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门诊建设与管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门诊建设与管理规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护理门诊建设与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医护理门诊建设与管理的建设要求、医护人员、护理技术分类、操作技术要求和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XX省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疗机构”)开设的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T18883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
2、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6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6部分医疗保健符号WS308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DB43TXXXX-2023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规范:灸法类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3.2 中医护理门诊以护士为主体,在中医护理理论指导下,依托专科特色开展相应的中医护理服务项目,在特点全域为就诊患者提供疾病治疗、慢病管理、康更保健等方面的治疗方式。3.33.4 中医护理技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秉承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运用独特的中医临床操作技术与方法,减轻患者病痛、促进康复、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技术。4总则4.1 加强中医护理门诊建设,满足人们对中医护理技术防病治病、养
3、生保健等多元化的需求,补充和完善中医护理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持续提升服务能力。4.2 中医护理门诊应与医疗、营养、康复、药学等多学科团队保持紧密合作,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效果.4.3 鼓励医疗机构按照中医理论体系推陈创新,结合现代诊疗技术,持续研发并推出护理项目。5建设要求5.1通用要求5.1.1 应保证患者就诊需求,合理设置诊室。诊室的房屋设计、环境布置、标识设计宜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5.1.2 宜利用墙壁、宣传栏、挂图、海报等形式宣传中医药文化及保健知识。5.1.3 候诊区应备有候诊椅和宣传栏,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5.2区域划分5.2.1 诊室应布局合理,将中医护理门诊划分为
4、候诊区、诊疗区、治疗区。使用面积和布局应满足诊疗需求。5. 2.2诊室面积应不小于12m2o5.3 环境条件5. 3.1环境布局应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6. 3.2应保持室内干净整洁,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地面潮湿时有防滑标识。7. 3.3诊室应光线充足,日光灯或自然光线光照适宜。8. 3.4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进行换气。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GB/T18883的相关规定。9. 3.5室内环境噪音限值应符合GB3096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规定。10. 3.6室内温度设置夏季宜低于26,冬季宜高于20。11. 3.7应设置垃圾桶,并根据使用状况随时进行清理。5.4 设施设备5.4.1应根据服务项目配
5、备必要的设施设备,配置治疗床。床间距设置206mo5.4.2候诊区应备有候诊椅,并提供一次性杯具和饮用水。5.4.3需暴露身体部位的检查或操作应有独立更衣场所或检查操作空间。5.4.4标志标识和图形符号应符合GB/T10001.1和GB/T10001.6的相关规定。5.4.5根据开诊项目配备中医治疗和理疗设备,并符合表1的规定。表1中医护理门诊设施设备序号类别名称型号规格1基础设备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展示柜、空调、照明设备、排烟设备、洗手设施等。2抢救设备吸氧设备、抢救车等。3治疗设备器械柜、药品柜、诊床、就诊椅、治疗车、冰箱、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4转运设备转运床、轮椅、氧气袋、输液
6、架等。5消毒设施紫外线灯、各种消毒液、消毒浸泡容器、消毒喷壶、消毒湿巾等。5.5安全设施5.5.1消防安全器材的配备应符合WS308的相关规定。5.5.2安全通道应保持畅通。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GB13495.1的相关规定。5.5.3开设艾灸、火疗等技术的应在治疗车上配备专用阻燃灭火罐及排烟工具。5.6污染物处理5.6.1污染物应实行分类收集、分类处理。5. 6.2收集容器结构应牢固、封闭、有盖;运出时应严密而及时,应按规定由相关职能部门统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6医护人员6. 1资质6.1.1 医护人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主管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中医临床护理工作5年及以上,取得省级及以上卫
7、生行政部门或学术团体组织的中医护理相关知识培训结业证或合格证。6.1.2 通过中医专科护士资质认证并获得证书者优先。6.2能力要求医护人员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能力:a)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娴熟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及持续学习的能力;b)良好的临床能力,能运用中医护理基础理论,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提出并处理护理问题,制定并实施护理方案;c)良好的组织管理与协调沟通能力,协调医护患关系;d)领导和团队合作、协调能力;e)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f)有效的应急处置能力,可应对、处置患者的突发情况。7护理技术分类7.1 通用要求7.1.1 鼓励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的传统技术不断推出护理项目。7.1.2 中医护
8、理门诊推荐开展的护理技术主要包括但不限于:a)针刺类;b)刮病类;c)拔罐类;d)蜡疗类;e)灸类;f)敷熨熏浴类;g)肛肠类。7.2 针刺类针刺类技术包括但不限于:a)耳穴贴压技术;b)腕踝针技术;c)皮肤针技术;d)穴位注射技术。7.3 刮疹类刮痴类技术包括但不限于:a)刮病技术;b)撮病技术;c)硬石治疗技术。7.4 拔罐类拔罐类技术包括但不限于;a)拔罐(如留罐、闪罐、走罐)技术;b)药罐技术;c)火龙罐技术。7.5 蜡疗类蜡疗类技术包括但不限于:a)蜡饼法:b)刷蜡法:c)浸蜡法:d)蜡袋法。7.6 灸类灸类技术包括但不限于:a)艾条灸技术;b)麦粒灸技术;c)督灸技术;d)隔物灸技
9、术;e)悬灸技术;f)热敏灸技术;g)太极旋灸;h)雷火灸技术;i)温灸器灸;j)箱式悬灸;k)脐疗技术。7.7 敷熨熏浴类敷熨熏浴类技术包括但不限于:a)穴位敷贴技术;b)中药热熨技术;c)中药冷敷技术;d)中药湿热敷技术;e)中药熏蒸技术;f)中药泡洗技术。7.8 肛肠类肛肠类技术主要为中药灌肠技术。8操作技术要求7.9 1通用要求1.1.1 应核对医嘱,对患者进行身份核对,评估患者,做好解释,注意患者保暖。1.1.2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时调节手法力度。1.1.3 操作前应了解患者病情;掌握患者体质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适应的疾病者不应进行治疗。1.1
10、.4 治疗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宜;应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时询问有无不适感。1.1.5 护理时应关闭门窗,保护患者隐私并用隔帘或屏风遮挡。1.1.6 护理过程中应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并报告医师。1.1.7 治疗完毕后,建议患者休息10分钟20分钟,应为患者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体位,整理用具。1.1.8 本文件未涉及的诊疗项目及操作方法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流程。2. 2针刺技术8. 2.1通用要求针刺技术除按照本文件的规定外,其他详细操作流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流程的相关规定。9.
11、2.2耳穴贴压技术8.2.2.1准备治疗盘、王不留行籽或莱服籽等丸状物、胶布、75%酒精、棉签、探棒、止血钳或镜子、弯盘、污物碗;必要时可备耳穴模型。8.2.2.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8.2.2.3遵照医嘱,探查耳穴敏感点,确定贴压部位。8.2.2.4用75%酒精自上而下、由内到外、从前到后消毒耳部皮肤。8.2.2.5选用质硬而光滑的王不留行籽或莱薇籽等丸状物粘附在O.7cm0.7cm大小的胶布中央,用止血钳或镜子夹住贴敷于选好耳穴的部位上,并给予适当按压(揉),使患者有热、麻、胀、痛感觉。8.2.2.6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有无不适感。8.2.2.7常用按压手法:a
12、)对压法: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相对按压,至出现热、麻、胀、痛等感觉,食指和拇指可边压边左右移动,或做圆形移动,一旦找到敏感点,则持续对压20秒30秒;注:主要适用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患者;b)直压法:用指尖垂直按压耳穴,至患者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秒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每次按压3分钟5分钟;c)点压法:用指尖一压一松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以患者感到胀而略沉重刺痛为宜;用力不宜过重,一般每次每穴可按压27下,具体可视病情而定。8.2.2.8操作时应注意但不限于下列事项:a)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表面皮肤有溃破者、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不宜施行;b)耳穴贴
13、压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c)夏季留置时间1天3天,冬季留置时间3天7天;d)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C)患者侧卧位耳部感觉不适时,可适当调整。8.2.3腕踝针技术8. 2.3.1准备治疗盘、0.25mm*0.25mm亳针、皮肤消揖剂、一次性无菌敷贴、棉签、弯盘、手消毒剂;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9. 2.3.2分区按照下列规定:a)腕部穴区:均在腕横纹上二横指环绕腕部一圈处。从掌面尺侧至挠侧,再从背面挠侧至尺侧,依次为上1、上2、上3、上4、上5、6;b)踝部穴区:约在内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一圈处,从跟腱内侧起向前转到外侧
14、跟腱,依次为下1、下2、下3、下4、下5、下6。10. 2.3.3操作应遵守下列规定:a)定位:根据患者疾症,按区选择正确的针刺部位;b)判断:评估局部皮肤有无出血、破损、肿胀及疤痕等,判断是否合适腕踝针;c)协助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合适体位,暴露针刺部位并注意保暖;d)消毒:局部皮肤消毒以进针点为中心,直径大于5cm;e)检查亳针:检查针的有效期并取出亳针,检查针体有无弯折,针尖有无带勾等异常情况。f)进针:再次核对床号、姓名、确认针刺部位,左手固定在进针点下部,右手持针柄,针尖朝向病变部位,针身与皮肤呈30度快速刺入皮下;g)行针、调针:将针紧贴皮肤表面,刺入皮下浅层;若患者有酸、麻、胀、痛
15、等感觉,说明进针过深,需调整;h)留针:用一次性无菌敷贴固定针柄,让患者活动针刺侧肢体,询问有无不适,留针30min,病情严重者适当XX留针时间,最多不超过24小时;i)拔针:一手捻动针柄,将针退至皮下,迅速拔出,另一手拇(食)指按压针孔周围皮肤,轻压片刻,以防出血.检查针数,防止遗漏;j)记录:治疗部位、留针时间、反映情况、疗效评价,签名。8. 2.3.4操作时应注意但不限于下列事项:a)根据患者疾症所在部位能正确进行分区定位;b)针刺方法正确:要求30度皮下浅刺,针身仅在真皮,即横卧真皮下,针刺方向朝向症状端;c)行针以下有松软感为宜,不捻转不提插,一般无酸麻胀感,如出现针感时,应及时调整针的深度和方向;d)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如出现晕针、皮下出血等应及时处理;C)患者在饥饿、疲乏或精神高度紧张,皮肤感染、溃疡、疤痕或肿瘤的部位,有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