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球副理事长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强国号发表专家建言以制度创新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505621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美球副理事长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强国号发表专家建言以制度创新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陈美球副理事长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强国号发表专家建言以制度创新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陈美球副理事长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强国号发表专家建言以制度创新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陈美球副理事长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强国号发表专家建言以制度创新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美球副理事长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强国号发表专家建言以制度创新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美球副理事长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强国号发表专家建言以制度创新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陈美球副理事长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强国号发表专家建言以制度创新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中明确要求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些都离不开自然资源特别是用地要素供给。江西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江西农业大学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陈美球围绕如何用好用活农村土地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分析建言,全文如下: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需求,这一战略的推进实施离不开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基

2、本生产要素的支撑。面对土地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的突出特征,只有立足制度创新,才能在有限的土地上持续保障乡村振兴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正视乡村振兴用地要素全方位需求乡村振兴对土地要素保障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包括实现产业兴旺的生产用地、生态宜居的生活用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用地。其中,生产用地既要有现代农业生产的用地条件保障,也要有三产融合背景下新产业新业态的用地保障;生活用地既要有村民“户有所居”的宅基地保障,也要有现代生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用地保障;而生态用地保障则要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维持山清水秀、空气新鲜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护性用地需求。在各类基本生产要素之中,资金可以筹集,劳动力可以调配

3、,技术可以引进,唯独土地无法进行空间实物调配,且密切影响着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其他要素配置。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土地要素对其他生产要素聚集的引领作用,实现“地一人一钱”同步聚集,统筹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支撑乡村振兴的合力。坚持系统思维是土地使用制度创新的根本,而耕地保护与生态保护是土地使用制度创新的优先项。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外部性,每块土地的利用都影响着周边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在保障乡村振兴用地时,应立足于乡村振兴的整体目标,处理好局部用地安排与区域整体发展的关系。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的战略需求,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维持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在乡村振

4、兴用地要素保障的制度创新上,必须坚持耕地保护与生态保护优先。紧扣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在有限的土地上保障日益增长的乡村振兴用地需求,需要在土地利用效益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现阶段,我国土地粗放利用的现象仍然存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空间很大。从国土“三调”数据来看,全国村庄用地规模达3.29亿亩,总量较大,布局不尽合理。农用地抛荒、低效利用的现象同样广泛存在,尤其是在较偏远的丘陵山区。面对乡村振兴用地要素需求日益增长与低效闲置利用共存的现实,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倒逼机制势在必行,着力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已成为必然选择。一方面,要形成潜力挖掘的激励机制,推进城镇低效用地

5、再开发和城市更新,加快闲置土地处置与批而未供用地盘活。目前,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推行建设用地“减量规划”,也是一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倒逼机制。不少地方在村庄规划编制中,以坚持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为前提,对现有建设用地进行优化盘活。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与处置,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落实力度,针对乡村振兴各项用地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回收与处置措施。实践证明,垦造水田、“小田并大田”等土地整治在提升耕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田块的规整、基础设施的配置建设,特别是耕地经营权的统一流转,不仅提高了耕地的质量与生产能力,还很好地解决了部分田块细小分散、不便耕种,以及因家庭劳动力短缺而导致

6、抛荒的现实问题。当然,耕地整治及其后续经营,也包含着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比如一些地方将耕地整治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结合在一起,根据经营主体耕种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田建设,使建设后的耕地更符合现实利用需求。充分发挥基层的改革首创精神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实践永远是创新的源泉,基层最清楚土地使用的真实需求,也最明白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创新。鉴于此,笔者建议允许地方结合当地乡村振兴用地需求,充分发挥基层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创新。当然,鼓励地方开展制度创新,要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改革底线,符合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

7、“三权分置”和农用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改革方向。地方有不少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的探索创新经验值得总结提炼并及时推广。比如江西省贵溪市流口镇下汉塘村,利用“宅改”退出的14300平方米危旧房、附属房、院落,配置建设了村内道路网、污水处理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停车场、“童心长廊”“文化长廊”等公共服务设施,并将11栋闲置农房盘活,流转200亩农田和300亩山林,吸引了社会资金IlOO万元,打造成集乡村旅游、休闲、拓展、采摘、娱乐、团建等为一体的农旅基地,保障了三产融合用地需求,推动了乡村振兴。笔者认为,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有机融合,是对基层制度创新加以总结的有效路径,两者互补更容易形成既具有理论基础又便于推广应用的经验模式。对此,要提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鼓励学者深入基层“解剖麻雀”,系统研究、总结提炼,形成更具现实价值的学术成果和实践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