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525622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规划.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规划在充分总结“十三五”成果和分析研判“十四五”发展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组成部分,是指导和推进“十四五”全市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一、“十三五”发展回顾“十三五”期间,全市林草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省林草局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实施以“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的发展战略,立足主责主业,充分发挥优势,在生态建设、资源保护、林业改革、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各级林草主管部门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全面

2、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美丽建设逐步推进。(一)林草资源稳步增长2020年初,全市林地面积46.84万公顷,森林面积43.8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0.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7.42%o全市确权草原面积12556.67公顷,划定基本草原12556.67公顷。全市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85虬全市湿地保护率54.98%o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67公顷。(二)国土绿化成效显著-生态价值稳步增长。全市森林、湿地、草地生态系统生态效益总价值量达375.3亿元/年。其中,森林生态系统325.08亿元/年,湿地生态系统46.49亿元/年,草地生态系统3.73亿元/年,森林生态系

3、统年碳汇量135.72万吨。国土绿化持续推进。完成造林1.55万公顷,森林抚育6700公顷,全民义务植树1360万株,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67公顷,继续巩固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全市退耕还林保存面积5933公顷。落实禁牧草原12556.67公顷。(三)资源管护持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大。严格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格林地使用定额管理和用途管制,严格审核建设项目使用林地项目,加强森林资源管理责任落实,加大森林资源督查和案件查处力度,推进林木采伐限额规范化管理。湿地保护修复持续加强。将湿地保护率纳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体系。在大麦科省级重要湿地实施了中央财政等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1个,全市

4、湿地保护率达到54.98%o开展“绿盾2018”、“绿盾2019”行动,对全市自然保护区内15处违规建设问题进行整改,关闭大麦科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全部养殖场,有效的保护了大麦科湿地生态原始环境,维护了区域生态安全。加强湿地保护修复,重点对台安大麦科省级湿地和海城三岔河县级湿地进行全面保护、分级管理,提升湿地生态功能。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推进。加强疫源疫病监测,新建海城、台安、岫岩3个疫源疫病监测站,全市合计17个疫源疫病监测站,全面开展动态监测和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加强收容救助体系建设,与海城老栓动物园签订收容救助协议。积极为二一九动物园办理权限内国家重点、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全力

5、推进完成二一九动物园开园工作;圆满完成我市野生动物禁食后续处置工作。依据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全面规范全市野生动物非食用性合理利用,引导食用性用途养殖户退出养殖并签订补偿协议,确保全市野生动物养殖合法经营利用。加强自然保护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千山仙人台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筹资金190万,用于修缮宗教寺庙、古迹。岫岩龙潭湾森林公园进一步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使公园在总体规划中稳步实施二期工程,2016年多渠道争取资金180万元,在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新建40米高的瀑布,升级改造景区内厕所4处。摩云山森林公园争取地方建委项目资金200万,修建L2公里文化墙,海城白云山森林

6、公园自筹资金50万,在白云山景区内,对入口及对面立交桥等处重新更换指示牌,还在景区内铺设柏油路面停车场近2000平方米,规范设置外部旅游交通标识牌10处,新建生态旅游采摘园30余亩,修建排水沟260延长米,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景观效果。组织完成海城九龙川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城白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岫岩清凉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为未来各自然保护区有序开发利用、建设等行为奠定基础。防火综合能力提升。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全国森林防火规划和草原防火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森林草原防火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各级政府按照森林防火规划,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7、储备必要的森林防火物资。全市重点火险区域专业森林消防队伍配备率达85%。全市年均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9%。有害生物防控效果显著。有效遏制了松材线虫病疫情暴发式增长势头。累计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面积19.27万公顷。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0.56%。美国白蛾平均寄主叶片保存率在90%以上;做到了有虫不成灾;未发生染疫造林绿化苗木跨省调运事件。松材线虫病的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未发现新疫情。生态监测广泛开展。逐年开展森林督查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工作。实施公益林(天然林)监测工程,监测小班181个,完成监测面积1300公顷。建成省级国家标准草原固定监测点1个、监测样地5个。组织10处湿

8、地类型保护地和省重要湿地的监测工作。开展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2019年岫岩县新甸镇建设成立国家级草原监测点。(四)林业产业蓬勃发展林业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全市特色经济林达850公顷以上,林下经济开发达4700公顷以上。山野菜生产规模逐年扩大,食用菌生产已经形成规模,食用菌年接种量3000万盘,林产品加工企业达110家。全市2020年实现林业年产值27亿元。龙头企业培育和特色品牌打造工作稳步开展。全市现有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3家。岫岩继续保持全国“滑子蘑第一县”称号。(五)生态文化稳步提升巩固森林城市创建成果。积极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市一直保持森林城市不摘牌。村庄绿化加

9、快推进。开展村庄“四旁”植树、围村林建设、廊道绿化、小游园建设。全市308个行政村开展并完成了村屯绿化工作。林业草原宣传和生态文化传播力度加大。通过植树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爱鸟周、世界湿地日、防治荒漠化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公益宣传、专项行动等活动,进一步扩大生态文化社会影响。(六)林草改革不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顺利完成。目前全市六个林场全部完成编制体制改革,截至2019年6月底落实编制数142个,在编在岗共Ill人,人员经费和单位经费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财政供给全部落实,国有林场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缴存率均达到100也在改革过程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975.21万元和356.8万

10、元,分别用于林场职工社保补缴和台安西平林场剥离“办社会”。各林场按照本地实际都相应建立了各自的科学、公正、务实的绩效考核制度,规范了国有林场日常管理,有效提高了林场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保证林场顺利完成日常绩效考核目标。国有林场森林蓄积量较改革前增加了4万立方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规范林地承包经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引导和鼓励农民以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入股、合资、合作等形式组建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以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开展农业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促进合作社提质提效,推进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推进林草“放管服”改革,

11、进一步精简调整审批服务职能。推进“一网通办”,将全部涉及林业草原行政许可压缩承诺审批时限达到50%以上,全部审批可实现零跑腿。(七)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基层站所建设不断完善。实施国家级标准化林业站建设7个。资金保障和政策扶持有效加强。累计争取下达中央和省级林业草原各类资金3亿元。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形成多种形式、多元化投资格局。引导和鼓励企业和个人利用金融保险扶持政策,积极开展森林保险,增强林业经营者抵御风险能力,共申请中央和省保险补贴1600余万元。二、面临主要问题(一)生态修复难度加大宜林地、疏林地等潜在的可造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市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立地条件差,资金投入不足,传统的单一治

12、理措施难以奏效,从自然生态系统内在的整体性考量,需要对生态修复模式设计、工程实施、治理效果评估和投入机制等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同时,林业传统的劳动力、用地等要素优势逐步丧失,规模经营困难,造林抚育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造林任务分解难、落实难。东部地区历史遗留矿山多、生态修复难度大,可造林地块不足。(二)森林质量总体不高“十三五”以来,全市国土绿化取得较好成效,森林蓄积稳步增长。但森林资源质量总体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低产林多、优质林分少,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65立方米/公顷,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86%,林地产出率偏低;中幼龄林占77%,中幼林多、成熟林相对较少,中小径材多、大径材少,各地树种结构较为

13、单一,且多为单层纯林,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不足。(三)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各类建设项目对林地、草地、湿地的用地需求日益增加。一些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挤占和破坏生态空间;乱占滥砍林地林木、乱开滥垦草原、非法侵占湿地等问题时有发生。森林防火形势依然严峻,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有害生物防治压力较大,防控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生态补偿机制仍不健全,在绿色发展进程中,亟需花大力气统筹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四)产业发展规模化程度较低全市林草产业经营管理水平整体不高,生态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生态产业碎片化程度高,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组织形式趋同,精

14、深加工水平不高,市场化融资运用较少,产业发展势头不足。高品质生态旅游产品相对缺乏,特色品牌少,以森林康养为主的结合休闲、运动、文化等满足人们高质量需求的生态公共服务供给量不高。(五)改革后续任务依然繁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待继续深化,林权流转相关法规制度还不完善,流转市场发展滞后,流转的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流转程序及流转后的管理不规范。林业投融资存在成本高、难度大、手续繁等问题,优势资源向富民资本转变效率不高,林业投融资基础、专业化服务不足,绿色信贷需进一步推广应用。规模经营和林业新型主体发育迟缓,投融资机制不活,金融服务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亟待解决。(六)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有待加强林业草

15、原以及自然保护地等相关法规政策有待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社会资本进入林草领域的意愿不强,吸引投资的渠道和路径亟待拓宽。林草资源数据获取和分析决策能力尚需提升,数字化改革须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资源保护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基层林业机构和管理人员弱化,林草行政执法力量不足,危害森林草原资源安全的各种行为还时有发生。三、“十四五”发展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省林草局的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以林业、草原、保护地融合

16、发展为主线,结合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实施重要举措、推进重要工程、深化改革创新、完善重要制度为抓手,全面推行林长制,着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增进绿色惠民,强化基础保障,实现新时代林业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 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把生态保护放在林草发展的首要地位,全面保护森林、草原、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资源。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加强森林草原经营管理,坚持质量优先,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绿色发展,产业惠民充分发挥林草资源优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