧表面面积加权平均温度之差,K;S填充板的面积,m2;填充板的热导率,W(m2K);/%填充板两表面的平均温差,K;A试件面积m2,按试件外缘尺寸计算,加试件为采光罩,其面积按采光罩水平投影面积计算。t热箱空气平均温度力与冷箱空气平均温度小之差,Ko如果试件面积小于试件洞口面积时,式(1)中分子S/11%项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填充板的热损失。9.3试件传热系数K值取两位有效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节能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