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材料的合成与制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材料的合成与制备.ppt(5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对材料来说,尤其是本书中一直侧重的固体材料,原则上讲,全对材料来说,尤其是本书中一直侧重的固体材料,原则上讲,全部固体物质的制备和合成方法均可以应用于其制备中。但是,我们应部固体物质的制备和合成方法均可以应用于其制备中。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材料不等于固体化学物质,材料的物理形态往往对当清醒地意识到,材料不等于固体化学物质,材料的物理形态往往对材料的性质起着相当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化学合材料的性质起着相当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化学合成方法并不是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全部,材料还有其本身特殊的合成和成方法并不是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全部,材料还有
2、其本身特殊的合成和制备手段。正因无如此,我们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经典的固体合成方制备手段。正因无如此,我们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经典的固体合成方法,而是局限介绍材料合成领域的一些基本的和特殊的方法。法,而是局限介绍材料合成领域的一些基本的和特殊的方法。7.1 制陶工艺 陶瓷(Ceramics)是一类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陶瓷材料的形态可以分为单晶、烧结体、玻璃、复合体和结合体,这些形态各有利弊。例如,单晶具有精密功能,但成型加工困难,成本高,硬而脆。因此,要与树脂进行复核,再用纤维增强后使用。多晶陶瓷材料往往采用烧结方式成型。陶瓷的典型代表有瓷器、耐火材料、水泥、玻璃和研磨材料等。在组成上,传统陶瓷的
3、制作往往采用杂质较多的天然原料(如硅酸盐),在常温下成型、在高温下烧结而成的烧结体。这种陶瓷材料称作旧陶瓷。制陶工艺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制得了广泛应用在电子、能源诸多领域的耐热性、机械强度、耐腐蚀性、绝缘性以及各种电磁优越性能的新型陶瓷材料,称之为精细陶瓷(Fine Ceramics)或无机新材料(New Inorganic Materials)。陶瓷材料有各种化学成分,包括硅酸盐、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及铝酸盐等。虽然大多数陶瓷材料含有金属离子,但也有例外。表7.1 某些精细陶瓷的应用实例 材料特 性应用领域用 途代表物质电子材料压电性点火元件、压电滤波器、表面波器件,压电变压器、压电振动器
4、引燃器、FM、TV,钟表、超声波、手术刀Pb(Zr,Ti)O3,ZrO,LiNbO3,水晶半导体热敏电阻、非线性半导体,气体吸着半导体温度计,加热器,太阳电池,气体传感器Fe-Co-Mn-Si-OBaTiO3CdS-Cu2S导电性超导体快离子导体导电材料固体电解质Yba2Cu3O7-xNa-Al2O3,-AgI绝缘体绝缘体集成电路衬底Al2O3,MgAl2O4磁性材料磁性硬质磁性体铁氧体磁体(Ba,Sr)O6Fe2O3磁性软质磁性体存储元件(Zn,M)Fe3O4(M=Mo,Co,Ni,Mg等)超 硬 材料 耐磨耗性 轴 承Al2O3,B4C 切 削 性 车 刀Al2O3,Si3N4 光学材料
5、荧 光 性 激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全息摄影光通讯,计测GaP、GaAsGaAsP 透 光 性透明导电体透明电极SnO2,In2O3 透 光 偏 光 性透光压电体压电磁器件(Pb,La)(Zr,Ti)O3 导 光 性 通讯光缆玻璃纤维7.1.1 固体反应与制陶过程 1固体反应一般原理 固体原料混合物以固体形式直接反应过程是制备多晶固体(即粉末)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固体混合物在室温下经历一段时间,并没有可觉察的反应发生。为使反应以显著速度发生,通常必须将它们加热至甚高温度,一般在1000 1500。这表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种因素在固体反应中都极为重要:热力学通过考察一个特定反应的自由能来判断该反应能
6、否发生,动力学因素则决定反应进行的速率。下面我们以1:1摩尔比的MgO和Al2O3的混合物反应生成尖晶石为例来讨论固体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热力学和结构因素评价热力学和结构因素评价 从热力学上看,MgO和Al2O3的混合物反应生成尖晶石的反应:MgO(s)+Al2O3(s)MgAl2O4(s)7.1.1的自由能允许反应正向自发进行。但固相反应实际上是反应物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尖晶石MgAl2O4 和反应物MgO、Al2O3的晶体结构有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尖晶石MgAl2O4 和反应物MgO结构中,氧负离子均作面心立方密堆排列,而在Al2O3的晶体结构中,氧负离子呈畸变的六方密堆排列;另一方面,
7、阳离子Al3+在Al2O3和尖晶石MgAl2O4中占据氧负离子的八面体空隙,而阳离子Mg2+在MgAl2O4 结构中占据氧负离子四面体配位,而在MgO结构中却占据氧负离子八面体配位孔隙。图7.1(a)MgO和Al2O3单晶反应时相互紧密接触状态 (b)MgO和Al2O3单晶中互扩散反应示意图,(c)镍尖晶石产物厚度x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MgOAl2O3MgOAl2O3Mg2+Al3+MgAl2O4产物层新反应物-产物界面3x/4x/4起始界面(a)(b)(c)200时间/小时100 x2106(cm2)20010515150014001300MgOAl2O3MgOAl2O3Mg2+Al3+MgA
8、l2O4产物层新反应物-产物界面3x/4x/4起始界面(a)(b)(c)200时间/小时100 x2106(cm2)20010515150014001300 动力学评价动力学评价 从动力学上看,MgO和Al2O3的混合物反应生成尖晶石的反应在室温时反应速率极慢,仅当温度超过1200时,才开始有明显的反应,必须将粉末在1500下加热数天,反应才能完全。过程分析过程分析 MgO和Al2O3两种晶体反应是相互紧密接触,共享一个公用面,即产物先在界面生成,存在尖晶石晶核的生长困难,还有产物随之进行扩散的困难。图7.1给出氧化镁和氧化铝反应生成尖晶石过程的示意图。由图7.1(a)可见,当MgO和Al2O
9、3两种晶体加热后,在接触面上局部生成一层MgAl2O4。反应的第一阶段是生成MgAl2O4晶核,晶核的生成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因为:首先,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有明显的差异,其次是生成物涉及大量结构重排。在这些过程中化学键必须断裂和重新组合,原子也需要作相当大距离(原子尺度的)的迁移等。一般认为,MgO中Mg2+和Al2O3中的Al3+本来被束缚在它们固有的格点位置上,欲使它们跳入邻近的空位是困难的。仅在极高温度时,这些离子具有足够的热能使之能从正常的格位上跳出并通过晶体扩散。当然MgAl2O4的成核可能也包括这样一些过程:氧负离子在未来的晶核位置上进行重排,与此同时,Mg2+和Al3+通过MgO和
10、Al2O3晶体间的接触面互相交换。虽然成核过程是困难的,但随后进行的反应扩散过程(包括产物的增长)却更为困难。为使反应进一步进行并使产物MgAl2O4层的厚度增加,Mg2+和Al3+离子必须通过已存在的MgAl2O4产物层(图7.1(b))正确的发生相互扩散达到新的反应界面。在此阶段有2个反应界面:MgO和 MgAl2O4之间以及 MgAl2O4 和Al2O3之间的界面。因为Mg2+和Al3+通过扩散达到和离开这些界面是进一步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扩散速率很慢,所以反应即使在高温下进行也很慢,而且其速率随尖晶石产物层厚度增加而降低。图7.1(c)是NiO和Al2O3多晶颗粒生成尖晶石NiAl2O
11、4时产物层厚度x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在三种不同温度下,x2对时间的图是直线,可以预料,随着温度的增高,反应速率增加得很快。总反应:4MgO+4Al2O3MgAl2O4 上述MgO和Al2O3的反应机理,涉及Mg2+和Al3+离子通过产物层的相对扩散,然后在两个反应物-产物界面上继续反应,称为Wagner机理。为使电荷平衡,每有3个Mg2+扩散到右边界面(图7.1(b)),就有2个Al3+离子扩散到左边界面,在理想情况下,在两个界面进行的反应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界面MgO/MgAl2O4 2 Al3+-3 Mg2+4MgOMgAl2O4 界面MgAl2O4/Al2O3 3 Mg2+-2 Al3+
12、4Al2O33MgAl2O4 从上面反应过程,明显可以看出制陶法虽然应用的很多,但存在许多欠缺,反应只能在界面进行,随后的扩散过程也十分困难;反应最终得到的反应物和产物是一个混合体系,极难分离和提纯;即使反应进行得很完全,也很难得到一个纯相的体系;高温反应条件苛刻,还存在容器污染的问题。正由于这样,固体制备反应朝着2个方向发展,一个是极端条件下的物理方法,譬如超高温(1600)、高压和超高压、电离辐射、射频、激光、冲击波等;另一个方向是向缓和的条件发展,成为软化学(Soft Chemistry)法。7.1.2 溶胶-凝胶工艺(Sol-Gel Process)溶胶-凝胶工艺(Sol-Gel Pr
13、ocess)是一种制备均匀尺寸的超微细离子材料的重要方法,因而广泛用于精细陶瓷粉体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典型的溶胶-凝胶工艺是从金属的醇氧化物开始的。醇氧化物分子中的有机集团与金属离子通过氧原子键合,它可以由相应金属与醇类反应制得。我们以钛和乙醇反应来说明该过程:Ti(s)+4CH3CH2OH(l)Ti(OCH2CH3)4(s)+2H2(g)7.1.1产物醇氧化物可溶于相似的醇溶剂中。当加入水时,醇氧化物与水作用形成Ti-OH集团和醇:Ti(OCH2CH3)4(soln)+4H2O(l)Ti(OH)4(s)+4CH3CH2OH(l)7.1.2 如果仔细考察上面两个反应,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要使用乙醇
14、来反应。原因是Ti(s)与H2O(l)的直接反应会导致氧化态和氢氧化态的复杂的混合物,而通过形成Ti(OCH2CH3)4(s)中间物的水解则可以制得均匀的Ti(OH)4悬浮体。Ti(OH)4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溶胶存在,是一种超微粒子悬浮体。调节溶胶的酸度或碱度可引起两个Ti-OH键间的脱水反应:(HO)3TiOH+HOTi(OH)3(HO)3TiOTi(OH)3 7.1.3 这是一类缩聚反应,反应中涉及两个反应物之间脱去小分子如水。实际上,上述脱水聚合还可以发生中心钛原子的其它氢氧集团之间,便产生了三维网状结构。这时产物是一种粘稠的超微粒子悬浮体,称作凝胶。将凝胶材料小心加热到200500,除去
15、其中所有的液体,凝胶就变为很细的金属氧化物粉末,粒子半径为3-100nm,粒子大小也十分均匀。为了构成具有复杂三维网状结构的陶瓷,可以将非常细的陶瓷粉体与其他粉末混合,在压力下成型、再在该温下煅烧。不同的陶瓷材料需要不同的煅烧温度,例如:Al2O3 1650,ZrO21700,SiC 2050等。煅烧过程中,粉体材料的粒子只是结合在一起,而不经过熔化过程。两种或更多的物质形成复杂的混合物即陶瓷时,会使其硬度增大。这些物种成为陶瓷的组份。增加陶瓷硬度的最有下的成分就是所谓的陶瓷纤维(Ceramic fibers)。陶瓷纤维一般的长度约是其直径的100倍,沿长度方向的硬度特别大,它们在陶瓷混合物结
16、构中相当筋的作用,因而大大增强了陶瓷的强度。我们以SiC为例来说明陶瓷纤维的形成。SiC纤维链形成的第一步是合成大分子聚二甲基硅烷:SiSiSiCH3CH3CH3CH3CH3CH3n 将上述产物加热到400时,它便转变为沿着链轴向碳原子和硅原子交替相连的材料:SiSiSiCH3CH3CH3nCH2CH2HHH 将这样的高分子材料在氮气气氛中缓慢加热到1200以赶走其中氢原子以及所有与硅原子端基相连的碳原子,最后产物就是组成为SiC陶瓷材料,其纤维直径约为1015m。通过类似的过程,也可以制得其它陶瓷,如BN陶瓷。7.1.3 前驱体法(Precuesor)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和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固相反应并得到均匀的产物,其最好的方法是使反应物能在原子级水平上混合,即制备一个有确定反应物比例的单相(或单一的化合物)。这样的一种固体称作前驱物,它们在加热以后得到所设计的产物。可以用于制作前驱物的方法也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共沉淀法 设计所要合成的固体的成分,以其可溶性盐配成确定比例的溶液,选择合适的沉淀剂,共沉淀得到固体。有时共沉淀颗粒细小,混合均一化程度更高。我们仍以合成ZnFe2O4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