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519096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共5篇)第一篇: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一、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Occupational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等等,通常发生在人际接触较为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行业中。19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倦怠的案例,书中描写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设计师事业到达巅峰之时,却感到自己的工作热情在慢慢耗尽,对工作的热忱和成功的渴望消失殆尽,在经历了一段内心的痛苦挣扎后,他辞掉了在人们眼中充满光环的工作,远离故土,只身前往非洲原始丛林开始自己新的生命旅程。这部小说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读者们纷

2、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体会和冲动。从此倦怠(burnout)一词便进入美国大众的语汇,并逐渐为世人所熟知,用来描述一种歪曲的人职关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在看了这本小说后,发现自己和书中所描写的,事业如日中天却对工作毫无热情的建筑师一样,有一种对工作挥之不去的消极心境,便根据自己以及相类似人群的生活写照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新名词,并于1974年I各其第一次应用在心理健康的领域,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他指出,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工作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症状。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

3、、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竭时,主讲人一李虎亮职业倦怠就产生了。二、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它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干涸,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它是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表现为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他人,甚至把人看成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3.个人成就感降低(RedUCedPersonalACComPIiShment)。它是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表现为个体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

4、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不愿意付出努力。我国的王芳、许燕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她们的研究表明,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和知识枯竭(IntelIeCtUalBUrnOUt)。知识枯竭是指教师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变革和知识的急剧更新,难以应付学生的问题,再学习的能力差,知识上有枯竭感。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已有的研究表明,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客观、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原因主要涉及职业、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主观原因主要指教师的个人因

5、素。从本质上看,职业倦怠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对自身工作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之间不平衡的认知而导致的心理与行为上的消极反映。1.职业因素虽然教育教学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但是就沉重的工作负荷及教师相对于单个受教育者因材施教的行为过程来看,却体现着一种应激情境,需要不断地做出调整和选择。Q)工作时间较长是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首要因素教师工作的时间应该遵循正常的劳动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中学教师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劳动时间。1997年,上海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撰写了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小学教师平均每天在校工作时间为8.93小时,在家备课时间平均为1.63小时

6、。(2)工作评价的单一性与工作对象的高度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是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的个体,看上去他们年龄相当、身心发展相似,但实际上学生的知识准备程度、心智发展水平、兴趣和个性特点差异很大。在仅用考试成绩这个惟一受社会认同的指标来评价教师工作的情况下,教师注定要付出比其他职业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用于教育和教学,以致造成时间、体力和精力的透支。而且,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个体,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即便教师能够付出巨大的劳动因材施教,学生在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既是缓慢的,也是难以准确评价的。有些时候,学生所发生的改变与教师所付出的努力也并不一定成正比。教

7、育教学效果的不确定性,使教师的付出和回报之间产生了明显的不平衡,职业倦怠进一步加强。(3)工作内容的高重复性是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2.学校因素教育实践表明,学校中缺乏一种良好的组织氛围与教师的职业倦怠有着直接的关系。学校大多采用家长式、一言堂的管理制度,越来越细化的各种成绩排名,对教师教学的全程的、过度的监控等等,增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扭曲了师生关系,侵犯了教师的人格尊严。另外,居高不下的班级人数、狭窄的办公环境、紧张的工作状态等,都可能会导致教师失去对学校的归属感,渐渐出现职业倦怠。3社会因素(1)全社会还没有真正形成良好的尊师重教的风气教育投入明显不足,教师的收入与他们付出的巨大劳动

8、不成比例,教师节假休息日被无偿侵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与社会其他职业的从业人员比较时,会出现不协调的结果,产生职业倦怠。(2)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管理正在进行着全面的改革,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教师资格社会化等等,使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目前,与教师职业有关的任务有:教书,要取得好成绩;育人,要保证学生遵规守纪,不容闪失;学历,要再上新台阶;晋升,电脑、英语要双过关。止匕外,国家教育部最近规定,教师每年要接受不少于72学时的继续教育,这一规定的积极意义不言自明,但于无形中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此外,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许多新的思想观念也猛烈地冲击着

9、教师们,他们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产生了新的压力。内心原有的对职业的认识与新近提出的新要求产生了矛盾,引起了消极抗拒的心理。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积极适应,则必然会产生消极情绪。4.个人因素教师个体的认识偏差与个体的人格特征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因素。同样环境下同样工作量的两位教师,一位兴致勃勃,而另一位却可能精疲力竭,原因即在于此。研究表明,某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如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降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等都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还有那些富有理想和热情洋溢的教师,以及执着地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工作的教师,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o因为这些教

10、师对工作过分投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当他们觉得自己对工作的投入与从工作中的所得不匹配时,就可能产生职业倦怠。四、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又摊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需要个体、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采取和谐一致的措施。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的支持教师职业被人们赋予很高的社会期望,教师是人类文明的播种者,没有教师的辛勤劳动,便没有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人才大军。担当如此重要的任务,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便油然而生。它们一方面是动力,另一方面也是压力。要使这种压力保持在适当的水平,缓解高压带来的职业倦怠,社会的支持非常重要。首先,要

11、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才是供正常的节假休息日,对教师职业寄予合理的期望,这些都有助于降低工作压力、减轻职业倦怠。其次,高质量的培训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在职前培训时,应重视培养新教师对教师职业特性的认识,同时,还应把处理压力和职业倦怠的策略和技巧教给教师,使他们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压力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将继续教育和培训落到实处,在教学工作过程中,继续培训教师如何从事教学工作不仅维持他们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兴趣,还应传授人际交往的技巧。此外,还应建立教师心理测评制度,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学校的支持学校的支持,突出表现

12、在加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OQ)改进学校的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与更大的自由度,并且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学校决策及外出进修的机会,这将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从而使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2)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校长的支持与关心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加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师与领导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状况。来自同事的工作支持以及情感支持能够提高个人成就感,降低压力感和倦怠感。(3)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个环境不仅包括学校的软、硬件建设,还包括心理测试、心理健康教育,也包括提供正常

13、的节假休息日,减少或杜绝无休止的加班加点。3 .教师的努力解决职业倦怠离不开个体的努力,教师应对职业倦怠持积极的态度,以便及早解决问题。Q)正确认识职业倦怠意识到职业倦怠并不是一生中只发生一次的现象,它可能一次又一次地潜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识别职业倦怠的症状,并在危害产生之前进行调整,以便恢复平衡。(2)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改变自己不良的人格特征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知识和策略以便应对可能遇到的压力o改变自己内在固有的认知元素,尽量从积极的角度去接纳新思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积极对待自己的工作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适应心理。(3)采取缓解压力

14、的措施实践表明,广泛的兴趣、多交朋友、适当的锻炼等都能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当前我国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各类研究也正蓬勃展开。关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测量方法及实证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研究者修订或编制出了信效度良好的测量工具,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日益明了,对原因和对策等的探讨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希望研究者对我国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继续进行探讨,提出有效的、操作性强的应对策略,切实减轻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这是于国于民都有益的大事。地点:阶梯教室时间:2015年11月17日第二篇: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浅谈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

15、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状态就是职业倦怠。现在这种职业倦怠却悄悄地侵袭和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一份调查显示:有轻微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86%,有中度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58.5%,有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22.5%!这个调查不一定精确,但至少表明了一种令人忧虑的趋势。据总结,教师的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精神疲惫,体力明显透支,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力;无成就感,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情绪上

16、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化,对工作会产生极强的破坏力。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称誉与现实的反差、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背离、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率的阴影、对教师职业要求的巨大压力,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待自身工作的态度。那样,究竟怎样才能避免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呢?这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努力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事高地位职业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羡慕、尊敬和优待,他自己也更多地感到自豪和优越,无疑,他们也热爱自己的职业。因此,要想使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并立志献身于该职业,必须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的宣传等手段,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意识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