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全民健身理念,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二、“十三五”回顾在“十三五”期间,我区持续加快全民健身工作脚步。完善打造城市“15分钟健身圈”和“30分钟冰雪健身圈”工作,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社
2、区提档升级全民健身设施,推动机关、学校、企业等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共享,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开放,全民健身设施场地建设不断完善。目前,我区共新增健身场地14块,场地面积2万余而。为社区和乡村新申领拨付篮球架、健身苑、全民健身路径等健身器材百余件,新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个,标准五人制笼式足球场1个。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健身的各类型体育场地48处、场地面积6.6万户,人均场地面积2.42m2o使全民健身设施和场地配置更加合理,群众健身环境明显改善。同时,建立由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形成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把满足群众健身
3、需求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放在工作首位。十三五期间,我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广泛开展,举办了环湖徒步、骑行、冬泳、冰上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活动7次,参与和举办篮球、羽乒等各类比赛9次。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进一步统筹城乡公共体育资源,实现公共体育资源的均衡置更加合理,健身环境明显改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量明显增加。到2025年力争让全区人民知晓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日常健康习惯,实现全区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85%以上,全区经常参加体
4、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提高到50%以上。(二)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将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工作量化,实现每年全区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2次,每年至少开展1次全民健身运动会。(S)全民健身组织更加健全。积极与社会体育社团组织进行协作,鼓励推进各类体育协会和行业体协的建设。在我区建有冬泳、篮球、乒乓、秧歌等接地气的大众性体育协会,培养各类体育社会指导人才。(四)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大公共体育的资源投入,力争到2025年底,城市社区体育健身器材配套率达到100%,各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配套率达到100%,并逐步建成便捷实用的群众体育设施网络。在辖区内的各个居民住群间形成“十五分钟健身圈”,使居民的户
5、外运动更加便捷,同时,进一步扩大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数量,做好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一体化。四、主要任务与措施(一)贯彻体育锻炼常态化,弘扬体育精神文化。贯彻落实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度。推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活动常态化。同时,加强对本区居民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的普及,“健康龙江行动”,每年推出不少于1次运动,促进健康系列讲座,普及健身知识,传播健康理念。邀请有能力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者、退役运动员等健身榜样,开展科学健身知识讲座活动,政府网站、政府微信公众号及各村文化广播站等媒体传播力量,大力宣传体育文化,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倡导全民健康新理念,营造体育健身是健康文明生活的社会舆论
6、氛围,在社会上初步掀起全民健身活动热潮。注重树立全民健身榜样,传播社会正能量,通过体育的途径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把体育文化与本地每年一度的全民徒步大会赛事和冬泳赛事有机结合,融入赛事活动和场馆建设过程中。以我区每年7.16全民徒步大会和冬泳比赛特有的影响力为依托,进一步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二)丰富全民健身内容,打造本地体育品牌。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为根本目的,丰富和完善活动体系,形成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充满活力的体育活动市场。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积极开展群众参与性、互动性强及简单宜行的群众体育活动。大力倡导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开展社
7、区健身活动。按照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以乡(行政村)、街道(社区)为单位,开展时尚休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L打造适合本地区特色的健身项目。开展好妇女、青少年、农民、少数民族、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体育健身活动。大力发展“三大球”进校园工作,推动田径、游泳、乒乓球和羽毛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鼓励发展业余联赛,普及运动项目文化,发展项目人口。用足用好足球场地设施,推动区域足球发展。扶持本区内秧歌、健身气功、太极拳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加大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力度。鼓励广大农村利用农民丰收节、传统节日等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
8、体育健身活动。2 .打造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支持各地区结合地域文化、旅游休闲等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利用天然地理优势,举办各类健身赛事活动,打造品牌赛事活动。开展好“赏冰乐雪”活动,毛主席题词纪念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冰雪活动日等重要节点日主题活动。鼓励举办具有风土人情、界江极地、雪山森林等龙江特色的健身休闲项目,如:开展环湖徒步、冬捕节、国际冬泳比赛等具有扩大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力品牌赛事和活动,积极培育水上乐园的消夏艺术节、青山旅游度假和冬季滑雪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3 .积极推进全民健身网络数字化建设。以运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构建
9、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服务和赛事活动系统平台。通过体育与新技术融合,为体育爱好者提供智能化、趣味性、高效率的运动健身服务,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器材智能化升级,推动全民健身的智慧化发展。促进体育场馆在场地预定、赛事信息、体质监测、健身指导等方面提供智慧化健身服务。(S)推进社会体育组织改革,激发全民健身要求。引导体育组织向社会化、法治化、高效化发展,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同时,扩大县区级体育协会和乡(街道)全民健身组织覆盖程度,构建“体育总会+老年体协、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健身团队的“1+2+X”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在加强各级体育组织建设的同时,将全
10、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和评价体系,激发体育社会组织内生动力,提升组织自身造血能力和健身服务供给能力。重点培育发展在基层开展体育活动的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引导和培育扇子舞、秧歌等草根民间组织的规范化发展,鼓励草根民间组织依法依规登记,形成架构清晰、类型多样、服务多元、竞争有序的现代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新局面。通过对体育社会组织诚信自律的强化,进一步规范体育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信用管理体系和诚信自律建设。对诚信社会组织予以支持和鼓励,对失信社会组织予以限制和禁止。(四)加大全民健身建设力度,加强公共体育资源投入。加大“十四五”期间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根
11、据配置均衡、规模适宜、结构合理的原则,对全区内已建、新建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进行统筹建设规划布局,以方便辖区内的居民就近健身。发展以“三大球”为重点的集体球类项目和冰雪运动项目,建设完善足球、篮球、排球和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完善提升城市“15分钟健身圈”和“30分钟冰雪健身圈”,视条件提档升级全民健身设施,进行“10分钟健身圈”构建计划。L“十四五”期间,结合我区实际,按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利用新技术盘活升级场地存量资源,最大限度释放闲置空间资源,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落实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机关、学校、企业等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共享。2 .加快公
12、共体育设施建设步伐,着力构建由区、乡、行政村(社区)三级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健身网络,在原有基础上有效扩大增量资源与各社区文化站、乡村文化服务站进行对接。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行政村健身设施全覆盖,合理做好城乡空间的土地资源的二次利用,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3 .充分利用区内天然景区4A级青山国家森林公园、3A级东湖旅游度假区,天然山水鸭嘴溪、寒葱沟水库等公共场地增加休闲健身设施。把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多元化,合理利用景区、公共广场及空置场所资源建设休闲健身场地设施。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对区内利用率不高或非公共体育设施资源进行整合优
13、化,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鼓励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发挥政府主导统筹协调作用,建立由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智库等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组织架构。同时,健全完善各级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及配套政策措施的任务分解和督导落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正确处理政府、社会、市场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中的关系,研究新形势下全民健身新发展的政策措施。重视发挥智库作用,为全民健身提供决策咨询、战
14、略规划、标准制定、资源整合、方案策划,以及舆论引导、人才培育和监督评估服务;社会组织要在日常健身活动的组织、培训、赛事承办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全民健身重大政策落实落地。(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全民健身事业和基本建设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内,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事业经费的投入。建立多元资金筹集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加大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力度,拓展社会资源进入全民健身事业的途径和渠道。积极通过政府购买社会体育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全民健身事业的兴办。鼓励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和赞助。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的
15、,实行税收及其他政策上的优惠。(三)强化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利用科技手段建设区级全民健身管理资源库和服务资源库,打造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积极修正目前在农村开展一些健身活动的误区,倡导科学、理性的健身知识。建立全民健身多元化信息平台,形成立体全民建设评估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了解掌握区内的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管理、维护、使用全方位信息。通过平台,及时公开健身场馆、赛事、活动、健身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等信息。(四)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全民健身管理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者、退役运动员、体育社会组织带头人等为核心的全民健身人才队伍体系。将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与综治、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文化等部门和单位的人才教育培训相衔接,畅通各类人才培养渠道。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和便利。鼓励和支持有体育特长人群、退役运动员人群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为全民健身服务。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丰富全民健身内容,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普及志愿服务相关知识,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