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事祭拜礼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丧事祭拜礼仪.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农村丧事祭拜礼仪生老病死是我们的人之常情,那么你们知道人去世之后的丧事祭拜礼仪吗?农村丧事祭拜礼仪介绍费县传统白事流程在某某县当地红白喜事民俗活动中,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一个等级仪式编制,分别是:大总管(也叫问事地,总指挥),帮忙的(帮忙的有:站桌子头地,记账地,跑腿地,烧水地,买菜的,厨师,伺候叭喇匠子地,抬丧馆地等不同等级)。1、丧主(丧主当地称呼)去世后,亡人的子女找到大总管,行大礼请大总管来主持白事总过程。2、大总管进场,安排帮忙人员及整场白事所有事宜(被安排的帮忙人员家中没有劳动力的处外,其他必须服从安排。这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和对生命,对丧者的一种敬畏。)3、阴阳先生进场,由大总管派跑
2、腿地人员请阴阳先生进场对出殡的日期、及下葬的地点风水进场勘察。4、叭喇匠子进场,由大总管派跑腿地人员请鼓乐班叭喇匠子进场举办仪式。农村丧事祭拜仪式进程(第一天中午)开门:孝子们(丧主的子女当地称呼孝子)面向亡人全跪行八拜礼,辈分小于亡人的行八拜礼,与亡人平辈的行四拜礼。送岁头纸:根据亡人的岁数,用白纸粘在柳木树枝上,放在大门外两旁,分男左女右(不得随意乱放)拜榜:由大总管张贴帮忙人员名单,孝子们为感谢帮忙人员,特向张贴的帮忙人员名单的榜行大礼。(第一天下午)泼汤:泼汤即喝汤,让亡人喝汤。泼汤要到本村的土地神那里进行,当地称呼庙子由站桌头的老者,(站在亡人的贡桌旁两边的帮忙的老人称呼领头的)指引
3、,孝子门披麻戴孝,腰缠箸绳,拉着哀仗到庙子泼汤。(孝子痛哭流涕,哭声、喊声,火炮声,响彻半边天,三五里路外的村都听到很清晰)有的家族大的,人口兴旺的,可以在本村排上长长的孝子丧葬队,在此仪式上堪称是本白事中一大亮点,情景壮观。从亡人的灵堂门口吹奏到庙子,路上遇沟、河、拐弯处,为了不让亡人的灵魂跟错了路,需要给土地神留下买路钱,孝子们跪下行大礼,烧纸钱。这时停乐。继续赶路时哀乐同起。仪式开始:到了庙子,孝子跪下行大礼。领头的跟土地神念咒语,祈求土地神的庇佑。词为:漫山湖泊一庙堂,山神土地和牛王。山神土地两边坐,土地老人在当尖。放松放松再放松,放松亡人喝顿汤。然后孝子!门哭着喊着亡人喝汤,在庙子上
4、左转三圈,领头的提着汤桶向外泼汤。结束后起乐孝子们哭着回。(第一天晚上)闹灵棚:在当地有喜殡之说。是指老人的岁数很大了去世的,后人认为老人是有福之人,所以称喜殡。闹灵棚是为了哀悼逝者,通常鼓乐班用文艺节目来进行闹灵棚。辞灵:亲朋好友为了哀悼亡人在下葬的前一晚上进行最后一晚的辞别。行四拜礼、八拜礼。填搭子:填搭子是指为亡人填盘缠,分别有亡人的女系来填,(儿媳、女儿、侄女、孙女等人)跪着痛哭流涕手捧元宝形状的纸钱,填满布口袋。送盘缠:领头的指引孝子们痛哭流涕,哭声、喊声,披麻戴孝,腰缠箸绳,拉着哀仗到村外的指定十字路口把刚填满的搭子火烧,表示把亡人的盘缠送上西天。(第二天上午)领客:第二天整个上午
5、全部是领客,来追悼的亲朋好友为亡人行四拜礼、八拜礼。(第二天下午)静面:孝子们看亡人最后一面。扫棺:领头的在棺材上面撒一些钱财,与吉祥物品。用扫把向四周扫,儿女跪在棺材四周,表示:扫下来的财物谁接着谁有福气。亡人走之前为儿女留下的最后财物和福气。系丧木架:抬棺材的架子,有亡人的儿子来系,亡人的儿子披麻戴孝,腰缠箸绳,拉着哀仗到大门外把丧木架子系好。出棺:孝子们及前来哀悼的人们,下葬前在亡人在家里的最后一字辞别。行四拜礼、八拜礼。路祭:下葬前的最后一次祭拜,堪称此次白事中第二大壮观情景,出关后到村外是先指定的地点,为亡人进行路上的祭祀活动,参与者有,孝子们的男丁(亡人女家眷不参与)、所有来哀悼的
6、后送的亲朋、所有忙帮的都参加路祭。先由所有来哀悼的亲朋行四拜礼、八拜礼。再有所忙帮的行四拜礼、八拜礼。最后由孝子们八拜礼。路祭过程中根据来的亲朋的人数多少,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过程中整条路的交通等一系列的活动全部停止,直至路祭结束。下葬:在路祭上摔老盆后就迅速地把亡人棺材抬到下葬地下葬。费县农村殡葬礼仪之行礼概说鲁地作为礼仪之邦,殡葬礼仪亦是亘古流传,只是如今简便了许多。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人对此或许知道个大概,而城里人大都是陌生的。但对于老家在农村的年轻人来说有知晓的必要。本人依所见所闻将费县周边农村殡葬礼仪中的行礼作一简要介绍。这里说的农村殡葬礼仪中的行礼主要指男客之行为。丧事中,
7、行礼的场合主要有辞灵(出殡前一天晚上夜半前,至亲男客参加)、出殡日中午就餐前(所有吊丧男客参加)、路祭时(信主主要亲戚参加)。上述几种场合行礼,做法大体相同。行礼包括作揖和叩头两部分,二者结合在一起使用。由于其结合方式、作揖叩头次数多少等的不同,也就产生了多种行礼方式,不同身份的客人必须使用相应的恰当的方式行礼。作揖又分深揖和浅揖两种。深揖,动作为:站立低头弯腰双臂下垂至膝盖处双手合拢,左手包右手抱拳缓缓直身,双手抱拳上移抱拳高至眼眉止释拳,双臂下垂,站立。深揖一般是给长辈所用。浅揖,动作为:站立低头弯腰从膝盖以上起,双手抱拳直身,抱拳至胸前止。浅揖是给同辈或小辈所用。叩头,动作为:站立先右脚
8、后撤,屈膝下跪后左脚后撤,屈膝下跪上身挺直,双臂下垂上身前倾弯下,叩头低至将要触地,双手前移伏地抬头,上身挺直,双臂下垂或左脚前移站起,右脚跟上站立;或再叩头,依行礼套路确定。行礼的程序:当听到执事人(有的地方称作执客kei)念到客人村名和姓名时(像坐席前的行礼,有时不排行礼次序,也就不点名。或大呼隆一起行礼,或诸亲依次逐一行礼;而像路祭,必须按先老亲后少亲等次序依次逐一行礼),客人缓步走至祭桌前芦席中央位置停下,执事人喊客至,客人便转身向右首跪棚(也称陪棚)的长辈作一揖、跪下叩一头(是平辈的只作一揖);再转向左首跪棚的长辈作揖叩头(平辈作揖)。若两侧跪棚的孝子孝孙为行礼客人的晚辈,客人便无此
9、礼节,可直接进入主体。主体礼的行法在下面分别详细解说。主体礼毕,执事人喊回礼,孝子叩头。这时,客人还应向灵屋的孝子施礼,是长辈的叩一头,是平辈的则作一揖。在行路祭时,以上礼仪结束后,行礼人还要向侯礼者(其为逝者的兄弟,立于路祭行礼人进场、退场的地方)施礼,平辈的作揖,是长辈的作揖叩头。总之,在整个行礼过程中,行礼客人动作要庄重、缓慢、有节奏,多人一起行礼要相互照应,动作协调一致。在下面所说的行礼中的勤与懒:勤指作一个揖接着叩一个头,即一揖一头。懒指作一揖后连续叩头,即一揖多头。如大八拜又叫四勤四勤或双四勤,中八拜又叫四勤四懒。丧事行礼之主体礼按轻重通常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大八拜行法:A、作揖
10、,跪下,叩头;站起,再作揖,跪下,叩头;如此重复四次(四揖四头)。B、作一揖,到祭桌跟前垫子上跪下,进行捻奠。即行礼人跪在祭桌前,右首执客将香、酒、筷子、纸等依次递给行礼人,行礼人再将这些东西依次递给左首另一执客。捻奠程序为八下:三把香、三杯酒、一双筷子、一刀纸。C、捻奠完毕,站起后退一至两步。作揖,跪下,叩头;站起,再作揖,跪下,叩头;又如此反复四次(四揖四头,同捻奠前做法相同)。此礼在捻奠前分别作四个揖叩四个头,捻奠后又分别作四个揖叩四个头,因每次都是作一揖叩一头,前后共八揖八头,故称八勤,或四勤四勤双四勤,俗称孝子礼。此礼最重,常为至亲晚辈行礼用之,如逝者的儿侄等。二、中八拜行法:A、中
11、八拜在捻奠前的四次作揖叩头与大八拜相同。B、所不同的是捻奠之后。即站起,后退,作揖,然后跪下,连续叩四个头,中间不起身。因每次叩头不像大八拜那样站起一揖一头,故谓之懒法。前边是四勤,后边是四懒,故称四勤四懒。此礼为较亲晚辈用之,一般都以此法行礼。三、小八拜行法:捻奠前的四个头用懒法,捻奠后的四个头仍用懒法,故称四懒四懒。此礼为远亲晚辈用之。四、大四拜行法:捻奠前作俩揖叩俩头,每次都是站起作揖,跪下叩头。捻奠后,还是作俩揖叩俩头,仍然是每次都站起作揖,跪下叩头。此礼为同胞兄(嫂)弟姐妹用之。五、中四拜行法:捻奠前作俩揖叩俩头,每次都站起作揖,跪下叩头。但捻奠之后的礼法变了,变为懒法,即作一揖后,
12、跪下连叩俩头。此礼节为平辈较亲的兄(嫂)弟姐妹用之。六、小四拜行法:捻奠前的两个头用懒法作一揖,跪下连叩俩头,捻奠之后的两个头同样用懒法作一揖,跪下连叩俩头。此礼一般不常用,用于远亲平辈,比懒四叩礼稍重。七、懒四叩行法:行礼人走到供桌前,作一揖,便跪下捻奠。捻奠完毕,起身后退,再作一揖,用懒法连叩四个头,故称懒四叩。此礼节最轻,一般为远亲平辈。以死人为大的说法,客人为晚辈行礼也可行此礼,比小四拜礼稍轻。八、四勤四懒+懒四叩若两代或三代人一起行礼时,可以将中八拜(即四勤四颐)和懒四叩礼合并使用。即长辈行瞬四叩,晚辈行四勤四懒。具体行法为:A、上场后,长辈在左前方面向右站立,(别忘了,须在向跪棚的
13、行完附加礼以后)晚辈行四勤礼。B、等晚辈行完四勤礼后,长辈上场,集体作揖,跪下,长者一人上前捻奠。C、捻奠毕,大家一起行四懒礼。几代人一起行礼的,使用此法行礼者较多。以上为通用主体礼节。除此以外,行礼还有诸如二十四拜十二连勤十二串堂八拜六叩三祭酒三上香十三太保大祭奠小祭奠等多种礼节,但一般都不大采用了,所以这里不再赘述。殡葬,在古六礼中属于凶礼,也是人生礼仪最后一件大事。传统殡葬流程繁琐苛刻,人们总希望亡故的亲属到阴间能得到安宁,所以特别重视治丧,在力图悼慰亡灵的同时,也竭力标榜自己的孝道,由此引发治丧的规模越来越大,花费越来越高,礼俗也越加复杂,实际上违背了厚养薄葬的古训。对传统殡葬流程的改革,不止帮村民省钱,更是改变村民的传统观念,厚养薄葬,孝心不指可以体现在丧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