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653337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指导策略研究摘要:课题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梳理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小组合作的问题:小组规模随意、浮于表面的按兴趣分组、合作指导不当、缺乏合作技能的训练、对学生合作气度的培养不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小组合作指导策略:教会学生合作技能、有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技能、具备多样化的评价和鼓励技能、具备渗透式指导技能、理清小组合作基本要素、运用教学切片分析法反思指导过程、制定能力考核目标,明确学生能力发展目标。实践效果明显,教师掌握了小组合作设计技能和指导策略,能够运用“切片诊断”方法反思课堂,运用“渗透式”

2、指导,促进学生小组合作效果。学生掌握了合作技能,提升了合作品质。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指导课题组严格遵守河南省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的相关程序和要求,认真组织研究组成员撰写研究报告,实施研究计划,研讨典型课例,并发表相关论文。目前一,课题组已经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研究任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现将相关研究情况汇报如下:一、课题提出背景20世纪70年代初,小组合作学习兴起于美国,由于它改善了课堂学生的社会心理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成绩,很快引起了各国的关注与试行,并成为了主流的课堂组织形式之一,也被称为近十几年来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综合实

3、践活动课中采用的一种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2001年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2017年9月,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活动方式、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实施、课程管理与保障。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较受欢迎的组织形式,很多问题也陆续出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小组合作中,存在着合作对象安排不合理、教师对合作技能认识不明确、合作机会不能精准把握、教师指导过度或者不足、不注重

4、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等问题,从而导致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合作。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探求教师有效指导小组合作策略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创新之处与研究价值(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外对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研究的学者也有很多。沙伦博士认为,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小组合作通常由3-5人组成,小组合作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约翰逊兄弟认为,小组合作是学生通过共同活动促进自己和成员的学习。国外比较重视合作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效果研究,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学习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创新能力,为社会

5、价值观的形成打下基础。近年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认为,基于共享的价值观念和共守的行动准则的小组合作学习应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得到普遍的重视,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有效合作能力的培养上,郭元祥教授提出了以下标准:培养主动性,激发学习的意义感;增强责任意识,提高责任担当能力;提升合作层次,丰富互动的内容;建设合作机制,提高规约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研制组核心成员沈旎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对学生有很大的价值,对教师个人也有较大的意义:第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活动过程,为教师关注到每位学生提供便利。

6、第二,在课程设计阶段,各学科教师共同承担指导责任,共同分享合作喜悦,为学生的小组合作树立典范。林美玉、杨邦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生容易接受、乐于参与,积极性高,在学生情感体验、与人沟通的方法、人格的发展上起着促进作用。万伟在从“合坐”走向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小组合作问题浅析提出,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合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或误区,使得学生之间的合作往往流于形式,变成了“合坐”,并提出以下策略:反位思考与体验策略、观察员策略、能力考核策略、小组反思策略、组间合作策略。通过各学者研究表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小组合作中主要出现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学生缺乏合作技能,教师合作指

7、导不准确等三大类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学者也给提出了很多策略,如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选择合适的学习任务,构建合理的活动小组,传授合作技能,强化教师的指导过程等。以上都是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的有效实施策略,对一线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根据地域环境的不同、师生自身因素的不同以及综合实践课程内容的不同,教师如何根据自身需要完成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指导的策略研究还有待完善。(二)创新之处1 .方法上创新(1)渗透式指导。渗透式指导是指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隐藏教育目的,结合实践活动需要,把对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策略的指导,不动声色地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2)教学切片分析。教学切片分析是以

8、观察录像与现场听课相结合,提取教师典型教学行为,对照小组合作的基本要求指出优点和不足,从而提高教师的指导素养,促进一线教师快速成长。2 .团队上创新课题组成员由综合实践活动、语文、体育、美术等多学科背景教师组成,各学科教师共同承担指导责任,共同分享合作喜悦,为学生的小组合作树立典范。(三)研究价值一线教师掌握学生小组合作指导策略将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效开展。教师在合作任务的选择、合作文化的创建、小组目标与个体责任的设置、合作评价与检测、小组合作中教师的角色与行为等方面的表现无不影响着小组合作的质量。所以寻求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师指导策略十分必要,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气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

9、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小组合作方式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一线教师要发挥好学生小组合作中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这方“小天地”实现“大发展”。本课题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实际,探讨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中的有效指导策略,希望对一线教师起到借鉴作用。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明确小组合作中的创建文化、合作文化、教师的角色与行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2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时更加科学、高效。3 .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掌握小组合作设计技能。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团队意识。4 .提高一线教师的指导素养,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10、。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和健康的个性。(一)课题研究内容1.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的学生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需要掌握的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技能。3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有效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指导的策略。4 .科学、有效的小组合作对学生合作素养、合作气度的促进作用o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一)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知网、学术期刊、理论书籍等多种渠道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现况,把握研究方向。5 .调查研究法:通过设计问卷,了解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小组合作的指导方法,分析现状,探究不足;通过访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了解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时的设计意图及困

11、惑。6 .观察研究法:走进真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通过课堂观察对教师开展的小组合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7 .行动研究法:在教师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指导课题的研究中,通过“实践一一总结一一再实践”的科学认识理论展开有效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2020年4月2021年6月)1 .课题启动阶段(2020年4月2020年6月)课题的申报立项:主持人制定研究方案;成立小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本阶段主要做以下工作:(1)深化课题组教师对课题的认识并调动其参与的热情;(2)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现状的问卷调查;(3)组织研讨,制定目标及研究思路;(4)请专家指导

12、,立项开题,撰写方案。2 .课题研究阶段(2020年7月2021年5月)(1) 2020年7月-2020年8月暑假期间,组织课题组成员上中国知网查阅资料,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小组合作现状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分析。设计问卷对教师开展小组合作指导调查。(2) 2020年8月-2020年10月分解课题,组织教师扎实研究,深入了解小组合作的目的及开展的有效方式,逐步形成成果。(3) 2020年10月-2020年11月加强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管理。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化管理的目的。深入综合实践课程现场,了解教师如何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指导。按研究方案进行具体实施,观察、记录及整理研究资料,收集信

13、息,撰写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的反思或者案例论文等。(4) 2020年11月-2020年12月按课题研究进度做到围绕一个专题,订好一份阶段性研究计划,作好一次专题汇报,搞好一次系列研讨活动,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总结。(5) 2020年12月-2021年1月展示一次研究成果,积累研究资料。(6) 2021年1月-2021年3月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撰写阶段性成果,完善下一步研究方案。(7) 2021年3月-2021年5月对本阶段课题研究进行一次系统梳理、分析,及时改进不完善之处。利用研究提出的小组合作策略上一节成果转化课或者开展一次相关活动。3.研究总结深化阶段(2021年5月2021年6

14、月)(1)总结教师指导小组合作策略,和开展研究前的现状比对分析。(2)整理有关资料,进行总结、归纳,形成成果并加以推广。(3)完成研究报告,申请课题结题。五、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在从事课题研究的一年时间里,在课题负责人的引领下,研究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用心实践,大胆创新。在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需要掌握的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技能、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有效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指导的策略、科学有效的小组合作对学生合作素养、合作气度的促进作用等方面都大有收获。同时,课题组针对研究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结合教学实际,提炼出了有效小组合作的指导策略,从而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素养。现将

15、我们取得的理论成果列举如下:(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1.小组规模随意在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中,教师往往随意确定小组人数,如图1所示:71%的学生一般是6-9人一组,24%的学生一般是2-5人一组,5%的学生一般是10人以上一组。当追问其分组人数的原因时,教师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并没有考虑到小组规模的多少与学生实际、实际任务的关联,分组过于随意。有的教师甚至没有考虑学生的性别等情况,直接简单就近分组,小组规模的随意性较强。2 .兴趣分组浮于表面综合实践活动在选题阶段,学生往往会讨论出若干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筛选,保留几个有研究意义的问题,再进一步转化成研究的子课题。教师在分

16、组时,往往为了开展子课题的研究,简单地让学生选一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当学生按照兴趣分组,而组间人数相差悬殊的时候,教师则开始调配,导致部分学生对所研究的话题兴趣值并不高,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如图2所示,68%的学生都是被动分组的,那么能够真正按兴趣分组的机会很少,因此有17%的学生对所在小组并不满意,48%的学生是无所谓的态度,只有35%的学生表示满意。这种浮于表面的按兴趣分组,并没有真正尊重学生的兴趣,而是被迫服从于教师的调配,很多学生参与的小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参与的。3 .合作指导过度或不当在综合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小组成员进行适度的合作指导,通过访谈显示,29%的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过程中直接参与合作,3设的教师只做观察,40%的教师偶尔进行必要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