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目标管理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目标管理工作汇报.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街道目标管理工作汇报某街道党工委于9月15日召开某街道办事处年度目标管理大会,会议按照“543”工作布局工作目标,结合办事处目标任务,紧跟区委区政府工作步伐,着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服务效能,狠抓工作落实,开好局、起好步,全身心地投入到2023年的工作中。一、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拼搏意识。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目标管理会议精神,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以会议精神引领办事处谋划发展新思路。二注重效能建设,加强措施落实,通过开展“回头看”,巩固工作成果,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从讲大局出发,树立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提升党员干部爱岗敬
2、业拼搏意识。二、制定目标任务,抓好经济发展。一是结合街道办事处实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谋求辖区发展建设构想,以商业地块改造提升和服务民生为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二是签订经济发展责任书和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健全经济发展目标奖惩办法,合理制定项目建设方案和工期,做到任务上墙,责任上墙,进度上墙,完善考评制度,开展“周报进度月讲评”的办法,明确位次,形成比对。三是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党员干部要带头拼搏,自觉加压,不断整合资源,深挖税源,多渠道发展服务平台,扩大就业范围,创新招商思路,盘活闲置厂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财税收入;对重点招商项目,制定完成计划和进度,明确项目责任人,积极协调相关
3、部门,帮助解决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注重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质量。一是以计生、社保、民政等服务窗口为依托,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发挥办事处和社区微信平台和QQ群作用,及时解决网民诉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道路打通工程,如:某路、某路打通工程等。二是不断完善网格居民协商议事会,建立健全相应考评办法和工作机制,量化工作内容完成情况,调动网格工作人员积极性。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发挥党员志愿者引领作用,不断加强文艺团队建设,努力塑造群众文化原型,更新演出方式,丰富群众生活。四、加强矛盾排查,营造和谐社会。立足辖区实际,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专项活动,全力抓好信访息诉、社会治安和安全生
4、产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活动,班子成员及办事处干部职工深入社区,协调开展信访未处结事项的化解攻坚工作。坚持普遍排查、重点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全面排除不稳定因素,全力消除工作死角,营造和谐社会。近年来,县针对小区治理困难、乡村治理乏力、行业治理复杂等问题,通过试点引领、统筹协调、专业调解等方式,着力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实现了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社会调解良性互动,初步探索形成了城乡村居同治、多元主体共治、矛盾冲突综治的社会治理新局面。一、四化同步,试点引领,紧扣居民区完善县城治理体系针对城市小区居民集中、人员复杂、社会治理难度大等问题,选择东城小区开展试点,探索推行“四化
5、同步”建设。一是治安防控立体化。落实专门办公地点,实行网格员、业委会、物业公司、治安巡逻队“四类人员”集中联动办公。在治安巡逻队伍常态化巡逻基础上,组建以党员、热心青壮年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探索实行楼栋长巡逻制度;升级小区监控摄像头,增添闭路电视监控及手机APP监控,居民下载监控APP可实现对整个小区监控画面实时查看;采取升级门禁、增添防盗设施等措施,最大限度确保违法犯罪行为物理隔断。二是服务触角网格化。按照职责不同,将网格员队伍划分为专职网格员、楼栋长、治安积极分子“三级”,级与级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联动,防止出现服务死角和漏洞。建立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站,统筹管理各级网格员,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
6、汇总、分流,提升服务管理效能,实现小区治理网格化。三是居民参与自治化。鼓励小区居民建立“小区业主自治委员会”,由辖区镇综治办指导建立完善小区居民自治议事、安全防范、物业联席会议等制度,组织小区管理人员、业委会负责人员开展学习培训,实现小区治理自治化。四是文化建设多元化。突出“平安”主题,抓好防火、防盗、环保、食品“四大安全”日常宣传。打造平安牌坊、平安长廊、平安屏风、平安亭等文化设施,开展“平安之星”“平安家庭”评选活动,提升小区居民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人人参与平安小区建设良好氛围。二、三方联动,协同发力,紧扣贫困村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针对贫困村人员分布散、个体力量弱、基础条件差等问题,以“平
7、安乡村”建设为引领,坚持“村民、集体、部门”三方联动,助力乡村治理水平提升。一是发挥村民自治主体作用。利用6995移动平台,按照“人员相熟、地缘相近”原则,建立十户联防网络,发挥群防群治防控作用。依托村治保会建立以村书记为队长的治安巡逻队,实行区域化巡防。在重要路口架设摄像头,推进“雪亮工程”入户,融入党建、医疗、司法、民生等模块,实现监控、报警、处置、应用一体化。二是发挥集体组织引领作用。针对贫困村实际情况,组织村级党组织分类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等自治制度。发挥贫困村党组织引领作用,探索产业服务、入股分红、资源转化、承包租赁、物业收益等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村级党组织治理能力。开展“平安联创
8、”“环境联治”等活动,破解村内突出问题。创新困难群众联帮联扶机制,实行“困难联帮”“致富联带”,对困难成员提供物质、就业、劳动力和精神帮扶,实现集体联建“平安乡村”。三是发挥部门帮扶带动作用。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建立完善“包联帮带”制度,依托帮扶部门项目、资金等优势,加强贫困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村民平安出行、安全用水等实际问题;深入实施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实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预警、处置。利用“农民夜校”平台,组织帮扶单位业务骨干开展集中授课,强化平安知识宣传,引导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助推“平安乡村”建设。三、三化共建,专业破解,紧扣调委会完善行业治理体系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矛盾纠纷日益
9、突出、专业性问题愈加凸显等问题,整合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以“三化共建”为基础,组建各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动“内部矛盾”及时有效处理。一是调解成员集优化。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选、组织推荐等方式,从行业专家、律师、无职党员、退休干部中选取有社会威望的第三方评价人员进入调委会,建立各具特色的“名人人民调解工作室”,将调解人员姓名、业绩、专长等信息对社会公布并接受社会监督。公安、司法、交通、环保等行业部门定期对调解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对不合格者或一年内被有效投诉3次以上者终止其调解员资格。二是调解程序规范化。坚持多途径受理,调解双方通过书面、现场、网络等多种申请方式自由选择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前详细
10、告知调解双方权利、义务,需技术鉴定的帮助当事人及时申请技术鉴定。调解时调解员充分核查双方陈述事实、全面收集资料,实行面对面、现场和上门调解,对重大疑难纠纷由调委会召开协调会进行研讨。调解后对调解成功的及时制作协议并引导双方申请司法确认,全方位跟踪协议执行情况。三是调解机制畅通化。建立健全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机制,出台关于在全县法院深入推进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工作意见,支持调解双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建立无争议事实记载及无异议调解方案认可机制,支持债权人持具有金钱或有价证券给付内容的生效调解协议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开通绿色通道,保障优先立案、优先裁决、优先执行;建立保险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缩短调解成功案件需要保险公司理赔部分的理赔时间,为调解协议履行提供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