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加快推进我市职业教育现代化,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市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提供有力的人
2、才和技能支撑。(二)总体目标围绕“三高四新”战略部署,紧密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教融合城市,统筹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走特色发展道路,到2025年,全市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稳定在8万余人,职业院校年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2倍以上,毕业生的本地就业率稳定在30%以上,力争新建或转设高职院校1所、新建公办中职学校1所、改扩建公办中职学校3所,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省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职业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职业教育对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显著增强,成为新时代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本建成湘中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地。二、重点任
3、务(三)全面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职业教育发展正确方向。切实加强职业院校党建工作,开展党支部“五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治理制度和教学基本规范,明确岗位工作职责,规范办学行为和办事程序,提升治理能力。深入推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培育思政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支持优质中职学校与相关高职院校合作,依托特色专业进一步扩大“3+2”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规模,到2022年实现五年制高等职业教
4、育在各县市区全覆盖。支持人文科技学院创建国家“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深度融入我市产教融合城市建设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实施校城融合发展模式,大力提升社会影响力和显示度,建成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支持职业技术学院提质进位升本,建设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强化学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方向,创建一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部分优质专业开展本科职业教育试点,成为产教协同创新标杆、人才培养高地标杆、服务区域创新发展标杆。支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做强做大,持续扩大公费师范生培养项目规模,确保我市小学、幼儿园师资稳定供给。支持新化楚怡工业职业学院和卫生健康职
5、业学院筹建工作,力争列入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支持技师学院按程序申报纳入专科高等职业学校序列。(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进一步加大高中阶段招生统筹力度,做到高中阶段招生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确保普职比大体相当。协同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改革,选择条件成熟的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普职融通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综合高中试点。完善集团化办学制度,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集团化办学,建立校企深度融合、互利共赢、共生发展的集团化发展机制。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
6、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六)实施中职学校办学达标工程实施标准化中等职业学校、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各县市区要重点办好1所以上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加快市第一职业中学新改扩建楚怡学校力度,在全市发挥中职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完成双峰县职业中专学校第二校区的建设,涟源市新建1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并启动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提质扩容,支持冷水江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和冷水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合并提质创建锦都技师学院。采取合并、合作、托管、集团办学等措施,确保到“十四五”期末,全市所有中等职业学校达到省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同时,建设一批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
7、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七)实施楚怡职教品牌建设工程传承发扬“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职教精神,建设楚怡职业教育新化传承基地,支持3-4所公办中职学校创建楚怡品牌学校,服务我市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发展产业促专业。重点支持与钢铁新材、工程机械、大健康、智能农机、现代文印等支柱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每所中职学校重点办好1-2个“楚怡”专业(群),每所高职院校重点建设2-3个“楚怡”专业(群),全市建设10个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特色专业群,通过“楚怡”职业院
8、校和专业(群)的建设,擦亮“楚怡”品牌,示范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八)实施中职教学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改革,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加强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和教材管理,规范教学秩序,鼓励开发文化与技能传承、技术创新等地方特色校本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按照要求落实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根据“文化素质+职业
9、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健全“公共课普测、专业技能抽查、学生技能竞赛、创业规划大赛、文明风采大赛和毕业设计抽查”的市、县、校三级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测体系,完善教学视导、教学巡查、教学检查制度和教学质量诊断与评价制度。充分发挥教研联组作用,创新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试点规模,为职业院校学生拓展就业创业本领提供支持。(九)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做好“四个引路人”。严格落实省中等职业
10、学校机构编制标准,盘活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实施市级“双师型”教师评选奖励,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实施名师工程建设计划,遴选职业教育市级专业教学创新团队20个。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建立2个市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遴选50名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半年以上,确保“双师型”教师不低于50%。(十)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支持职业院校联合区域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共建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职教中心,加大
11、职业培训统筹力度,充分利用优质职业院校为主体承担职业培训,推动职业院校年培训规模逐年增长。规范继续教育办学行为,开展继续教育示范学校、站点、精品课程建设,提升继续教育办学内涵和水平。构建以市社区大学为龙头,县市区社区学院为骨干,社区学校、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四级社区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开放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展“网课送到家”“微课到手机”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服务活动,努力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需求。(十一)全力推进产教融合城市建设科学编制市产教融合城市十四五专项发展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优化职业院校和专业结构布局,建立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学科专业与产业需
12、求精准对接,按照“一城一带一核三片多基地”的布局,建设职教新城、现代产业学院、社区学院,延伸职业教育办学空间,在“十四五”期间,创建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和1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县市区。建立健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支持政策、服务平台和保障机制,认定一批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按规定落实相关税费减免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把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情况,作为各类示范企业评选的重要参考。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把校企合作成效作为评价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十二)增强服务“三高四新”战略能力服务“一核一廊”“一体两翼”市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将建设成为长株潭都市
13、圈的拓展区和辐射区、先进制造配套区、现代物流服务区,推动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与主体功能区战略、产业发展战略深度对接。支持职业院校主动对接本地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积极引导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创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鼓励支持职业院校深度对接我省乡村振兴三个“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以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为契机,创建市楚怡乡村振兴学院,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与服务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打造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样板。三、保障措施(十三)加强职业教育统筹管理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和县市区政府履行职业教育发展职责。依托县
14、级示范(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县域内各级财政资助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和经费由职教中心统筹的比例不低于60%o推进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在阳光招生、技能竞赛、培养培训、校企合作等方面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破除体制界限,推进深度融合、共同发展。鼓励各类企业、民办资本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民办职业教育准入、审批制度,严格规范民办职业院校办学行为,探索民办职业院校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十四)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全面落实已有的职业教育经费政策性来源渠道,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确保公办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生均拨款标准不低于IOOOO元
15、/年,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不低于12000元/年,严禁以学费、社会服务收入冲抵生均拨款,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支持职业院校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以加强实习实训及基础设施建设。市县两级政府按辖区内人口数人均1元以上标准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各类企业要依法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十五)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市乡村振兴局、市税务局等部门组成,市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担任召集
16、人,县市区建立相应制度,及时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重大问题,部署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重大事项。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业教育职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将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对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结果作为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奖惩的重要参考。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支持企业接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对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获奖者,企业可按规定直接聘任。加大宣传力度,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评选表彰一批职业教育品牌院校、品牌专业和典型人物,讲好职教故事,传播职教声音,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