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三化改造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省三化改造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在全省三化改造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打造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深入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强科技增活力、夯基础搭平台、聚资源优配置、抓技改促转型,推动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量质齐升。2023年上半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6.4;1-9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传统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和含绿量”显著提升。一、突出顶层设计,注入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强心剂”。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集团公司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强工业行动指挥部,定期会商、研究解决“三化”改造中的重大问题。出
2、台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和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制定市“三化”改造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搭建起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四梁八柱。优化培育机制,建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优质企业和优质项目培育库,在库企业95家,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三化”改造示范项目58项,累计争取奖补资金6590万元,并配套市级奖励,激发企业转型发展内生动力。加快融合转型,经开区国家循环化改造园区示范试点顺利通过国家终期验收,经开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电工用铜电坯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产品,创建省级绿色工厂5家、数字化车间4家、节水型企业7家。二、强化科技引领,
3、用好传统产业三化改造“金钥匙”。布局高端制造,419毫米和457毫米大口径白铜管的研发和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高纯银钻铜生产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开发Ni70单晶材料、4N无氧铜大规格铸锭及高性能锻造板材,厚度0.05毫米的“手撕银带”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做优研学平台,成功重组锲钻共伴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成省部级创新平台14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家、产业创新联合体3家,其他各类科创平台及企业90余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8家,培育认定专精特新国家级“小巨人”4家、省级31家,锲盐公司成功入选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进军高端领域,实施中央及省市科
4、技计划项目260项,电池用银带材等多项技术国内首创,高端异型铜带等技术打破国外长期垄断,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集团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2022年全市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达到66.53%,排名全省第二。2023年17月,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预计达到5亿元,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3.56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36亿元,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63家。三、厚植产业基础,强化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支撑力”。实施三化改造项目,实施总投资411.1亿元的新改扩项目150余项,30万吨铜冶炼工艺技术提升、40万吨铜电解系统建设等项目
5、加快推进;3万吨高银三元前驱体、10万吨硫酸银及高端银合金、龙首矿5G+有轨运输无人驾驶、数智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项目建成投运;30万吨铜杆线生产线实现达产达标。夯实数智赋能基础,建成5G基站1080个,北斗导航分中心建成投运,紫金云数据中心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项目L2期2500个机柜即将建成;高性能通用和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云计算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工业互联网安全实验室、信息港如意云平台节点上线运行。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强化能耗“双控”管理,淘汰19家砖瓦轮窑等一批落后产能,工业“两高”项目节能技改稳妥推进,新增项目能效水平均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值。“十四五”以来,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2
6、.9%,全市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1.9%,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17%。四、抓实服务保障,增强传统产业三化改造“软实力”。强化资金支持,设立镇都产业投资基金、强工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先进制造、数据信息、清洁生产等产业发展壮大,首笔L05亿元“科创贷”投放到位,148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8.68亿元。做优发展环境,实现干部包抓联企业两个全覆盖,将三化改造企业优先纳入“白名单”,“一企一策”解决企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千余项,组织召开“三化”改造培训等会议20余场,培训人次千余人,评选绿色创新优秀企业家9名。搭建服务平台,积极搭建诊断服务咨询和对标引导工作平台,帮助企业开展智能化诊断、节能诊断、清洁生产审核等服务。组织通信企业为工业企业量身定制智能化改造方案,以超常规力度支持企业向高端迈进、与智能融合、朝绿色转型。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省长的讲话要求,学习借鉴兄弟市州好经验好做法,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促进工艺现代化、产品高端化、生产低碳化,努力为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