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549181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多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毒在呼吸道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可引起明显中毒症状。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而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轻微,人群普遍易感,可有区域性大流行趋势。老年人和慢性病者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近些年来,病毒耐药和变异,新流感病毒感染,治疗难度加大。【诊断提示】1.流行病学患者常有与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接触史,最显著特点为突然发病、迅速扩散,从而造成不同程度流行。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2 .临床表现潜伏期通常l3d,多24do根据临床表现如下。

2、(1)典型流感。最常见。突然起病,高热,体温可达394(TC,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症状多见,部分病例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d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d可恢复。(2)轻型流感。急性起病,轻或中度发热,全身及呼吸道症状轻微,多23d内自愈。(3)中毒型流感。极少见。表现为高热、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4)胃肠型流感。除发热外,以呕吐、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

3、。(5)肺炎型流感。多发生于老、幼、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病初同典型流感者,Id后病情进展迅速,可伴心、肝、肺、肾功能衰竭。(6)其他类型。根据病毒主要侵袭脏器,还可分脑膜炎型、心肌炎型、肌炎型等。3 .特殊人群(1)儿童。在流感流行季节,有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及30%的学龄儿童罹患流感。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在小儿,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2)老年人。老年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多较重,病情进展快,发生肺炎率高,其他系统损伤主要包括流

4、感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电图异常、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也可并发脑炎及血糖控制不佳等。(3)妊娠妇女。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发生肺炎,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4)免疫缺陷人群。免疫缺陷人群如器官移植人群、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流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4 .重症病例(1)流感病毒性肺炎。季节性甲型流感(HIN1、H2N2和H3N2等)所致的病毒性肺炎,主要发生于婴幼儿、老年人、慢性心肺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2)肺外表现包括:心脏损害;神经系统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危重症患者可

5、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DF)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并发症。5 .确诊标准具有临床表现,以下1种或1种以上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呈阳性者,可以确诊为流感。(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阳性,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作综合判断。(3)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4)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治疗措施】1.住院治疗标准(1)妊娠中晚期妇女。(2)基础疾病明显加重。(3)符合重症流感诊断标准。(4)伴有器官功能障碍。2 .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要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患者。3 .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甲型流感病毒可选用扎那米韦、奥司他韦、金刚乙胺和金刚烷胺;乙型流感病毒可选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4 .其他(1)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2)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与普通感冒不同,已有特异性抗流感病毒药物。非流感病毒变异引起的流感患者只要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大多不再需要对症治疗(解热镇痛、缓解鼻黏膜充血、抗过敏、止咳等药物)。如果使用,应提高针对性,不一定都用复方制剂。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