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全面推进20xx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全面推进20xx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区全面推进20xx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定粮食生产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抢抓国家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良好机遇,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深化“四新一高”
2、产业发展思路,实施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探索乡村振兴的XX路径。二、工作目标20xx年,脱贫攻坚成果持续高质量巩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稳定粮食种植面积92万亩以上(其中:“稻+”20万亩)、粮食产量25.5万吨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左右,实现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乡村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更加完善,“村社合一”模式得到大力推广,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绿色农产品加工业,构建农业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发乡村
3、发展活力。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治理扎实推进,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明显提升。探索总结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XX模式,推动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建设。三、工作任务(一)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1.持续落实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简化流程,缩短认定时间,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及时明确帮扶责任人,及时落实帮扶措施。每月入户掌握风险消除情况,全力消除风险。进一步健全和运行部门信息互通、会商及联动帮扶机制。坚持执行“四个双”机制,分级分类建立问题台账,动态解决发现问题。
4、做到风险发现早、识别认定准、帮扶措施实、风险消除真。(牵头单位:区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班成员单位。以下均需各镇V乡党委和政府、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落实)2,扎实推进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持续保持“四个不摘”政策的总体稳定,按照“三落实一巩固”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聚焦巩固“3+1”保障成果,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就业、产业、民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等行业政策,确保精准见效。对脱贫户、防返贫监测对象,特别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实施帮扶,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巩固深化“五权”分置成果,加大扶贫项目资金后续管理,继续摸排扶
5、贫项目资产,建好台账,明晰“所有权”;强化后续管理,通过承包、托管、租赁、合作、受益户自主管护等方式,明晰“经营权”;规范分配方式,坚持精准和差异化扶持原则,明晰“收益权”;规范资产处置,收入统筹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明晰“处置权”;加大监管力度,落实扶贫项目资产归口管理,加快资产移交,明晰“监督权”。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和项目动态监管,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牵头单位:区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班成员单位)3 .深入实施产业和就业帮扶。逐步提高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加大产业管护和培育力度,推进农业全产业
6、链培育工作,突出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优化调整“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推广“返租倒包”“村社合一”等模式,推动脱贫群众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强化有组织劳务输出,稳定外出务工规模;继续支持在农村人居环境、乡村道路等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采取以工代赈方式;统筹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提供政策支持,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牵头单位:区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区委统战部、区农业农村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林业局、区工业经济局)4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抓好搬迁人口稳岗就业,有组织输送搬迁人口
7、外出就业,科学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技能。支持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抓好28个安置点就业扶贫车间和就业扶贫基地建设,每个安置点至少有1个就业扶贫车间或合作社,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搬迁群众”等模式,进一步拓宽搬迁人口增收渠道,扩大社区集体经济积累。持续推进搬迁安置点的“五个体系”建设,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就医、就学、生活便利等公共服务需求,保障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逐步能致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持续开展感恩教育、法治教育,帮助搬迁群众快速融入城镇生活。(牵头单位:区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
8、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工业经济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医保局、区教体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二)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5 .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耕地红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有效遏制耕地摞荒,充分挖掘保供潜力,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复耕摞荒地,改善耕作条件,配套完善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提升宜机作业水平。对
9、已经突破现有耕地保有量目标的,抓紧制定耕地恢复方案,有计划地抓好落实。持续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成果,落实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审查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区市场监管局)6 .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责任,实施粮食安全党政“一把手”工程,有效提升粮食储备流通能力,保障粮食市场供给。调优粮食内部结构,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办点示范,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各领办500亩以上粮油高产示范点,镇(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领办300亩以上粮油高产示范点,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10、”,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减、产量增加。粮食平均单产比去年提升2%以上。(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商务局、区供销社、区市场监管局)7 .做实主导特色产业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1)做强辣椒为主的蔬菜产业。规划建设新民、洪关、马蹄3个辣椒专业镇,打造5000亩以上辣椒产业带10个,带动全区种植辣椒39万亩(订单20万亩)。打造三岔红光、鸭溪金钟、南白民主3个千亩蔬菜规模化基地,南白民主一梳池、播南青山一莲花等20个相对集中连片千亩蔬菜基地,带动全区种植50万亩蔬菜(确保市长“菜篮子”保供基地5万亩)。(2)提高植物油产量。加大稻油轮作,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推广油菜
11、优良品种和增产增效栽培技术、推动油菜种植订单化发展,确保油菜播种面积达35万亩,产量达5万吨,油菜籽平均单产比去年提升3%以上;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3万亩,推广复合种植适用技术。(3)生猪为主的生态畜牧业。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智能化发展,促进种养循环绿色发展,全年出栏生猪IOO万头、肉牛3.7万头、羊7.45万只、家禽300万羽,建设种养循环示范基地1个以上。(4)深入推进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工作。推动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稳定水产品产量1.6万吨。(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商务局、区供销社、区市场监管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水务局)8
12、.做实“821”主导产业链条。以XX国际辣椒产业园、卓豪食品和椒源为龙头引进蔬菜精深加工企业,做实蔬菜(辣椒)产业链条;以贵州卓豪公司、团溪萼溪公司、皇源米业为依托引进水稻精深加工企业,做实稻+产业链条;以广东温氏为龙头,引进加工企业,做实生猪全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区级龙头企业,确保每个产业均有12个加工企业带动,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0%以上。(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工业经济局、区商务局、区供销社、区市场监管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9 .全力推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打造一批林下经济特色品牌。积极争取上级项目,着力改良提升李子、核桃、杜仲三大特色产业,做特做优花椒、刺梨、
13、舜猴桃等特色单品。大力发展林药、林下生态鸡、林下生态蜜等特色林业经济,发展森林体验、观光等生态旅游业态,建设森林乡镇、森林村寨、森林人家,开展森林康养点的基地提升建设,确保林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牵头单位:区林业局;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供销社、区市场监管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10 .推进农旅文融合健康发展。围绕枫香苟坝、乌江寨建设一批农旅融合示范点。提升枫香花茂、洪关太阳坪、平正大发渠等特色旅游景区功能,建设一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省级度假区。将有条件的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示范区申报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围绕美丽乡村示范区,实施“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文创、农
14、业+会展”等行动,促进农旅文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区商务局、区供销社、苟坝创新区、区农业园区、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11 .专业化培育新型主体。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申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示范社5家,创建一批区级龙头企业和示范社。大力推广“村社合一”“返租倒包”生产组织模式,建立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业合作机制,每个镇(乡)至少建2个“村社合一”1000亩以上产业示范基地,落实好20万亩辣椒订单、5万亩稻+订单,做实第一车间。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让农民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体
15、,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优化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提高农民发展产业收益比例和积极性。(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工业经济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乡村振兴局、区商务局、区供销社)12 .标准化提升农业科技。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科技应用率。(1)大力推广“四种”工程。在辣椒、鲜食蔬菜、稻+”工程、生猪等产业领域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品种展示IOO个以上,实现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以上、良种畜禽覆盖率95%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4%。(2)推进山
16、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耕地宜机化整治,提升农机装备应用水平,加快建设山地农机装备技术创新平台,引进、发展小型智能化、多功能、组合式农机装备,发展山地农机装备制造业。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种植、畜业、渔业)”“机械化+数字化”等服务新模式,确保农机化综合率49%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2.5万亩,同步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建设。(3)加快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促进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冷藏运输、包装识别等全流程标准化建设和农业机械全过程标准化运营。(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工业经济局、区商务局)13 .制度化筑牢发展基础。一是持续推进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搭建好农村产权交易的运转平台,切实实现“三权分置”,探索推广枫香镇“委托式”流转经验,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破解农村融资难题,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二是持续抓好农业产品质量安全。建立田间生产台账、投入品管理台账制度,强化田间抽样检测,充分发挥“双随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