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变化的月相获奖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变化的月相获奖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变化的月相获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变化的月相是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3课。通过前一课明亮的月光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二、实验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在地球上看到月球明亮部分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经历观察月相变化的过程,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图文数据,归纳概括月相变化的规律。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月相模拟仪解释月相变化的成因。探究实践:能通过长期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月相;能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态度责任: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乐于探究和实践。教学重点:利用月相变化
2、模拟仪做模拟实验,进一步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亲历一段完整的月相观测,能正确完整的记录月相。三、实验改进要点教材利用月相盒做模拟实验,该月相盒是一个圆柱体,内部均为黑色,侧面均匀分布着几个小孔,每个小孔旁标有日期和月相名称,在底座中央有一个白色小球当作月球,在其中一个小孔上装有一个灯泡当作太阳,学生从不同的小孔往里面看月球,把看见的月相画下来并标上对应的名称和日期。原实验的不足之处:1.每次只能一位同学观察。2.每次看到的月像是不连续的。3.只能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用。4.不利于探究月相变化原因的学习。自制月相模拟仪特点:L1人操作全班都可同时参与观察。2.直观且实验效果明显。3.不仅能
3、够看到每天对应的月相还能看出月亮升起的大致时间。4.操作简便,既可以作为教师的演示工具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5,结构简单、材料易得,方便拆卸。四、实验器材底座:小颗粒积木搭的斜面、印有两个同心圆的kt板。地球部分:电动转盘、手机支架、手机。月球部分:黑黄小球。其它:长条、塑料管、铁轴。五、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在地球上看月相变化的周期约为30天,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约为24小时,因此设计了两个同心圆。将内圈平均分为24份表示1至24时,将外圈平均分成30份表示农历一个月的初一至三十。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在逆时针自传,月球逆时针围绕地球公转,所以将数字和日期均按逆时针排列。每月初一太阳、
4、月球和地球在同一直线上,月球的暗面朝向地球且这一天月球和太阳同升同落所以将数字6对着初一,表示初一月亮早上大约6时从东方升起,又因为暗面朝向地球所以我们看不见。通过在黑黄小球中内置一个铁块,改变了小球的重心实现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始终亮面朝向太阳。实验原理:用转盘模拟地球,手机摄像头模拟地球上的观察者,黑黄小球模拟月球,黄色为亮面表示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将手机画面投屏至电脑端,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亮面始终对着太阳,同时摄像头实时记录月相变化的画面,学生通过大屏幕进行观察。六、实验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哪一天是满月,活动二月相变化有规律。为了使学生直观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能
5、正确完整的记录月相,我设置了两个实验教学内容。教师利用月相模拟仪演示月相持续变化的过程。学生利用月相模拟仪进一步认识月相的变化。实验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通过谜语:有时落山头,有时挂树梢,有时像圆镜,有时像镰刀。引出月相概念。(二)讲解几种不同的月相活动一:哪一天是满月?(1)提问:刚刚在谜语中出现的圆镜和镰刀,你知道这两种月相发生在什么时候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交流讨论。(2)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出示课本中的几幅月相图,讲解几种不同月相和月相的画法。提问:这些月相分别出现在哪一天?月相的变化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呢?通过这些层层递进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三)模拟月相的变化活动二:月相变化有
6、规律(1)教师利用月相模拟仪演示月相持续变化的过程。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向学生讲解,学生则通过大屏幕进行观察。(2)学生利用月相模拟仪进一步认识月相的变化。学生实验前教师要求学生记录初三、初八、十二十三、十五、十七十八、二十三、二十七等不同时期的月相,学生通过整理图文数据,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思考月相变化的原因。(3)出示月相成因的资料,加深学生对月相变化的理解。(四)课堂总结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八、实验效果评价1、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2、智能化与多媒体相结合,现象清晰,缩短了月相观察的时间,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和资源优化。3、用实验过程展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