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传统制造业重塑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传统制造业重塑工作计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传统制造业重塑工作计划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发展现代产业集群的战略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工业强县”工作部署,加快改造提升我县传统制造业,特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锚定加快建设大都市区副中心的奋斗目标,坚持创新引领,培育壮大新动能,全力打造“三区两中心”,推进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提升、科技化支撑、规模化培育、链条化发展、集聚化布局、智能化改造、柔性化生产、品牌化打造,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焕发民营经济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二、主要目标(一)打造“1
2、+2+N”产业体系。通过努力,全县传统制造业由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构建以机械机电、塑编塑包、皮革皮件等三大传统制造业为主,“N”个特色产业为辅的“1+2+N”传统制造业集群,即:做大一个机械机电产业集群,做优塑编塑包、皮革皮件两个传统优势产业,科学发展服装服饰、工艺品、时尚家居、文化用品、新材料等N个特色产业。到2021年,三大传统制造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左右。(二)提升产业创新驱动力。到2021年,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年均增长15%以上,新产品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每年新增授权专利200件以上,推动20件以上授权发明专利
3、产业化。(三)实施企业梯队培育工程。到2021年,传统制造业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到4家,超亿元企业达到100家。每年新增规上企业100家,省专精特新入库企业100家,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3家,上市报会企业1家。(四)推动智能化改造升级。到2021年,每年新增上云企业100o家,建设5G基站300个以上。每年新增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装备)180台,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00项。工业设备联网率年均提升3个百分点,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85以上,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8%以上。(五)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到2021年,每年新增整治“低散乱”企业(作坊)200家以上,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5家以上,亩均
4、税收、亩均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用水量年均分别下降3.3%.5%,争取创成若干个省级以上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三、发展重点以打造机械机电、塑编塑包、皮革皮件等三大传统制造业为主导方向,有条件的乡镇或产业集聚区同步选择2个制造业作为特色板块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构建“1+2+N”产业布局。(一)机械机电产业以智能化、信息化、成套化、精密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减速机械、塑编机械、纸制品机械、药用机械等智能装备为核心的机械机电产品。构建以万全为重点,浙南产业集聚区滨海分区、鳌江、海西协同推进的机械机电产业发展格局,启动印刷装备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
5、地创建,提速建设高端印包装备智造小镇。(二)塑编塑包产业以绿色化、功能化、轻量化、特色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附加值较高的塑编塑包产品,如抗氧化、防静电、高抗菌的集装袋、食品包装袋、高档手提袋、新型保质保鲜包装制品等产品。构建以萧江为重点,昆阳、鳌江、麻步协同推进的塑编塑包产业发展格局,提升“中国塑编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皮革皮件产业以时尚化、品牌化、多元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中高端制革及皮带、服装、鞋革、箱包、车内饰等皮革皮件应用产品,强化产品研发和设计,加大皮件制品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广泛推广无铭鞍制革技术的使用,应用制革废水、制革污泥先进处理技术等。充分发挥宠物用品产业特色,
6、加快建设宠物小镇,重点发展营养保健型、功能型、专业型宠物食品。构建以水头为重点,腾蛟、南雁、凤卧协同推进的皮革皮件产业发展格局。(四)“N”个特色产业。加快以昆阳服装服饰和工艺品、万全时尚家居用品、麻步花边、腾蛟文化用品、浙南产业集聚区滨海分区新材料等为代表的特色板块产业的改造提升。四、主要任务(一)实施产业拓链强链行动1 .开展产业链基础再造。强化产业专题招商,谋划招引一批本行业龙头顶尖项目、强基补链项目、产业链顶端项目、高效税源项目,力争在产业龙头企业招引上实现较大突破。鼓励平商回乡创业、在外企业总部回归。对产业链安全与产业基础能力进行评估,找准产业关键“断链点”及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等领
7、域短板,有针对性进行强链、补链。对新引进培育,属于“补链”的三大传统制造业关键基础配套产业重点项目,适当降低亩产效益等门槛,能耗指标可在全县范围内调剂。(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投资促进服务中心)2 .强化产业精准培育。全面梳理三大传统制造业创新资源,绘制发展现状图和未来图,推动重大项目与产业地图精准匹配、快速落地。建立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跨国公司、隐形冠军、专精特新、高成长型企业、“小升规”企业等八大企业培育数据库,实行分类培育、阶梯培育。做大做强新上规和产值亿元以下的企业。实时动态监测企业产值、税收、用电等指标,引导企业上规,防范退规。依托产业联盟、行业协会
8、、龙头企业等资源,促进终端产品企业、整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间的协同发展。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通过股权合作、并购重组等多种途径,培育一批行业带动能力强的供应链领军企业。(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3 .强化财政金融精准扶持。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细化增强新动能措施。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产业基金支持。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新建项目和智能化改造项目的精准支持。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积极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纾困,做好资金链保障工作。(县财政局、县经信局、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银保监分局监管组)4 .形成供应链良好合作竞争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
9、作用,加强行业自律,避免低质低价、同质化竞争。创新价格监管方式,加大价格监管力度,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县商务局、县工商联)(二)实施产业空间拓展行动5 .加大工业用地供给。制定工业保护线管理办法,划定产业发展保护区,确保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工业用地占30%以上,并优先保障传统制造业发展。严格落实工业项目“标准地”制度,全面应用省“标准地”数字地图。鼓励采取长期租赁、租让结合方式公开供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投资促进服务中心)6 .推进存量空间挖潜。加大“优二
10、提二”力度,鼓励老旧工业园区连片改造。放宽工业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限制,鼓励建设多层、小高层标准厂房,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落实工业用地合同履约监管责任,开展已批工业用地非工业用途整治活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经信局、县住建局)7 .规范建设管理小微企业园。加大小微企业园建设力度,加快实施县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鼓励建设集聚传统制造业优质小微企业的专业小微园,严格执行小微企业园建设管理服务“十条刚性措施”,把小微企业园建设成为“小而专、小而高、小而好”的企业成长、产业培育平台。(县经信局)8 .深化低效整治。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实行企业、行业、园区评价“全覆盖”。依法依规
11、淘汰落后产能、整治“低散乱”企业(作坊)。加大工业“五未”低效用地的处置力度,腾出用地、用能和环境容量。(县经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三)实施产业人才集聚行动9 .实施“产业人才+”计划。开展“产业人才大对接”活动,绘制“产业人才地图”,建设“产业人才信息库”。开展“优秀聚才企业”评选活动。深入实施“新动能工程师”计划。(县委组织部县人才办、县经信局、县人力社保局)10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开展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系列活动。实施“青蓝接力”培养计划,打造优秀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加快职业教育改革,鼓励引进高端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培养一批高水平创新应用技术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校中厂,“厂中校”办
12、学模式,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县工商联、县教育局、县人力社保局)IL强化生活配套保障。优化人才生活服务配套,加强教育、医疗卫生、市政公用、文化商业等基础设施配套,推进人才住房建设,打造产城融合生态圈。(县委组织部县人才办、县教育局、县住建局、县卫健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四)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12 .提升平台创新服务效能。谋划布局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引进一批国家级检验检测公共服务机构和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商务咨询机构。鼓励国有企业参与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县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国资办)13 .提升企业研发能力。继续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引导和鼓励传统制
13、造业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技术中心。鼓励创新平台和龙头企业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县科技局、县经信局)14 .提升工业设计能力。强化文化创意、工业设计赋能传统制造业升级。推进县工业设计研究院扩容提升,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院校进行设计人才交流、成果转化等战略合作。(县经信局、县科技局)(五)实施智能化改造提速行动15 .强化智能制造服务支撑。实施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引进一批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制造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集成服务商,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有效支撑。(县经信局)16 .推进智能化升级。加强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
14、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链中的协同应用,推广至服务型制造、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综合服务领域,运用大数据,推动传统制造业创新升级。加大“千企智能化”改造力度,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加大“两化融合”项目建设,着力建设塑编塑包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时尚产品“云”上设计研发、销售、展播等一系列措施。引导制造业企业分离设立生产服务化实体,提供系统集成和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县经信局)(六)实施品牌拓展行动17 .全力提升产品质量。深化企业质量管理。开展“双百示范”工程创建活动,鼓励企业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和“品字标”认证企业。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制订国际、国家、“制造”及行业标准
15、。(县市场监管局)18 .扩大“制造”知名度。完善企业创品牌奖励制度,激励企业争创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拓宽区域品牌线上推广渠道,宣传推广“制造”。(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19 .打造新型营销平台。融合电子商务信息流、商业流、货物流、资金流,打造一批产品垂直化电子商务平台、专业化网络分销平台。创新网络直播等新型营销模式,培育县域性网络品牌,构建新型营销体系。(县商务局)五、保障措施(一)建立领导领衔、专班推进的工作机制。县领导牵头挂钩联系三大传统制造业,成立工作专班和专家咨询团,制定改造提升工作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形成“一个产业、一套方案、一位领导、一班人马、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二)建立问题导向、分类销号的攻坚机制。各工作专班要加大克难攻坚力度,实行问题销号。各乡镇、浙南产业集聚区滨海分区管委会要分析行业发展方向,评估发展瓶颈,出台“一业一策”,共同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三)建立科学统计、定期通报的督查机制。将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纳入重点工作督查考绩,县统计局要健全传统制造业发展指标统计体系,县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由专家参与的行业发展年度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进展情况通报机制。(四)建立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提升机制。广泛推广县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帮企云”),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降本减负等活动,激发企业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