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一、单选题1 .安史之乱后,“太仓空虚,雀鼠犹饿”,宰相刘晏改革盐政,政府只掌握采购和批发两个环节,又整理税务,如旧例须加二等征收户税的“邸店行铺及炉冶等,一律按原本户等纳税,分夏秋两季纳税等。后来部分措施被宰相杨炎废除。据此可知,刘晏改革()A.强化国家经济管控B.基本消除财政困难C.为两税法提供条件D.贯彻了抑商的理念2 .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明朝中期,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通过几条航线大批输往海外,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这一变化()A.使中国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B.导致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
2、策C.为明朝赋税制度改革奠定基础D.说明世界贸易重心发生转移3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宣布以后每年的丁银都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全国人丁总数为标准进行征收,此后增加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将这笔数额固定的丁银完全分摊到田赋当中,不另征收丁赋。这些举措()A.消除了农业中的人身依附关系B.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快速成长C.减少了国家对百姓的赋税征收D.推动了清朝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4 .史载,隋唐时期关中地区的许多农民被迫贱卖赦票,然后去市场上以高价购买绢布等纺织品,用以缴纳官府的赋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当时关中地区()A.集市贸易突破坊市界限B.农业经营模式发生根本
3、改变C.地方政府放松抑商政策D.部分农副产品日益的商品化5 .公元1089年,苏辙使辽后说:“窃见北界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沿边禁钱条法虽极深重,而利之所在,势无由止。本朝每岁铸钱以百万计,而所在常患钱少,盖散入四夷,势当尔也。”材料可以说明当时北宋()A.与辽之间关系紧张B.官府严格限制民间贸易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D.货币流散影响王朝统治6 .关税自主是一个国家主权独立的标志。任何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都可以自主制定和修订本国的税则。回顾中国关税自主之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B.中国国境关税海关大权一直掌握在中国人手上C.国民政府未能采取措
4、施推动关税自主权的进展D.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7 .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自己的银行并发行货币,称为边币或抗币。边币发行一般借重于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的信用,以法币为保证,边币与法币等价,混合流通。此举()A.适应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B.实现了边币一元化的金融制度C.表明中共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D.造成敌后根据地物价剧烈上涨8 .如图是1980-2018年中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变化趋势图。这反映了我国()A.贫富差距逐渐消除B.重视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C.政府财政收入增加D.公民纳税意识的不断增强9 .有学者指出,我们如果在基本古籍库搜索明朝的文献
5、,会发现很多“纳粮当差的字眼,意指编户对国家承担差役的责任。但是,这个概念在清朝的文献里面却消失了。在清朝财政赋税体制下,编户对国家承担的财政责任叫“完纳钱粮这一转变反映出()A.国家财政体制完成转型B.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C.清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D.国家财政收入日趋紧张10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除了按人丁收税外,还需根据百姓的财产多少来征税。这种新税制()A.延续了北魏以来的租庸调制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D.稳定了政府征税的对象和名目11 .清政府规定,白银是清朝法定货币,与铜钱兼用,完粮纳税须用白银支付。据统计,18世
6、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而到了19世纪30年代后期,一两白银可换铜钱一千六七百文。这种状况的出现()A.加重了中国人民经济负担B.源于商品经济快速发展C.是白银货币化的必然结果D.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2 .元世祖统一了元代的钞法,先后发行了以银为本位的“中统宝钞和“至元宝钞”,作为元朝法定货币。马可波罗游记记述:“这种纸币的制造,无论它的规格和认可手续,都和真正的纯金币或纯银币那样郑重可信这种纸币大量制造后,便流通于大汗所属领域的各个地方,没有人敢冒生命危险拒绝支付使用据此可知()A.纸币是元朝时政府发行的唯一货币B.该纸币流通范围遍布亚欧各国C.该纸币可在元朝统治范围内无限制的使用D
7、.元朝时政府禁止金属货币的使用二、多选题13 .两税法的实行()A.维护了地主贵族阶层的利益B.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使土地兼并之风得到根本解决14 .隋朝初年,币制紊乱。杨坚于开皇元年(581年)制定了新五铢钱,禁止古钱和私钱流通。隋炀帝时,政治腐败,私铸盛行,钱币又混乱起来。除钱币以外,绢帛也被当作货币使用。这反映出隋朝()A.丝织业市场化程度高B.币制演变受时局的影响较大C.中央对地方管治有限D.货币政策调整较为简单粗暴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领域的国际协调而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有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8、联合国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A.世界银行AllB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三、简答题17 .国际金融组织的建立(1)国际金融组织建立的背景是什么?(2)两大国际金融机构是什么?主要业务有哪些?18 .明清时期实行了哪些新的赋税制度?参考答案:1. C2. C3. D4. D5. D6. D7. A8. B9. B10. B11. A12. C13. BC14. ABD15. ABD16. ABC17.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2)成立时间主要任务主要业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
9、5年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增强会员国维持经济繁荣的信心。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945年鼓励对外投资,促进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主要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18.明朝前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期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明朝后期(一条鞭法)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内容:实行赋役合并、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政府所需的役,由政府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雇人。意义: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清朝前过程: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期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摊丁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入亩)束缚进一步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