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如何使用阿司匹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患者如何使用阿司匹林.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脑卒中患者如何使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以起到防止血液凝固,进而预防脑卒中的作用。全世界已有300个以上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了每天75150毫克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所有的血栓性疾病。因此,阿司匹林是目前防治脑卒中的基本药物之一。研究表明,每天75150毫克阿司匹林效果最好,每天低于75毫克是否有效不能确定,而每天剂量高于325毫克会使不良反应增加,疗效反而降低。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最佳的剂量是每天100毫克。每天150325毫克的剂量主要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性期使用。阿司匹林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在于抑制血液中的一种成分血小板的功能,其作用能够持续血小板的终身,而人体血小板的寿命大约为10天,因此
2、每天坚持服用1次阿司匹林就足够抑制新生成的血小板,从而对人体产生持续保护作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症状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上腹部不适及恶心、呕吐。长期使用易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及胃出血。长期使用应经常监测血常规、大便潜血试验及必要的胃镜检查。应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饭后服用或与抗酸药同服,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等,对阿司匹林等非畜体抗炎药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有特效。过敏反应:特异性体质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
3、多见于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系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所致,也与其影响免疫系统有关。哮喘大多严重而持久,一般用平喘药多无效,只有激素效果较好。还可出现典型的阿司匹林三联症(阿司匹林不耐受、哮喘与鼻息肉)。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症状般在服用量大时出现,出现所谓水杨酸反应,症状为头痛、眩晕、耳鸣、视觉及听力减退,用药量过大时,可出现精神错乱、惊厥甚至昏迷等,停药后23天症状可完全恢复。大剂量时还可引起中枢性恶心和呕吐。肝损害:阿司匹林引起肝损伤通常发生于大剂量应用时。这种损害不是急性的作用,其特点是发生在治疗后的几个月,通常无症状,有些患者出现右上腹部不适和触痛。血清肝细胞酶水平升高,但明显的黄
4、疸并不常见。这种损害在停用阿司匹林后是可逆的,停药后血清转氨酶多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全身型类风湿病儿童较其他两型风湿病易出现肝损害。阿司匹林引起肝损害后,临床处理方法是停药,给予氨基酸补液、维生素C及肌苗等药物,口服泼尼松,症状一般在1周后消失。肾损害: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减退。长期大量服用该品可致氧化磷酸化解耦联,钾从肾小管细胞外逸,导致缺钾、尿中尿酸排出过高,较大损害时下段尿中可出现蛋白、细胞、管型等。有人认为,部分肾盂癌是滥用阿司匹林等止痛药的继发性并发症。对血液的影响:阿司匹林通常不改变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及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的含量。但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心脏毒性: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对心血管没有重要的直接作用。大剂量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而导致外周血管扩张。中毒剂量可通过直接和中枢性血管运动麻痹作用而抑制循环功能。交叉过敏反应:对该品过敏时也可能对另一种水杨酸类药过敏。但是对该品过敏者不一定对非乙酰化的水杨酸类药过敏。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不同,为了选择合适的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监测血小板功能,避免盲目用药。如果发现阿司匹林相关的不良反应应予以重视,酌情给予处理,严重时应停药。用药时还应注意选择用药时机,禁止与溶栓、抗凝药同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