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花儿与少年》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花儿与少年》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初中音乐花儿与少年说课稿天气晴好,微风拂面,今天空气里都充满了甜醉的气息。一路带着欢喜与激动的心情,顺着车窗外初夏绿色的青藤一直蔓延到我们美丽而质朴的松江学校。首先感谢校领导和两位音乐老师,其次感谢一双双裸露着天真的孩子们,谢谢大家热情的接待,谢谢孩子们认真的配合。现就这节课进行说课与反思,我把它取名为心随乐起情随乐生。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山野放歌”中的第三课时,这是一节以对比曲式结构为主的教学内容,辅以音乐要素表现作用的认知、学习和体验的欣赏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1、通过聆听、欣赏花儿与少年,使学生了解并喜爱青海民歌,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探究的兴趣与意识。2、在多
2、种音乐体验与实践活动中,探究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作用。3、采用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熟悉、听辨主题音乐,认识对比曲式结构。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聆听乐曲花儿与少年,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教学难点:在参与多种音乐对比性体验活动中,认识对比曲式及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二、教法、学法、学情分析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欣赏课是很难上的,即不愿意张嘴唱,又不愿意举手说,唱歌课相对来说还好一点,至于欣赏课学生是更不愿意上的,觉得枯燥、乏味。如果老师一味的讲解剖析,学生不愿意听,欣赏课就和催眠曲差不多了,这样的课堂现象也经常出现在我的课堂中。那如何让学生体验到
3、音乐的美感呢?于是在教法上我采用了图谱教学法、对比欣赏法、体验法、模唱法等来带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本次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则通过观察法、体验法、欣赏等方法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从而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三、教学过程上课伊始学生在美妙的广东音乐声中拉开帷幕,指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然后在教师不成熟的演奏环节中拉近和学生学习交流的距离,从而引出电子合成器,并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一)聆听为主导,凸显音乐学科本体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制定上,首先是要聆听,其次是欣赏,因为音乐是从听中获得情感的。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至
4、始至终都将“聆听”放在首位,凸显音乐学科的本体。导入部分用欢快的青海民歌四季歌,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会歌曲的音乐情绪,再采用对唱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记忆主题旋律。纵观教学流程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初步聆听】乐曲时,通过举手的方式很容易就找到了“主题旋律”,在【再次聆听】乐曲时,同样是简单的举手动作,却让学生体验到乐曲的“情绪变化”,很容易就接受了“对比曲式结构”这一“音乐知识”,在此环节中轻松的就解决了教学难点。在分段赏析的环节中,更是通过【对比聆听】让学生感受到了乐曲的“情绪变化。新版课标中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备课时,我就希望这些在本课中均能得以
5、呈现,这也是我们一线音乐教师课程改意识增强的具体的表现吧。(二)注重知识技能与审美体验的交融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和记忆音乐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在教学中我通过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具体音乐作品、音乐审美体验交融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体验、表现、观察、发现和了解音乐美的过程中,学习“对比曲式结构”的音乐知识,进而获的音乐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如主题音乐感知环节的“速度”、“节奏”“力度”“节拍”与音乐情绪变化的关系等内容,分别通过图形谱的观察、教师的范唱、学生体感对比来获得,使学生更好地去感受和体验蕴含于音乐中的形式美和丰富的情
6、感。在课堂的小结处,我依然利用板书来进行本节课的归纳与总结,通过旋律线让学生体会山歌体裁音乐作品的旋律特点,凸显本单元的主题,并且把本课的重点学习内容这五个能够改变音乐情绪的五个神奇而美妙的音乐要素,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回顾整节课时能够思路清晰,自然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就比较明确、有效的完成了。课堂教学是一种缺憾美的艺术,所以这节课也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课堂上,调动初二学生的情绪有一定的困难,甚至有时候提出的问题,学生知道也未必回应,这节课就出现了课堂气氛沉闷,互动不够。总之,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更凸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从而为今后的整改与提高指明了方向,这也是本课给我的最大收益。最后,希望各位老师把我这节课当成自己发表见解,奉献智慧的平台。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让这次送教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让我们为音乐教育事业的传承、传播共同努力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