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专业群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制造专业群专业建设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智能制造专业群专业建设方案在现有基础上,紧密围绕湖南省国家资源型经济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接装备制造行业发展需求,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先导,投入350万元,通过三年建设,打造成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特色鲜明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品牌专业群,在全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群建设中发挥示范、导向、引领作用。一、专业群建设背景湖南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实施中国制造2025湖南行动纲要,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强省建设的八大工程之一,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机器换人”技术改造等重点项目。目前已培育了一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和行业智能制造典型企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特征已基本呈
2、现。长沙作为湖南综改试验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已将“工业强市”列入长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长沙及周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加快推进,实现向智能化工厂、智能生产转型升级,传统制造行业存在强烈的智能化改造需求和人才智力需求。二、人才需求分析智能生产、智能装备等企业对智能制造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需求巨大。特别是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和增材制造技术的普及应用,设备维护维修人员、数控操作编程人员、机器人应用技术人员等需求旺盛,数字化建模与制造、精益专员、逆向造型、3D打印、精密测量与检验岗位越来越重要。目前仅工业机器人应用和增材制造应用技术人才,湖南省及中
3、原经济区缺口在1万人左右,并且还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长沙及周边区域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操作、调试、维护、维修和改造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加快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培养,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三、专业群建设基础智能制造专业群由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三个专业组成,各专业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高,整体专业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专业群师资力量雄厚,“双师”素质高,校内实训平台贴近生产,设备先进,课程建设成果丰硕,技能大赛成绩突出,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成效显
4、著。四、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服务于湖南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为契机,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完善实习实训条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三年建设,将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示范基地、师资培养基地和技术研发与推广基地,引领全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二)具体目标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构建校企“双主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
5、融合,积极引进企业人员参与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岗位的契合度。2 .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深入开展课程改革与建设,制定“基础通用、专业平台、岗位导向”面向职场的专业群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通过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的自主学习能力。3 .建设优质课堂创新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健全“院赛、省赛、国赛”的三级信息化教学比赛机制,以赛促教,建设高效优质课堂。4 .共建现代实习实训基地加强“教、研、培、仓一体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共建现代实习实训基地;形成“学做一体、赛训同步、研创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5 .打造高
6、水平双师团队打造以智能制造业界精英作为专业带头人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深化院级、系部、教研室三级教师培训体系;制定教师外出培训、企业顶岗实习的考核激励机制。6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课程考核标准,提高学生学习达标的教学监控质量。制定师生共评的“师德师风”考核办法,不断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包括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四个层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7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探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体系,结合本专业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努力提高学生的对口就业率。8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依托校内优质人力与实训教学资源,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依托
7、学院各类实训基地,提高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率;提高本地区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职工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加快企业的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对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贡献度。(三)预期绩效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内知名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一个。形成校企“双主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明确毕业标准,在保证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创造条件。2 .提升课程建设质量编制专业课程体系3套,开发专业课程标准30门,出版教材5本,开发教学做一体化实训教程3本,建成省级精品资源课程1门、院级精品资源课程3门。3 .建设优质课堂积极参加教学基本功大
8、赛,争取在省级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4 .共建现代实习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升级改造数控技术实训中心;整合校内实训资源,将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设备进行系统集成,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一体化的实训中心;5 .打造高水平双师团队培养或引进专业领军人物2人,国内行业专家2人,培养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3人、培养骨干教师9名,建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成10人兼职教师库。6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办法、学生专业技能考核办法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7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努力使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70%以上,毕业生平均起薪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9、。8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力争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不少于2项,开展横向课题不少于2项,主持或参与省级及以上科技研发项目1项,年培训500人次以上。五、建设内容(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从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两个专业中选拔组建,2018年招生50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双方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双主体”育人功能,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建成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二)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根据智能制造产业岗位结构的新变化和岗位职业能力的新要求,构建专业群公共通用基础课程平台;按群内各专业不同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分类打造各专业平台课程;将职场体验、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有机融入
10、到课程体系中去,充实完善“基础通用、专业平台、岗位导向”三个层面的专业群专业课程体系。将企业典型生产案例引入到课程项目中,分期分批完成全部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改造和课程资源开发,打造基于网络平台的立体化、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三)建设优质课堂依据高职学生特点,创新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行动导向、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院赛、省赛、国赛”的三级信息化教学比赛,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水平和业务素质,力争在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取得突破。(四)共建现代实习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升级改造校内原有专业基础实训室,建成1个公共基础实训中心
11、;继续推进湖南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实训基地项目后续建设,建设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将该中心打造成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及应用研发基地。(五)打造高水平双师团队选派专业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拓展教师培养渠道,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信息化教学能力;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赴国内职业教育名校学习借鉴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开发设计经验和做法;聘请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动青年教师进行智能制造产业相关技术研发,深入企业帮助解决技术难题,提升教师的研发与服务水平。(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照专业标准,制定各专业人才质量考核标准并
12、组织考核;引进社会第三方评价,开展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价;实行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断,实施专业诊改、课程诊改;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开展学生学习达标过程监控诊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遵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建立以高考为基础的多种考试招生办法;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体系,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八)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组建教师及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依托长沙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为长沙及周边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服务;开展数控车工、数控铳工、维修电工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与长沙各中小学科技实验室达成合作关系,为中
13、小学生科技竞赛提供指导,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科技教育;吸引创业公司,帮助创客对接创投机构,为创客提供项目推介等服务。承接企业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研发和生产工艺技术提升项目,广泛开展技术推广和咨询、生产制造管理等多元化服务,力争成为湖南省职业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六、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本专业群毕业生的工作单位性质以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为主,占总比例的85%,并且机电类高职毕业生在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规模中工作的比例占到78.2%o在毕业生所从事的具体岗位上,学生第一份工作岗位生产加工占35%,维护维修占23%,专业对口率达74%。经过近一年的工作,第一线生产岗位人数变少,但在企业管理岗位和营销方面人数增加很快。在对工作岗位的满意程度上,比较满意占55%,满意占25%,不满意占14%,无所谓占5%。81%的同学对现在工作的岗位表示满意,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基本能调整好自身定位,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