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2023年度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中期调整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阳县2023年度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中期调整方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紫阳县2023年度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中期调整方案一、编制依据(一)政策依据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发(2023)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发(2021)1号)和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涉农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6)84号)、财政部等6部委关于印发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
2、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1)19号)、财政部等11部委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财农(2021)22号)、财政部等6部委关于加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农(2022)14号)、陕西省财政厅等6部门关于印发陕西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陕财办农(2021)30号)、陕西省财政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过渡期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陕财办农(2021)38号)、陕西省财政厅等六部门关于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陕财办农(2022)68号)、安康市财政局等6部门关于印发安康市财政
3、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安财农(2021)38号)、安康市财政局等11部门关于印发过渡期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安财农(2021)62号)、中共安康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方案的通知(安农工办发2023)4号)、中共安康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康市财政局、安康市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2023年财政涉农资金中期整合方案调整报备的通知(安财农函(2023)14号)、紫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修订紫阳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紫政办发(2021)102号)、紫阳县财政局等6部门关于印发紫阳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
4、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紫财(2021)250号)和紫阳县人民政府紫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2025)五年实施规划文件依据,我县2023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严格按照中省市涉农资金整合的有关政策规定,对照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需求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下达情况及县级配套衔接资金情况,认真编报2023年度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中期调整方案。一是根据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保障工作需要,依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合理确定整合资金规模,对涉农资金整合做到实质性整合。二是严格依据县发改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联合
5、下达的项目计划和当年可用财力,安排资金预算,全力保障项目实施。三是认真分析总结上年度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执行情况和绩效评价结果,编报2023年度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中期调整方案。(二)编制程序根据全县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任务,坚持项目和资金安排精准的总要求,认真落实中省市县对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安排布署,有力有效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一是认真对标中央18项、省级6项、市级7项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范围,坚持在“因需而整”的前提下确保“应整尽整”。二是认真对照2023年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项目库,纳入涉农整合资金投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项目必须从项
6、目库中选取,严禁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的项目和“负面清单”项目使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及涉农整合资金,不得纳入整合涉农资金实施方案。三是严格执行实施方案审定程序,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对照2023年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项目库,依据全县当年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和资金到位情况进行认真测算,形成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中期调整方案(草案),报经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上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备案,待省市审查备案后,印发到县级项目实施部门和各镇执行。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7、“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和中省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精准,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建设资金得到有效保障。一是持续加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资金投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做实对易致贫边缘户和易返贫监测户及时得到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同时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持续加大就业和产业扶持力度,继续完善集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配套
8、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搬迁户“留得住、逐步能致富”o二是做好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保障。加大对脱贫户特色种养业提升持续帮扶,扎实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继续拓展消费帮扶。持续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落实好就业交通补贴政策。管好用好公益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扶持。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三是持续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落实。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类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坚持开发式综合帮扶,帮助其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发展产业、参与就业。(二)脱贫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年度规划
9、目标依据紫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2025)五年实施规划,到2025年,脱贫基础稳固、成效可持续,发展水平达到全省一般水平;农民收入增速不低于脱贫县平均增速,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不掉队、赶上来,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县域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坚持目标导向,聚力建设富裕、文明、幸福、和谐、优美紫阳。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
10、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二是以乡村振兴全面发展为前提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坚持试点示范先行,稳步扩面推进,至2025年实现一体化发展。坚持规划引领,以行业为体系,以村域禀赋资源为基础和功能定位为前提,做实村级规划,衔接片区和全县整体规划。在过渡期内主要做好以下项目建设规划实施:1.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土地资源存量和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土地生产率,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到2025年,全县17个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6.5万亩。2.巩固提升富硒茶产业基地建设。改造提升茶园5万亩,低效茶园提
11、质增效12万亩,建设紫阳茶种苗繁育基地1100亩,管护茶园13.8万亩。3.优先发展特色种植业。发展高质量魔芋基地2万亩,发展富硒粮蔬3.8万亩,适度发展水果4万亩,发展草本和菌类中药材3.6万亩,发展桑园1万亩,发展食用菌29.6万袋、木耳10万棒,发展烤烟5820亩,发展优质牧草2280亩。4.发展特色养殖业。畜禽养殖方面,养猪6.6万头、养羊3.1万只、养牛3785头、养鸡33万羽。生态渔业方面,建流水养殖场面积3364亩、水库大水面养殖面积5042亩、种苗孵化车间1000IH2o中蜂养殖方面,发展中蜂养殖8880箱(桶)。其它特色养殖方面,发展兔、鹤鹑、虾、泥纵、梅花鹿等9个特色养殖项
12、目。5.发展林业产业。种植香椿L2万亩、种植花椒2160亩、管护花椒3680亩。种植以核桃为主的干果3851亩、管护以核桃为主的干果8239亩。种植木本中药材750亩,培育特色苗木1930亩。6.农业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改造硬化产业道路234条503.9公里。建设畜禽养殖圈舍106处10.7万平方米。配置安装茶园太阳能灭虫灯2270盏。7.工业及农副产品加工厂房建设。建设6处社区工厂、建设276处农副产品加工厂,共建设厂房25万平方米,配套相关设施;建设饲料加工房13处L6万平方米;建设物流仓库40处3.9万平方米;建设气调冷库29座L2万平方米;配置农副产品加工35处生产线设备29条;
13、建设农产品设备项目61个,购置设备1273台/套、蔬菜配送车2辆、冷链物流配送车1辆。8.发展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带动项目99个,民俗旅游项目93个16.7万平方米;建设旅游辅助用房16处L4万平方米。9.建设电商服务中心70处L3万平方米。10.市场主体培育新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培育专业合作社24家,培育家庭农场57家,创建116个园区提升工程,培育现代农业园区建设35个,创建49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1.落实市场经营主体金融支持政策。落实市场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增收奖补政策,落实市场经营主体收购农产品奖补政策,落实对市场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实小额贷款贴息项目和互助资金占用费补贴政策。1
14、2.培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达标行政村96个。13.促进劳动力稳定就业。对外出务工落实交通补助政策,落实就业创业补助政策,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每年开发护林员岗位2786个;每年开发护路员公益岗位1525个;每年开发保洁员公益岗位732个。1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改造硬化通村道路96条342.73公里;建设公路安保工程297条1602.52公里;建设公路桥116座;建设便民桥155座;建设其它交通项目62个。15.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巩固提升安全饮水工程项目360个,堤防建设及修复工程项目103个,建设堰渠6条,建设堰塘6处,实施小型农田灌溉项目2个,实施坡耕地小流域治理、清洁型小流域治理2条,实
15、施山洪沟治理3处。16.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建设幼儿园项目5个,建设校舍项目10个。17.实施公共医疗卫生院建设项目5个。18.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公厕47座,购置垃圾桶23953个,配置洒水车28辆,购置吸粪车22辆,购置垃圾车78辆、垃圾箱500个,建设污水处理点81处,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25个,实施其它人居环境项目6个,实施亮化建设项目9个,安装太阳能路灯680盏。19.农村安全住房得到有效保障。20.以村委会驻地和安置社区为重点,实施绿化建设项目36处155万平方米。2L大力发展示范村建设。2022年着力打造2个示范村镇和10个示范村。三是为了确保过渡期内巩固脱贫攻坚成
16、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建设规划如期实现,计划2021年-2025年涉农资金整合总规模24.9亿元,分年度为:2021年整合资金4.2亿元,2022年整合资金4.4亿元,2023年整合资金5亿元,2024年整合资金5.5亿元,2025年整合资金5.8亿元。三、整合项目实施建设内容和区域2023年实施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210个,其中:产业发展107个,就业项目4个,乡村建设行动96个,巩固三保障成果2个,项目管理费1个。(一)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内容和区域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种养殖、特色产业、食用菌、中药材、中蜂养殖、粮油蔬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航母园区),茶主导产业(智慧茶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金融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三类人群”发展产业、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大豆种植和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奖补,支持必要的产业配套设施等产业发展项目107个。1.支持全县发展种植业基地(种植业)项目18个。一是发展种植业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