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篇)榜样的力量(第二季)感想体会及心得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篇)榜样的力量(第二季)感想体会及心得感悟.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五篇)榜样的力量(第二季)感想体会及心得感悟第1篇,共5篇有关2023年榜样的力量第二季心得体会及(观后感)近日,由中央组织部策划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制作的榜样的力量(第二季)热播。第二集聚焦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的研究,倾注毕生心血始终坚守在青藏高原上,守护着高原人民的健康。以一人不漏的赤诚之心,潜研事业、利于人民。吴天一同志为了高原医学研究,采用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对高原上95%以上的自然人群进行医学普查,从调查开始进行0到1的开拓。在医学普查的过程中,由于青藏高原地广人稀,每一个样
2、本的获取都要跋涉很远的距离,且高原上的人们居住极其分散,吴天一团队骑着马,秉持“一个也不能落”的原则,花费12年时间统计近10万人次的数据。这位“马背医生”,在几十年的科研工作中,走遍了青藏高原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数万名牧民群众,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用所学的医学知识保障着高原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这种专注事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将其倾注在自己的事业中,做到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涵养为民情怀,将人民放在心上,与人民站在一起,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的奋斗目标,当好人民利益的守护者和捍卫者。以一心向党的赤诚之心,不辞辛苦、冲锋在前。“从1956年到1981年,我递交了8次入党申请书,我的
3、信念是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2001年,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启动,十四万建设大军集结,在吴天一同志协助下,5年中14万筑路大军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连续高强度作业,没有一人因高原病死亡,被誉为“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在4米的高海拔地区,高原反应严重威胁着来自全国的救援队员的健康,当时已70多岁的吴天一立即请战,前往抗震救灾一线,抢救T36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协助卫生部制定了“玉树地震高原病防治规范”。党员干部要传承好这种敢打敢拼、冲锋在前的精神,保持攻坚状态,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发扬敢闯敢拼、争先创先、善作善成优良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
4、处、走在前列。以一生奉献的赤诚之心,扎根高原、践行初心。远在美国的年迈父母和姐妹曾经多次来信,希望他移居与家人团聚。这时的中国,科学的春天已经来临,百废待兴,荒芜已久的科研事业亟待耕耘。吴天一说:“忠孝不能两全,我是青藏高原的儿子,高原医学只能诞生在青藏高原,这里是我事业生命的根。”高原适应问题、高原病防治问题在吴天一的眼里,这是自己要倾注一生来做的事业。随着西部的深入开发,到高原旅游、创业的人越来越多,“高原大健康”的任务摆在面前,是一个巨大挑战。党员干部要学习这种一生奉献、扎根高原的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甘坐“冷板凳”,肯下“苦功夫”,敢担当、能作为,将“小我”融入“大我
5、”中去,在最贴近群众的岗位上做好每一件小事,扎牢扎深为民奉献的“根”,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将初心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2篇2023年深入榜样的力量(第二季)研讨交流发言材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吴天一,他是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也是我国工程院院士,他是野外调查的“特种兵”,是征服高峰的“攀登者”,他更是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拓荒者”。吴天一院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他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他用脚丈量大地,用心服务人民,用科学报答祖国,用最真实的经历和最昂扬的精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了一名高级知识分子赤诚的家国情怀以及
6、一名医生的崇高职业精神。榜样中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都彰显着党员的力量,展示着党员的魅力,传递着党员的正能量,让人深深地感动、折服,并受到精神的洗礼。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沈浩等,一批批楷模,一批批丰碑,无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榜样是精神,更是力量,是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林占禧、吴天一等人的平凡事迹,让我感动。他们质朴的叙述,让我深受鼓舞和激励。他们不是高山不可抑制的神话,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值得让我们为之醒悟和及思。第3篇某单位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收看第二季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
7、及(感想体会)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榜样专题节目中,我深深地被江西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乡村教师支月英坚守深山的故事感动落泪。19岁那年,支月英义无反顾离开家,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的大山当老师,成为了大山里的孩子王,一当就是36年,用爱与坚守撑起了两代山里人求知的天空。当有人问她为何不选择离开时,她坚定地回答:“我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了才可能有希望。”在支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还看到了“一生只为一事来,一事做好便一生”的如磐初心!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守住初心、坚持做好一件事谈何容易。向支月英老师学习,绝不是一句简
8、单的口号,更不是流于表层的学习,身为党员教师,我们必须深刻思考,我们为什么选择当教师?我们的职责是什么?社会赋予了我们怎样的使命?当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我们更应以大格局、大视野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征程中,坚守教育报国理想,为民族复兴挺膺担当。纵生命有限,然育人一事,值得一生一世。榜样引领时代,初心烛照未来。迎着随风飘扬的党旗,观看各行各业党员们的先进事迹,见证榜样们的铮铮誓言,我心潮激荡、热血澎湃。我看到不同的岗位上,一个个党员率先垂范,怀揣梦想、坚定信仰,潜心一志,发光发热,在执着坚守、砥砺前行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件件动人的事迹催人奋进,彰显
9、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信仰、心怀家国的情怀、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创新奉献进取的精神风采,书写了一名优秀党员的为民情怀和高尚情操。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自当向榜样看齐,坚定扎根教学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提升政治涵养和专业素养,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争当榜样,把从榜样身上汲取的力量转化为实干的动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教师的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点燃党员身上的那一抹亮色。第4篇2023年度收看榜样的力量(第二季)发言材料近日,由中央组织部策划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制作的榜样的力量(第二季)近日播出。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宋学文,一位把收寄快递当作“学问”来做的快递小哥,以平凡感人的事
10、迹告诉我们:追梦的路上,奋斗创造奇迹,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当一名平凡英雄!保持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韧劲,扎根平凡岗位苦练内功。宋学文当过工人、干过个体户,做过物业主管,2011年加入京东物流后成为一名普通快递小哥。从刚入职时一天仅能配送几十件包裹,到最多一天配送超过600件打破站点记录,宋学文“健步如飞”的背后是把收寄快递当作“学问”去钻研,不断寻求优化配送的门道,如定期统计分析客户的购物需求和特殊情况,结合货物轻重缓急确定装车方式和配送路线,对辖区上百家公司的营业时间、工作性质、是否方便接听电话等情况如数家珍,才能累计配送包裹30余万件还创下零差评、零投诉、零安全事故的佳绩。“不积珪步,无以至千里
11、;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基层天地广阔,拥有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广大基层干部应保持“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韧劲,扎根平凡岗位“苦练内功”,一步一个脚印、一层一层铺垫,在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之中总结经验、成长升华,不断聚“量变”为“质变”!保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本色,矢志为民服务初心如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宋学文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保持着对快递事业的满腔热忱。他曾半小时内从2多件快递中找出包裹,冒着大雨急送至客户公司;对上班时间不方便接听电话、家里有婴儿的客户,他会提前电话沟通商议合适的配送时间;援沪抗疫保供期间,他不仅为居民配送米面粮油、药品、母婴用品等生活物资,还帮
12、助有需求的老旧小区群众灌煤气。正因为宋学文始终像对待亲人般对于客户的需求感同身受,心与心的距离不断拉近,有的客户甚至将公司仓库钥匙交给他保管,完全没拿他当外人。“将心比心、以心交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拥护。”基层党员干部每天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更应该把自己的心和群众的心牢牢拴在一起,“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保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本色,下大气力办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初心如磐”守好人民群众的心。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直面困难挑战舍我其谁。北京冬奥赛事期间,从测试赛到冬奥会再到冬残奥会,宋学文主动请缨,连续14个月坚守一线,先后带队负责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和北京首都体育馆
13、物流储存区的物流保障工作。他们冒着风雪、踩着冰爪,在冬天平均气温零下UTC的张家口,承担冰上项目的竞赛组织、场馆运行、物资搬运、服务保障等工作;他们分秒必争,饿了只能吃一口极低温天气下根本就泡不开的泡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的定位,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永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做到“我是党员我先上“,困难挑战面前“舍我其谁”,真正站得出来、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随时准备应对各种艰难事、棘手事,随时准备担重负重、挑起大梁。第5篇某单位中心组2023年专题学习榜样的力量第二季学习研讨发言材料近日,由中央组织部策划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制作的榜样的力量(第二
14、季)一经播出,在公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第三集聚焦“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讲述孙家栋50年来倾注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参与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的辉煌,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当撷取“卫星之父”孙家栋的“星辉”,在工作中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戴好“忠诚之冠”“担当之冠”“实干之冠”,精绘一幅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和人民的干部“自画像”。撷取爱国星辉,映照国家需要、我就去做的赤胆思心正党员干部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忠诚之冠。宇宙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探索宇宙奥祕,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也是强国梦
15、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这是孙家栋铿锵有力的誓言,也是他一生坚守的承诺。1950年,因为国家需要,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招入空军;1958年,因为国家需要,孙家栋投身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研制;1967年,因为国家需要,孙家栋领命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从导弹到卫星,从嫦娥到北斗,国家的需要永远是孙家栋前行的方向。从壮年到暮年,他孜孜以求、无怨无悔。作为党员干部,要像孙家栋那样砥砺爱国心和报国志,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扛起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让“小我”与“大我”同频共振、双向奔赴,用“一辈子的坚守”诠释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撷取奋斗星辉
16、映照偏毫厘、不敢安的严谨态度”,正党员干部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之冠。“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孙家栋院士秉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严谨态度创造了北斗泽沐八方、嫦娥飞天揽月、天问造访火星、天和筑梦天河的“中国奇迹”。他凭借精益求精的“航天工匠”精神将永不止步的“中国航天”精神镌刻入“苍穹寰宇”。1974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技术负责人,在卫星升空失败后的三天三夜里,孙家栋和同事们在滴水成冰的沙漠里,一寸一寸地寻找火箭残骸,把所有的螺丝钉、小铜块、小线头一点点收集起来,查找事故原因。秉持这样的工作态度,一年后,一颗新的卫星终于腾空而起。如今,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前方的征途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充满“惊涛骇浪”。面对新的长征,党员干部要向“榜样”学习,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勇毅披荆斩棘,以舍我其谁的“铁肩膀”扛起“千钧担”。撷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