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教学反思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赶海》教学反思一.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赶海教学反思一自02年下半年起先用苏教版的教材,我总有一种感觉:苏教版的文章真美!尤其在教学赶海这篇课文上感受颇深。和学生一起学习赶海这篇课文时,因为事先预习了,所以在此基础上,学生很简单就把这课的生字驾驭了。我们很快就进入了课文的分析上了。学生对这篇美文起先就有好的感受,这篇文章课后不要求背诵,班上竟然有人主动地背了,一调查,42名学生,有34名同学都背了一两小节,有3名同学背得差不多了。这篇课文也是挺长的,学生没有畏惧,这点我还真没想到,学生给我这么个惊喜,我太兴奋了!我们学习的重点自然放到2、3小节。在这两小节中作者对看到的和玩的内容写不少,对心中的感受没有写明白,也许是留给我们小读者们
2、体会的吧。首先分析第2小节的“闹”字,我们换了好几个字感受了,看能不能用其它的字代替“闹”,有人说换“嚷”,有人说换“拖”,有人说换“拉”,有人说换“吵”学生众说纷纭,跟原句细致一比较,都觉得不如“闹”好,“闹”字包含有那些动作,“闹”字更表现出作者的淘气,“闹”字跟一般的“闹”的意思不一样,这是可爱的“闹”说得多好!在第3小节中,单个的表现情感的字有好几个。“嘿”“咦”“哦”还有连在句子中的如“哩”“哎哟”等,这些字的大量运用真是让人不感受赶海的“趣”都不行。我们经过这几个小队读这一小节的竞赛之后,经过联系生活理解这些字的意思之后,经过分析为什么读这些字要变轻声之后,学生更能体会到赶海的“趣
3、”了。有一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我问他有什么问题没有,他大声地说了句:“老师,我觉得这是我们学过的最美的课文。”听了他说的话,我不禁细想了一下,是呀,我教学几年,还真是对这篇文章最有感觉呢。当时,我就想了,我回去之后,得抓紧把这种感觉留住。我觉得真的要感谢作者,他用了这么好的字词,引得学生再找不到另外的字词来与他相比;真的要感谢编者,选了这么好的文章,让学生能从今处进行推敲感受。我感觉学生经过一翻激烈的争辩,已经感悟到了文章用词的妙处。多美的文章!接着我们又探讨: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逐远去的浪花。反复读了此句,学生感受到了追逐浪花的那种兴奋。我问了一句,他能追上浪花吗?学生绽开探讨,结果当然是追
4、不上。浪花到海里去了,能追到海里去吗?我又问了一句,那“我”为什么要去追呢?是呀,为什么要去追呢?我发觉问出去之后,糟了,这个问题问难了,学生不肯定能感悟得出来的。没想到的是马上有五、六个学生举手了。我此时也非常兴奋,这是学生带给我的。学生说了好几个答案,其中“我追不到浪花,可是从中却感到很欢乐。”“我追不到浪花,去追到了一种满足”这两个答案是最让我最满足的。我真的没想到学生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就是对追逐浪花过程的一种体验。任何事其实我们不肯定很注意结果的,我们更应当看重的是过程,小鸟在天空飞过,未留任何痕迹,可是它飞过,它体验过飞行的欢乐。这样的道理有时成人都不肯定能理解的,此时学生却体会
5、到了,真了不得。我除了对他们佩服之外,拥有的还是佩服。文字中隐藏着哲理,生活中隐藏着哲理。多美的文章!我经常听说,文章有外在的美和内在的情感。这篇文章外在的美当然就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及由此而带来的趣味性,那内在的情感是什么呢?学生都知道,那是对大海的宠爱,对大海的深受,对大自然的宠爱有一位学生却跟别人不一样,他说:“我觉得是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宠爱,对母亲的赞美。”我听了惊诧了,这怎么理解呀?又追问,原来是这样。他把大海比作母亲,海中的岛屿比作子女,海浪冲击到石头上那是妈妈对孩子的摩挛,浪花就是妈妈的笑容听了不觉得笑了起来。我们暂不谈这样的说法对与不对,但凭学生的这种想法我就得给他个最好的表扬。在
6、我理解,这可以算是创新了。“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家乡”有这样美的句子作开头,作结尾,学生能不联系生活进行想像吗?从这样的想像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常说要理解生活,要享受生活,我认为这不能不算是理解生活、享受生活中的一种了。教了这篇文章,我实在掩饰不住内心地激烈想说上几句:感谢作者,写出了如此的美文;感谢编者,用上了如此的美文。真美!另:教完了这篇课文,加深了我对生活的理解,加深我对写作的理解,以前的日子总是不在意地让才智的光线从身边闪过,现如今才发觉,边听着笛子曲,边在键盘上用敏捷的指头击打我的才智是那么华蜜的一件事。课堂是一眼泉,一眼永不干枯的泉,只要教学,就会发觉。我又在等待着自已的新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