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三教”改革的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三教”改革的工作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推动“三教”改革的工作方案一、“三教”改革的原则为实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必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活动就是施教者在一定教学环境中通过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受教者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受教者(学生)、施教者(教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教师是关键,教材(教学内容)是基础,教法是保障。我校深化“三教”改革需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教师改革为核心。一是重视教师基本素养培训;二是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三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第
2、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生源类型多样化,学习需求个性化。“三教”改革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要。第三,教法改革不能脱离课程、教材、教师、学生。教法改革受教材内容、教师基本素养以及学生学情的制约,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二、“三教”改革的创新路径1 .推进教师改革,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第一,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和准入机制,为人才引进“破障碍”。职业教育对“谁来培养人”提出了明确要求。成立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在现行教师职业资格认定的基础之上,根据职业分类,制定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职教20条”明确提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原则上
3、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要顺应职业院校从企业引进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特殊需求,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畅通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流动路径,破除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引进的制度障碍。第二,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为我校吸引力“增功效”。我校要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制定高层次技能人才引进标准,提高引进高层次人才待遇。建立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设置流动性岗位,吸引有经验的企业管理者、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科学研究、教材开发、教师培养、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提升
4、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吸引力。第三,制定教师专业标准,为职业院校教师评价制度“破四唯”。根据职业分类、专业类别以及我校课程类型对教师能力、素养的不同要求,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根据教师专业标准,完善教师职称评价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职称评审改革,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的倾向。改革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创新课程考核体系,组建多元化评估小组,突出教师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引导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潜心教书育人。第四,形成“能力本位”的教师培养机制,为校内教师成长“赋能量”。完善教师赴企业参加技能培训、挂职锻炼、担任访问工程师的相关制度。在企业建立教师培训学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实现专业教师紧密
5、联系企业,紧跟技术前沿;在学校成立教师发展学院,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方法、教师素质能力相关的研讨与培训,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我校还要着力培养教师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培训与服务工作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建立健全教学工作量评价标准,坚持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倾斜。2 .推进教材改革,需构建教材编写新模式。第一,优化教材编写团队结构。为了使教材编写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增强教材育人功能,提升教材的科学性、实践性、时效性,需要改变教材编写队伍人员构成单一的现状。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教材建设,将职业教育教学专家、一线教师、高技能人才和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等不同类型人员纳入教材编写团
6、队,优化教材编写团队结构。第二,推进教材更新动态化。为适应“通用平台+专业模块+个性发展”的整体需求,教材要依托产业结构特点、技术发展趋势等,及时做出调整。大力推进校企“双元”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保障教材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适应性,提高教材内容与行业企业实际工作的契合度。重视与教材配套的资源库、案例库的开发,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分运用“AR技术+教材”“信息技术+资源”等手段,打造集成在线教学资源的立体化教材。第三,推进教材编审选用规范化,保障教材内容的实用性与思想性。设立教材编审选用委员会,制定教材编写、审核、选用制度,以及教材选用制度与
7、评价标准,全面审核教材的实用性与思想性。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课程与教材中心,制定教材编写的激励措施,提升校企“双元”参与教材编写的积极性。3 .推进教法改革,需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现代转变。第一,推进教学现代化建设,打造智慧型学习空间。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学”,改善教学环境,打造智慧型学习空间,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强化教学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二,重塑教育教学形态,优化教学过程。根据课程内容,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等,实施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
8、、模块化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三、“三教”改革的保障措施1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依托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发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开展定制化、个性化培养培训。实施职业学校教师学历提升行动,开展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向培养。实施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计划。设置灵活的用人机制,采取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的方式,支持职业学校公开招聘行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任教;设立一批产业导师
9、特聘岗,按规定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采取兼职任教、合作研究、参与项目等方式到校工作。2 .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对标产业发展前沿,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以政府主导、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方式,新建一批公共实践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金融支持等方式,推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园区提高生产实践资源整合能力,支持一批企业实践中心;鼓励学校、企业以“校中厂”、“厂中校”的方式共建一批实践中心,服务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企业员工培训、产品中试、工艺改进、技术研发等。政府投入的保持公益属性,建在企业的按规定享
10、受教育用地、公用事业费等优惠。3 .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积极参加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和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立足区域优势、发展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才需求,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教随产出、产教同行,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职业学校,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开发一批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品牌,推进专业化、模块化发展,健全标准规范、创新运维机制;推广“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培养国际化人才和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四、完善“三教”改革评价考核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作为“三教”改革措施落地的
11、最终检验环节,为进一步推广“三教”改革成果,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1 .完善可持续性师资建设评价体系教师引进、聘任方面:2019年起,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师引进机制应向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人员倾斜。企业教师、专家聘任,充分考虑企业和学校特点,落实双元育人政策。教师考核方面:弱化科研比重,加强实践成效考核比例。师资培训、轮训方面:建立培训、轮训考核机制,注重成果转化工作。2 .建立教材编选机制发挥学校各级监管部门职能,监管教材编选机制,每三年修订一次教材,专业教材需随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与时俱进,促进教材编选机制良性循环。3 .健全教法改革实效评价动态调整考核方法和标准,教法改革与课程改革密不可分。教法考核应作为课程改革考核的一个子项目进行,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程改革实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