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培训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培训总结.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教师培训总结自1月以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及“双减五项管理”要求,按照*市教育局能力建设暨“全员大学习、业务大比拼、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措施方案及2022年教育人才培训计划,坚持“减量提质、按需施训、巩固提升”原则,抓实抓细国培、省培、市培、校本培训,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聚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基本情况截止8月底,组织国培4项、省培13项、市培11项,遴选学前教育、中小学、职业院校、特殊教育学校、校外教育机构、教科研部门的教师、管理者参加
2、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培训,参训人数达到61890人次。二、做法与成效(一)坚持党的领导,凝聚人才创新“牵引力”。在*市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认真落实教师培训工作主体责任,增强“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靠实教师培训责任,统筹培训资源,抓统筹、抓协调、抓督导、抓落实、抓保障、抓实效,在教师培训、服务保障、平台搭建等方面主动作为,表现“*教育担当”,体现“*教育元素”,彰显“*教育精神二(二)夯实平台基础,建强教师培育“新载体”。一是聚焦教师职业精神引领,在师德教育系列培训上发力。组织全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开展名师名家系列讲座及职业精神引领培训,树牢广大教师“大先生”意识,培
3、养教师坚定的教育信仰、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素养,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Q抓实全市班主任专题培训,解决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二是聚焦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在思政教师专项培训上发力。组织全市思政课教师专项培训,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推动新时期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高思政教师政治素质,夯实理论功底,提升教学能力,引导教师准确把握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思政课课程目标,来推动新时期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三是聚焦管理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在管理服务培训提升上发力。组织全市学校分管校长和教务主任进行课后服务设计能力提升培训,促使“双减五项管理”政策落
4、地落细,提高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加强家校协同育人,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四是聚焦高中“三新”改革,在高考改革培训上发力。组织校级干部、教研室主任参加“3+1+2”考试模式专题培训,全面掌握“三新”改革内容,建立学生选科走班的课程设置及相关制度,切实做好高中教育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改革工作。五是聚焦班级管理能力和心理教师危机干预能力提升,在德育、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辅导培训上发力。加大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及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技能实操培训力度,聚焦班级管理最新理念、当前中小学班级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学生心理辅导及班级管理理念研究,提高教育管理能力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三
5、)坚持炀和创新,激发教师培训“驱动力:一是做好培训需求调研,确保按需施训。为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结合2021年度市培、省培和国培项目实施情况和疫情特殊时期的要求,开展培训需求调研,采用集中汇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集中座谈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形式,并积极与省、市、区县、校沟通,了解基于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发展的培训需求,统计和分析调研需求数据,征求对培训项目、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确保按需施训奠定良好基础。二是拟定市级培训计划,落实减量提质要求。在全面调研、沟通协调的基础上,根据“减量提质”要求,围绕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按照教师队伍建设要求,结合
6、学校和教师发展需要,拟定市级培训项目、精准设置课程、合理遴选人员、计划培训时间、确定培训地点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研讨、论证,切实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参训人员的一致好评。三是分层分类分级全面实施各项培训。组织中青年教师校际间观摩交流及教研能力提升,通过交流研讨,引导中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开展乡村学校优秀教育人才专业素养提升专题培训,提升乡村教师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修养,及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开展优秀教科研训人才领航工程培训,指导学校的课题研究和校本研修,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四是聚焦高质量发展,践行“本土化”教育理念。带领团队全力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本土化行动工程。立足本地实际,以教科研训一体化改革发展为统领,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以本土化培训为载体,发挥本土化优秀教育人才,促进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扩大交流,引领示范,辐射带动,形成教育培训的重要要素和必要实施条件,既培训课程开发与培训师资均来源于本土教育资源,形成投资小,见效快;高效灵活,无缝对接;便于操作,降低能耗;优势互补,持续发展的创新教师培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