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人兽共患病猫抓热的诊治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宠物人兽共患病猫抓热的诊治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宠物人兽共患病猫抓热的诊治要点猫抓热(Cat-scratchfever)又称猫抓病(CatscratchdiseaseCSD),是由汉塞巴尔通体感染引起的一种良性自限性感染性疾病,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者常表现为皮肤或头面部淋巴结病变,而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生严重的全身性病变。猫抓病最早由巴黎大学儿科医师RoberDebre于1931年描述,其结合多年的诊治经验,认为该病与猫的抓伤密切相关,于1950年,对这种猫抓伤后出现的区域性浅表淋巴结肿大性疾病命名为猫抓病。1983年,Wear等使用WarhinStarry(WS染色)银染色法和Brow-Hopp组织革兰染色法在怀疑猫抓病的患者淋巴结内检测到
2、革兰染色阴性、WS染色呈黑色的短棒状杆菌,确定了猫抓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细菌最终被命名为巴尔通体。一、病原(一)分类地位汉赛巴尔通体是革兰染色阴性、抗酸染色阴性,营养条件要求苛刻,兼性细胞内寄生的需氧杆菌。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2004)将之归录于变形菌纲,Q-变形菌纲,根瘤菌目,巴尔通体科,巴尔通体属。(一)形态学及基本特征汉赛巴尔通体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需氧杆菌,个别种有鞭毛,为兼性细胞内寄生。主要寄生在血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淋巴结细胞内,有的可存在于红细胞内或表面。巴尔通体常呈多形性,革兰氏染色阴性,Gimanez染色呈红色,也可用Warthin-Starry
3、染色。杆菌样巴尔通体的培养物有1110根单端鞭毛,长3IOUm;也有少数菌体可同时具有次极端或侧鞭毛,初分离的汉赛巴尔通体有菌毛,传代后则失去菌毛。在杆菌样巴尔通体和汉赛巴尔通体中均发现噬菌体,其头部呈二十面体,直径约40nm,包装含宿主菌染色体DNA14kbo(三)培养特性汉赛巴尔通体是细胞内寄生,目前的培养多是用血琼脂培养,如巧克力血琼脂、大豆胰酶血琼脂、Bruldla肉汤血琼脂及脑心浸液血琼脂等。汉赛巴尔通体通常在37。C含5%的CO2的血培养基上生长,也可在含小牛血清的肉汤中培养。所有的巴尔通体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原代培养在血琼脂平板上需26周平均21d的时间才能形成菌落,在临床
4、上,这种拖延的培养期常常会导致阴性的培养结果。(四)理化特性巴尔通体生化反应不活泼,缺少糖酵解酶,可利用琥珀酸盐、丙酮酸盐和谷氨酰胺。肽酶活性状况因菌株不同而稍有差异,靛基质、尿素分解、鸟氨酸脱竣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等均为阴性。体外药物敏感测定表明CSD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甲氧吩头抱霉素、头抱胺嚷吩敏感,对万古霉素、竣嘎吩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氨年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氯林可霉素、先锋霉素I及吠喃妥因耐药。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来源主要是带菌的猫(通常在1岁以下)。病原体存在于猫的口咽部,猫感染后可形成菌血症,并可通过猫身上的跳蚤在猫群中传播,故猫的带
5、菌率相当高,有报道宠物猫的感染率达40%。(一)传播途径犬、猫和啮齿动物等许多家养和野生的动物都是多种巴尔通体慢性感染的储存宿主。蝇、跳蚤、虱子和白蛉等节肢动物也可以传播该病原,其中跳蚤在传播猫巴尔通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动物被咬伤、抓伤或通过节肢动物传播而感染巴尔通体后,病原定植在红细胞或内皮细胞上,并一直在血液中存在。人通常是在被猫抓伤、咬伤或和猫密切接触后而感染。确切的感染机制尚不明确,推测病原体是随猫蚤的粪便进入人体破损的皮肤,然后经淋巴管到达区域淋巴结,引起炎症反应。由猫蚤叮咬传播本病尚不能肯定。(三)易感动物巴尔通体已经从许多种类的动物体内分离或者检测到,已确定和潜在的宿主有猫、狗
6、、兔、牛、啮齿动物,以及野生动物,如野生猫科动物(美洲野猫、美洲狮和山狮)、草原狼、鹿、麋鹿和狐狸。新的巴尔通体被发现能感染多种温血(狗、啮齿动物)和冷血(爬行类、两栖类)脊椎动物。(四)流行特征猫的汉赛巴尔通体血清阳性率在世界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差异,美国地方性血清学阳性3.7%54.6%不等,在欧洲以荷兰的猫血清阳性率最高(22.0%);在法国巴黎,41.1%的猫血清学呈阳性,其中有16.5%患菌血症;而意大利流浪猫汉赛巴尔通体血清抗体阳性率则高达38.0%o宠物猫与流浪猫相比,其菌血症的患病率较低。虽然幼猫比老猫更易于患菌血症,但老猫更易出现慢性的细菌感染。另外,猫群的年龄分布、猫蚤滋生的情
7、况及所用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等也会影响到猫菌血症的水平及血清学阳性率。据报道,全球每年猫爪病的发病人数超过4万例,多数病例发生在214岁,以青年和儿童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温暖季节较寒冷季节多见。三、致病性(一)对宠物的致病性猫感染汉塞巴尔通体后,多数并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但其保持长期的菌血症。但近来发现一些家猫表现出无名高热、视网膜炎、淋巴结肿大、全身性肌痛、心内膜炎和繁殖障碍等的病征与感染巴尔通体有关。有些猫感染巴尔通体后持续发热23周,同时产生爪部浅表性的感觉丧失,机体运动平衡失调,紧接几周内发生淋巴结肿大和轻度贫血。但是由于没有其他的临床症状往往不被主人发现。另有证据表明,巴尔通体可损伤肝
8、、肾及脾,但这种损伤是一过性的,通常并不表现临床症状。(二)对人的致病性汉赛巴尔通体感染人体后是否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病理反应则表现局灶性:皮肤损害、淋巴结肿大,化脓和形成肉芽肿等引起猫抓病病变;免疫力低下者,人一旦被感染会引起典型的、可复性的亚急性淋巴结炎症,出现乏力、关节痛、发热等,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脑部疾病、眼疾,甚至引起全身性的杆菌性紫瘢,在皮下长出一块块的奇点紫斑。四、诊断(一)临床诊断要点该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轻症病例占较大比例。1 .原发皮损在被猫抓、咬后3IOCI,局部出现1至数个红斑性丘疹,疼痛不显著;少数丘疹转为水疱或脓疱,偶可穿破形
9、成小溃疡,经13周,留下短暂色素沉着或结痂而愈。皮损多见于手、前臂、足、小腿、颜面、眼部等处,可因症状轻微而被忽视。2 .全身症状大多轻微,有发热(38.3。0、疲乏及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体重减轻、头痛、脾肿大、咽喉痛和结膜炎等,结膜炎伴耳前淋巴结肿大(帕里诺眼淋巴结综合征),系猫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此外,猫抓热病还可表现一些非典型的症状,包括扁桃体炎症、脑炎、脑动脉炎、横脊髓炎、肉芽肿性肝炎、脾脏炎症、骨质溶解、肺炎、胸腔积液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一)实验室诊断要点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方法有皮肤试验、病原体培养分离、血清学试验等。1 .皮肤试验取猫抓病患者的化脓性淋巴结病变组织
10、中的灭菌稀释脓液做抗原,给可疑患者皮内注射,48h后观察注射点皮肤红肿情况。皮肤试验为迟发型变态反应,较灵敏与特异,其假阳性约在5%,间隔4周反复2次尚阴性可除外猫抓病诊断。2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用荧光素标记的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的汉赛巴通体特异性抗体,其效价21:64为阳性。本试验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及特异,确诊本病最易推广应用的方法。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汉赛巴尔通体IgM抗体,敏感性强,特异性较好,可用于早期诊断。4 .PCR检测技术使用PCR技术检测人体组织中感染的汉赛巴尔通体,目前被认为是最直接、准确、有效的方法,因而被视为判断汉赛巴尔通体感染的金标准。PCR法
11、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通过对人体组织中汉赛巴尔通体基因序列的检测,可确定人体汉赛巴尔通体的感染。但这种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的方法实验条件要求较高,难以作为临床常规检查。此外,还应进行相应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来排除其他感染病因,如结核病、莱姆病、类肉瘤病或梅毒等。五、防治措施(一)预防由于汉赛巴尔通体主要经跳蚤传播、在猫中流行,因此对家猫应定期进行清洗,并使用杀虫剂进行灭蚤,并限制或减少外出,切断汉赛巴尔通体经跳蚤在猫之间的传播,从而降低人感染汉赛巴尔通体的可能性。人应尽量少接触猫,在抚摸完猫后要及时洗手。同时在与猫、犬接触时应避免被抓或咬伤,不慎被猫等动物抓伤后,立即用碘酒或莫匹罗星(mup
12、irocin)软膏外用消毒处理,并定期观察局部淋巴结。(一)治疗1 .一般治疗有发热者应卧床休息,补充营养和水分。有急性脑病表现者按神经科有关常规处理。2 .抗菌治疗迄今为止,对猫抓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一般认为,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不予抗生素治疗,重症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用抗菌药物治疗。目前口服效果最好的3种药物是利福平、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是最有效的静脉用药。以上抗生素应用3d以上可缓解不适、疲乏、发热、头痛、厌食等症状,同时可缩小淋巴结、降低血沉;对重症病例,抗生素治疗时间应在2周以上,对免疫功能损害者治疗时间应更长。3 .对症及局部治疗根据不同的病情,可适当进行对症治疗,如应用些退热、止痛等药物;清洁原发皮肤损害处,局部可以湿敷等。如淋巴结化脓时可采用多次抽吸脓液,一般不作切开引流。4 .护理(1)按一般内科常规护理,患者不必隔离。(2)高热或淋巴结肿痛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补充高热量,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多饮水。(3)抓伤处保持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