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个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两个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以“两个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方法论遵循。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两个结合”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的进一步发展。“两个结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指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这是在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状况、社会发展和青年成长的需要提出来的,是“两个结合”在人才培养
2、上的具体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两个结合”既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方向指引。“两个结合”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方法论。在课程设置方面,适当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在教材编写中注重体现“两个结合”,适当增加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选取最能够体现“两个结合”的内容、文献、案例等进行解读和转化;在课堂讲授中要充分引导学生理解“两个结合”,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之处,推动两者的创新性结合;在实践方面
3、,加强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引导学生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两个结合”;在本硕博论文创作过程中要体现“两个结合”,可以适当拓宽选题思路和研究视野,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型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研究。“两个结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教育资源。“两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重要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例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就是“两个结合”的重要体现。西南交通大学理论专业培养中,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为教学与研究重点内容之一,积极运用“两个结合”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挖掘和整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科学家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长征精神等与地域和行业紧密相关的教育资源,以激励、教育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及青年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