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20xx年农村改厕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20xx年农村改厕工作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市20xx年农村改厕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规范化建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精细化管理,扎实推进农村改厕革命工作。截至20xx年底,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3.5%,同步建立健全后续管护服务体系,形成“建管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现将我市农村改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农村改厕工作有序推进。制定实施方案,重点以行政村为单位实施整村推进,同时将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粪污就地资源化利用、村庄整治统筹推进,科学合理资源化利用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全市计划完成11985户(其中机阳县100Oo户、义安区1285户、郊区700
2、户),截止目前,全市已完成11985户,竣工率100%。义安区、郊区已完成农村改厕提升与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创建工作,并通过市级验收。机阳县开展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创建工作,在借鉴先进地区长效管护经验和总结义安区和郊区示范县创建成功模式基础上,制定具体创建实施方案,目前各乡镇已完成人员和场所配备以及制度上墙等工作,并做好设备采购前期准备工作。(二)持续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制定印发关于继续深入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的通知,重点围绕“三个是否、三个确保”,做到分类推进、“三不放过”,在上一轮“回头看”排查基础上,用3个月时间,再次进行地毯式排查,对确认存在的问题户厕,建立问题
3、、整改、责任、时限“四张清单”,形成闭环管理确保成效。全市共排查改厕农户109035户(机阳49557户、义安区37893户、郊区20880户、铜官区705户),发现问题户厕4031户(机阳3372户、义安区295户、郊区329户、铜官区35户),其中20xx年再次“回头看”新发现问题厕所684户(机阳505户、义安区170户、郊区9户、铜官区0户),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三)农村改厕长效管护体系全面建成。印发了关于农村改厕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全市农村改厕长效管护的总体要求、运行维护、资金来源和保障措施。县区均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常态化考核办法,基本形成“建管用并重、责权
4、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目前,铜官区、义安区、郊区实现常态化开展厕所粪污管护及资源化利用,机阳县计划20xx年6月底前完成厕所粪污长效管护体系实现全覆盖,做到“坏了有人修、满了有人抽、粪污能利用”,提高群众满意度。二、主要做法(一)强化组织,夯实责任。建立了市级统筹、县(区)落实、乡镇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将农村改厕工作列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县区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避免多人分管、工作交叉、责任不明。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层层明确职责,层层抓好落实。在总结改厕经验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5、,结合每户实际需求,在做好无害化卫生厕所选址的基础上,坚持“统一采购、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原则,建立“首厕验收制”,健全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和后期服务制度,做到“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档案”。全市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为改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和政策保障。(二)加大投入,保障有力。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建立健全各级财政资金、村集体资金、村民付费相结合的费用分担机制,确保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需要。省、市、县(区)按不低于2400元/户标准安排厕所改造奖补资金,扣除省级奖补资金后,市级对机阳县和郊区江北三个乡镇按照950元/户、市辖区按照633元/户奖补,剩余部分由县(区)承担。
6、县区资金先期到位,市财政对县(区)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实行先建后补。(三)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坚持“卫生、经济、适用、环保”和“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形地貌,结合群众意愿,因地制宜采用砖砌式三格化粪池或一体式三格化粪池,对住户相对集中的,鼓励“多户一池”。针对个别村个别用水困难的村民组,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自来水未解决的情况下,暂缓实施,不搞一刀切;针对山区石质土地形,个别居住分散的户数,对下挖难度大的,部分农户改为砖砌三格化粪池,居住分散户就地选择合适地方建设人工湿地。同时,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处理,引导农户将粪液粪渣还田资源化利用,房前屋后“五小园”
7、利用,湿地生态吸收,鼓励大户建设储粪池集中使用粪污,鼓励改厕后续管护市场化,确保让改厕农户满意。(四)严格标准,注重质量。农村改厕选择的材料设备必须是正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三格式化粪池、水箱、厕具及主要管件等材料设备一律由县级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招标工作。建立健全农村改厕质量管理制度,强化施工现场质量巡查与指导监督,农村改厕必须由经过培训的施工人员及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制。建立“政府监管、工程监理、群众监督”的三级监管机制,明确监理人员、村质量监督员、群众质量监督员“三员”共同到岗、齐抓共管改厕质量。形成了市、区、乡镇、村四级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网络,确保改厕农民群众“
8、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五)强化督查,确保实效。定期召开现场会或调度推进会,将农村改厕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的主要内容,5个督查组定期沉在一线督查,重点督查农村改厕工作,实现动态化监管与日常化监督无缝结合直接讲问题,直接找不足,直接作部署。实行“周督查、周通报”,采取暗访的方式常态化督查,对于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县区限期整改完成,并反馈整改完成情况。县区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县区、乡两级督查力度,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督查、互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清单化,整改实行问题“销号制”和“验收制”,上下形成合力,确保改厕质量。三、存在问题一是少数群众思想传统守旧,对改厕有抵触情绪,这一类群
9、众大多数年龄较大,只认可传统旱厕,难接受进院入室和水冲厕所,认为第三格的粪液没有肥效;二是蹲便器、水箱等配件使用时间较长,存在损坏和使用不便,农户维修不及时,影响使用;三是虽然县区均建立了农村改厕长效管护相关机制,落实了人员、设备和经费,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存在长效管护考核体系不健全,常态化管护服务有待加强。四、下一步工作安排(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五级书记”一起抓,建立市级统筹、县区落实的工作机制。县级党委政府发挥好一线指挥部作用,抓好政策引导、规划引领、方案制定、项目落实、资金筹措、推进实施、运行管护、监督监管等工作。乡镇、村负责人要亲自上手,抓村带户、发动群众,具体组
10、织实施。(二)加快推进力度。严格按照国标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要求,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加强日常调度、督查考核和跟踪推进。实行周督查、周通报,要对标对表、补缺补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变被动为主动,加快推进。市级开展复核验收,对于考核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限期整改到位,做到不达标、不通过,改厕农户不满意、不通过。(三)抓实后续整改。继续按照省、市有关要求,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清单,落实责任人员、挂牌限时督办、,逐项落实整改,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确保整改见底到位。市级将跟踪督导,不定期开展排查整改督查工作,对推进不力的县区、对发现问题整改不力、流于形式的乡镇将予以通报。(四)注重群众参与。充分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于工作推进全过程。要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充分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加强宣传培训和引导。尊重群众意愿、维护农民权益,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厕所改造和管护。(五)完善长效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管护平台,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完善管理制度和评估和考核验收办法。进一步夯实镇村管护责任,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和管护标准。强化项目的工作调度,确保项目建一处、成一处、群众满意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