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整理重点.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592549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牙周病学整理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牙周病学整理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牙周病学整理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牙周病学整理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牙周病学整理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牙周病学整理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牙周病学整理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牙周病学整理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牙周病学整理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牙周病学整理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牙周病学整理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牙周病学整理重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牙周组织的部分结构及作用:牙周组织由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牙龈:工、游离龈:正常深度为L8MM2、附着龈:正常附着龈宽度范围为19MM3、龈乳头:位于邻近两牙间隙的牙龈牙周膜:将牙固定在牙槽窝内,抵抗和调节牙所承受的咀嚼压力具有悬韧带的作用,又称牙周韧带牙槽骨:全身骨骼系统中代谢和改建最活跃的部分。牙骨质:参与了使牙稳固于牙槽窝内、承受和传递(牙合)力的生理功能,还参与牙周病的发生和修复,它的新生也来源于牙周膜细胞,故也可将其视为牙周组织的一种组成部分。掌握正常牙龈的生物学特性。工.牙龈上皮(gingivalepithelium):复层鳞状上皮,表面有角化。2.龈沟上皮(SalcU

2、larePitheIiUm)n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有钉突;n与结合上皮有明显分界;n抵抗机械力能力弱;n固有层常见白细胞浸润。3.结合上皮(JUnCtionalePitheHUm):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带状上皮n无角化鳞状上皮,无钉突。n细胞长轴与牙面长轴平行。n炎症刺激可出现钉突。结合上皮超微结构:n高尔基体发达、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丰富。n张力细丝较少,桥粒少,细胞外间隙增大。n龈沟底部细胞中含溶酶体较多。n更新细胞向牙表面移动、脱落至龈沟。结合上皮n附着方式:与牙以半桥粒形式结合n位置:增龄变化随年龄增长向根方移动n作用:封闭牙周间隙n注意手术和修复体不应损伤结合上皮牙周膜中成纤维细胞

3、的功能答:成纤维细胞(又称为牙周韧带细胞,PeriodontalIigamentceIIPDLC)是牙周膜中最常见的细胞,呈卵圆形或细长形,排列方向与主纤维平行,并伸有伪足。该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胶原,同时具有吞噬并经酶的水解而降解陈旧胶原纤维的能力。故此胶原纤维受成纤维细胞的调节。大量实验结果显示,成人牙周膜中的成纤维细胞是一群异质性的细胞。体外培养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至少存在两种表型:成纤维细胞表型和成骨细胞表型。成纤维细胞表型细胞具有较强的合成胶原的能力,成骨细胞表型细胞能发育为成骨细胞或成牙骨质细胞。在一生中,成纤维细胞不断形成新的主纤维、牙骨质,并改建牙槽骨。掌握釉牙骨质界结合方式;牙

4、骨质的吸收和修复。釉牙骨质界结合方式:L牙骨质覆盖牙釉质2,牙骨质与牙釉质端端相接3.牙骨质与釉质不相接牙骨质的吸收:牙骨质常发生轻微的吸收,在已萌出或未萌出的牙均可发生,但只有达到严重程度是才能在X线片上显现。牙骨质吸收的部位大部分位于根尖1/3区,其次为根中1/3区,颈部1/3少见。吸收的深度大多仅局限于牙骨质而不累及牙本质。牙骨质发生吸收可能由于局部或系统的原因,或者无明显的病因(如特发性牙骨质吸收)。在局部因素中,牙骨质吸收主要发生于牙合创伤、畸形治疗、再植牙、移植牙以及牙周炎或其他根尖周病变。牙骨质的修复:牙骨质的新生有赖于牙周膜中的细胞分化出成牙骨质细胞,在原有的牙根表面成层地沉积

5、新的牙骨质。同时新形成的牙周膜纤维也埋入新牙骨质中,重新在新形成的牙骨质中建立功能性关系。牙骨质新生在活髓牙和死髓牙上均可发生。在牙周炎病变的愈合过程中,这种功能是形成牙周新附着所必需的。但牙骨质的新生需要有活力的结缔组织存在,若上皮增殖进入吸收的牙骨质区域,牙骨质的新生将不再发生。掌握正常牙槽骨的X线像,牙槽骨在X线片上的影像比牙密度稍低。上牙槽骨密质骨薄,松质骨多,骨小梁呈交织状,X线片显示为颗粒状影像。下牙槽骨密质骨厚而松质骨少,骨小梁呈网状结构,牙间骨小梁多呈水平方向排列,而根尖部有时见放射状排列,骨髓腔呈三角形或大小不等的圆形低密度影像。牙槽骨的正常高度应达到牙颈部。固有牙槽骨在X线

6、片上呈围绕牙根连续的致密白线,称硬骨板。第三章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一),掌握牙周病的流行情况,牙周病的危险因素。牙周病的流行情况:1、牙龈炎可从3到5岁开始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和严重性也逐渐增加,青春期达高峰;2、青春期后,牙龈炎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缓慢下降;3、牙周炎主要发生在成年以后,患病率和严重性最年龄增长而增加,35岁以后患病率明显增高,50到60岁达高峰。B牙周病的危险因素:口腔卫生情况:牙菌斑,牙石量与牙周病有极明显的正相关;年龄:老年人的牙周附着丧失重于年轻人,单纯的牙龈炎多见于年轻人和儿童;性别:一般男性重于女性;种族:牙周病虽为全球的疾病,但其中青少年牙周炎有

7、较明显的种族倾向,黑人患病率较高;社会经济状况:高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高者,患病率较低;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吸烟者的病情重;某些微生物感染等。第四章牙周病的病因学(一)掌握牙病的生态系;牙周病的发病因子。牙周生态系:牙周正常菌群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当正常菌群失调,或微生物和宿主失去平衡时则变得有害,表现在:导致内源性感染;为外源性感染提供条件;致敏宿主,造成牙周组织破坏。牙周病的发病因子:引起牙周组织破坏的因素有很多,但概括起来分为局部因素和全是因素两大类。局部因素中,牙菌斑及其产物是牙周病最主要的病因,是引起牙周病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二)掌握菌斑的定义及分类,牙菌斑的生态系,

8、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菌斑:是指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不能用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去除。分类: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包括附着性龈下菌斑,非附着性龈下菌斑)。牙菌斑的生态学:是指牙菌斑内细菌之间以及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实验性龈炎观察。流行病学调查。机械除菌或抗菌治疗效果。动物实验研究。宿主免疫反应。(三)掌握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1)牙石:牙石表面常形成未钙化的菌斑,刺激牙龈造成炎症,且牙石的粗糙表面和多孔性结构也易吸附大量的细菌毒素,促进龈炎的发生。(2

9、)解剖因素:某些牙体和牙周组织的发育异常或解剖缺陷,常成为牙周疾病发生的有利因素,或加重牙周病的进程。包括牙解剖因素:根分叉,根面凹陷,颈部釉突和釉珠,聘侧沟,牙根形态异常,冠根比例失调。骨开裂或骨开窗。膜龈异常。(3)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颌畸形(4)其它诱病因素;充填体悬突,修复体的设计,修复体的材料,正畸治疗(5)不良习惯:口呼吸,吐舌习惯,牙刷创伤等(6)牙面着色:牙面色素通常与食物,化学物质,烟草及色源细菌有关。(7)食物嵌塞:嵌塞的机械作用和细菌定植,可引发龈炎、龈出血、龈退缩、急性牙周膜炎、龈脓肿和牙槽骨吸收等。(8)咬合创伤:改变了炎症扩散至牙周支持组织的途径,加重牙周破坏的程

10、度并加快破坏速度。(四)掌握全身因素对牙周病的影响。(1)遗传因素单纯遗传因素不会引起牙周疾病,但是宿主易感性是早发性和(或)重度牙周炎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能影响和改变宿主对微生物的反应并决定疾病是否进展和严重程度。(2)性激素:性激素内分泌功能紊乱对牙周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3)吸烟:吸烟已证实吸烟是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O(4)有关的系统病:身体其他系统性疾病和状况会增加牙周炎的风险并影响牙周治疗的效果,包括糖尿病,吞噬细胞数目的减少和功能的异常,艾滋病,骨质疏松症,精神压力。第七章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一)掌握牙龈出血的临床表现1牙龈出血(Gingiva

11、IbIeed)是指牙龈自发性的或由于轻微的刺激(如吸吮、刷牙等)引起的少量流血或唾液中带血。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轻者量少,仅在吸吮、刷牙、咬硬食物时唾液中带有血丝,重者在牙龈受到轻微刺激时即出血较多,更严重者可自发性出血,血流不止,除牙龈局部阳性体征外,多伴有全身其他体征2牙龈出血常为牙周病患者的主诉症状,多在刷牙或咬硬食物时发生,偶也可有自发出血3组织学观察见牙龈结缔组织中有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沟带上皮增生,但上皮也因溃疡而变薄,连续性中断,以致上皮保护性差,微小的刺激即引起毛细血管的破裂和出血。(二)掌握牙周袋的类型和形成机制牙周袋的类型:1龈袋(gingivalpocket)假性牙周袋,牙

12、槽骨无明显的吸收高度未丧失,仅是牙龈增生、肿大,导致龈缘覆盖牙冠形成龈袋。2骨上袋:(SupragingivaIpocket)牙周袋底在牙槽崎顶的上方,牙槽崎水平吸收,高度明显降低,骨上袋形成3骨下袋:(intrabOnyPoCket)牙周袋底在牙槽崂顶的下方,牙槽崎垂直吸收,牙周袋处于牙根面与牙槽骨之间。也可以分为:单面袋,复合袋,复杂袋牙周袋的形成机制:1前列腺素能介导牙吸收是牙周骨吸收最有力的刺激因素2细胞因子IL-1B,TNFa,IL-6在牙周炎的进展和骨吸收也起重要作用3牙龈胶原纤维的变性、消失,使结合上皮得以沿根面向根方增殖;4上皮受炎症的刺激出现钉突,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侵入结合上

13、皮,使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更为疏松,当入侵的白细胞达到结合上皮体积的60%以上时,影响上皮细胞的连接和营养,靠近冠方的结合上皮即从牙面剥离,使龈沟底移向根方而形成牙周袋。因而,牙周袋的形成和加深必然伴随着牙周附着丧失。随着牙周袋的加深以及牙龈炎症肿胀的加剧,更有利于牙菌斑的堆积和滞留,由此更加重炎症,加深牙周袋,形成一个进行性破坏的恶性循环。(三)掌握牙槽骨破坏的形式,牙槽骨吸收的临床表现,骨下袋的类型牙槽骨破坏形式:水平型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形成骨上袋垂直型吸收:袋底位于骨崎根方,形成骨下袋凹坑状吸收: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其他形式骨吸收:反波浪形,骨架状增厚牙槽骨吸收的临床表现:正常牙槽崎顶

14、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2毫米,2毫米为骨吸收X线表现:牙槽崎顶消失,牙槽骨的硬骨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显示牙周膜间隙增宽。严重者牙槽崎部分或全部吸收、破坏、消失。骨下袋的类型:1.一壁骨袋2 .二壁骨袋3 .三壁骨袋4 .四壁骨袋5 .混合壁骨袋(四)掌握牙松动及病理性移位的原因牙松动原因:牙槽崎吸收:骨吸收1/2合创伤:牙周膜急性炎症:急性根尖周炎、牙周脓肿等一炎症消退恢复牙周翻瓣术后:术后几周内性激素水平:妊娠、月经期、口服激素类避孕药牙根吸收:乳牙替换、肿瘤压迫病理性移位原因: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牙槽骨吸收一继发性合创伤一牙齿向合力方向移动;合力改变:异常合力(五)掌握牙周病活动性概念、牙

15、周病部位特异性概念牙周病活动性:牙周病一旦发生,即持续不断的进展,直至牙脱落。牙周病部位特异性:牙周破坏并不是同时发生在口腔的所有牙位,某一时期可以发生在某几个牙,另一时期可以发生在另一些牙的一些位点。第八章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一)掌握口腔卫生状况内容:菌斑、软垢、牙石、色渍等、有无食物嵌塞,口腔气味牙齿大体检查:牙齿磨耗,牙结石,牙的邻接关系菌斑检查:2%中性红/四碘荧光素钠菌斑指数(PIL):SiIneSS和LOe主要记录龈缘附近菌斑的厚度和量;菌斑的检查主要靠菌斑染色,菌斑指数的的大小,是手术时机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l6):PLCI;(二)牙龈炎症的表现一、牙龈炎症状况牙龈是否有炎症,可通过观察牙龈色、形、质的变化和探诊后是否出血来初步诊断。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边缘菲薄,精贴牙颈部,牙龈质地坚韧而富有弹性,用探诊探测银钩时不会出血。若牙龈发炎,龈色变暗红或鲜红色,质地松软而失去弹性,牙龈肿胀,边缘敦厚,甚者肥大增生,促使菌斑堆积,更加重了龈炎。当做探诊检查时,牙龈容易出血。应用指数计分法可以比较准确而客观地判断牙龈炎症的程度,临床上可作观察疗效和科学研究的指标。牙龈指数(GI)(牙龈病变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