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设备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设备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5年 ).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设备格式的:N符缩放:83%,加宽 2.75磅 福技M 彳符缩放:83/加蜜Q 0.15就带格式的:血宠M so. 9耽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设 备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 申报资料提供参考。本指导原则是对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设备的一般要求,申请 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 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 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 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 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
2、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 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 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 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一、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设备,属于医疗器 械分类目录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类别代号为6845。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要求1 .产品命名该产品的名称应为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血浆采集机。E- 2。 一二2 .产品种类划分该产品由于结构、功能、特性不同,种类划分比较复杂,常 用种类划分情况如下:2.1 按结构划分根据不同的结构可划分为便携式、移
3、动式与固定式。2.2 按使用功能划分按使用功能划分可划分为血液成分分离、血液成分单采。2.3 按使用方式划分按使用方式划分可划分为离体式、非离体式。(二)产品描述产品描述应准确、完整,至少应包括申报产品名称、型号、 产品组成、外观结构(相应图示)、各部件名称、尺寸、预期用 途、预期使用机构(单采血浆站、血站或其他医疗器械使用单位), 产品规格与型号划分的依据以及是否符合国内行业标准、国家标 准,说明配合使用的一次性无菌器具产品的名称及型号。应提供 以下内容:L提供设备整体说明以框图方式列出各种不同子系统/组件,如:硬件子系统框 图、软件子系统框图、零部件或组件结构布局图,并对关键部件 进行详细
4、说明。2 .提供工作流程图应描述液体路径(如血液),并指出每一种路径与各子系统 不同零部件之间内在联系。3 .产品特点及与已上市产品的比较应综述同类产品国内外研究及临床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描 述本次申报产品与已上市同类器械的创新点、相似点和不同点, 206 建议以列表方式表述,比较的项目应包括产品名称、结构组成、 工作原理、预期用途、灭菌或清洁消毒方式、性能指标、有效期、 已上市国家或地区等,包括本企业已上市同类产品或其他企业已 上市同类产品。(三)产品结构与组成注册申请人应根据申报产品的特点,明确产品结构与组成。 该部分要求可在综述资料中列出。该产品因其分离的血液成分不同和使用目的不同,以及
5、不同 生产者设计技术路线的差异,产品的结构和组成往往也不同,但 就整体而论,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包括:L液体传输控制系统包括蠕动泵、阀门、抗凝剂控制组件、生理盐水控制组件等。4 .血液离心分离系统包括离心机驱动装置和安全防护装置等。5 .监测系统包括血液成分探测、空气探测、漏液监测、压力监测、重量 监测等。6 .软件组件参见医疗器械软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相关要求。7 .其他组件其他组件(若有),包括振荡/摇摆组件、UPS (不间断电源)、 扫码器、袖带等。未尽项目和内容,可以增加。(四)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L工作原理依据离心原理,与一次性使用无菌器具产品配套,在封闭的 管路中,通过蠕动泵
6、将供血(浆)者或血袋中的血液及成分,采 集或收集到离心容器内,根据血液成分密度不同,通过离心进行 血液成分分离,所需血液成分转移到收集容器内。8 .作用机理本指导原则未涉及血浆置换内容,故不包含产品作用机理的 内容。(五)注册单元划分原则注册单元划分应根据产品的预期用途、性能指标、结构组成 进行综合判定。1 .设计和生产过程相同,预期用途相同,性能指标相近,技 术结构基本相同的系列产品(在基本组成不变的情况下,不同选 择的配置)可以划为同一注册单元。2 .设计和生产过程相同,预期用途不同,但性能指标相近, 技术结构基本相同,仅通过选择不同的软件流程实现不同血液成 分的采集,未引入不可接受的风险
7、,可以划为同一注册单元。3 .采用杯式离心容器的设备和采用袋式离心容器的设备应 按不同注册单元单独注册。(六)产品适用相关标准表1产品适用相关标准GB 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IEC60601-1: 1988, IDT)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5465.2-2008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idt IEC 60417:1994)GB/T医疗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14710-2009YY 0076-1992金属制件的镀层分类技术条件YY 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IEC60601-1-2
8、:2004, IDT)Y Y/T 0657-2008医用离心机YY 0709-2009医用电气设备第1-8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 标准:通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系统 中报警系统的测试和指南(YY 0709-2009, IEC 60601-1-8:2003, IDT)YY/T 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T 0466.1-2009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 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YY/T 0466.2-2015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2部分:符号的制定、选择和确认上述标准包括了产品技术要求中经常涉及到的产品标准、部 件标准
9、和方法标准。申请人宜根据产品的特点引用一些行业外的 标准。若有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布实施,产品性能 指标等要求应执行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七)产品预期用途/适用范围依据离心原理,与一次性使用无菌器具产品配套,在封闭的 管路中,通过蠕动泵将供血(浆)者或血袋中的血液及成分,采 集或收集到离心容器内,根据血液成分密度不同,通过离心进行 血液成分分离,所需血液成分转移到收集容器内。(八)产品主要风险风险管理报告应符合YY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 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的有关要求,判断与产品有关的危害,估计 和评价相关风险,控制这些风险并监视控制的有效性。主要的内 容包括:与产
10、品有关的安全性特征判定,可参考YY/T 0316-2008的 附录C。危害、可预见的事件序列和危害处境判断,可参考YY 03162008 附录 E、Io风险控制的方案与实施、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价及生 产和生产后监视相关方法,可参考YY/T0316-2008附录F、G、 Jo表2依据YY/T 0316-2008的附录E从六方面举例列举了产 品的危害因素。表2产品主要危害可能产生的危害形成因素A.能量危害热能产品运行过程中导致部件(如泵和离心电机)温度 异常变化。B.生物学和化学危害再感染和/或交叉感染重复使用一次性无菌器具。由于产品运行过程中导致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外漏, 造成的交叉感染。生物
11、相容性由于生物相容性能不符合要求,造成危害。C.器械功能危害功能部件故障电磁阀驱动电路故障。泵系统速度控制故障。离心机系统速度控制故障。空气探测器功能失效。管路压力检测功能失效。与安全相关的关键器件发生故障。移动式车载脚轮固定装置故障。光电传感器故障。设备设计缺陷软件设计缺陷,未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软件设计。抗凝剂或盐水滴落在设备表面,或耗材中的血液发 生泄漏。搬运过程导致机械、电气故障。网电源部分元器件发生松动或脱落。D.安装、操作和维护危害不适当的操作产品安装、调试错误。未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 操作。服务、维护和校准缺少或不适当,包括维护后功能 性检查规范的不适当。说明书中未包含维护、保养等
12、内容。如:清洗、预 防性检查、保养以及保养周期等。培训缺陷未进行正规培训或培训不合格E.信息危害标识/标记产品外部和内部标记不全面、标记不足、标记不正 确或不能够清楚易认,以及标记不能够永久贴牢。如:警告性说明、输入功率、电源电压、电流、频 率、分类、生理效应、接地端子符号、危险电压等 标记出现问题。使用说明书/技术 说明书产品没有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说明书,或其内容不 全、有缺失。如缺少必要的警告说明、缺少详细的 使用方法、缺少必要的技术参数、缺少运输和储存 环境条件的限制。性能特征的不适当的描述。不适当的预期使用规范。警告对危险的警告不充分。警告不恰当。F.其他方面的危害储存或运行偏离预定的环
13、境条件设备本身不能满足规定的环境条件要求或工作环 境得不到满足,导致设备不能够正常运行。(九)产品研究资料1 .产品性能研究应提供血液离心分离系统工作原理、控制监测组件等重要结 构、性能指标、软件功能、特殊功能及与质量控制相关的研究资 料等,明确所采用的标准或方法、采用的原因及理论基础。如适 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有不适用的条款,也应将不适用的条 款及理由予以说明。与一次性无菌器具产品联合使用,按规定的产品的操作规程 进行血液成分的分离,应满足以下要求:制备的原料血浆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血液制品 生产用人血浆的质量控制要求;血液及血液成分应符合 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
14、要求和GB18467-2011献 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要求,如对红细胞,应考虑外观、容量、 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含量、溶血率和无菌等内容;对血小板, 应考虑外观、容量、PH值、血小板含量、红细胞混入量和无菌 等内容。提供产品有效性的评价指标的验证资料,如血液成分分 离设备应提供各成分的分离效率和准确率。2 .生物相容性的评价研究依据GB/T16886.1-20U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 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标准中的方法,对与人体接触的部 分,如袖带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3 .生产工艺提交产品的生产工艺管理控制文件,详细说明产品的生产工 艺和步骤,列出工艺图表。提交生产工艺过程中控制和验证文
15、件, 确认关键工艺点并阐明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具体如下:3.1 应当明确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可采用流程图的形式,并 说明其过程控制点。3.2 应识别产品生产制造和检验中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 并在工艺流程图中明确。对于特殊过程,应进行特殊过程确认, 必要时提供特殊过程确认报告。3.3 有多个研制、生产场地,应当分别明确每个研制、生产 场地的生产制造和检验等具体情况。4 .产品包装提供在宣称的有效期内以及运输储存条件下,保持包装完整 性的依据。5 .产品灭菌或清洁、消毒工艺提交产品清洁、消毒或和灭菌的方法及其选择依据和验证报 告。6 .产品有效期产品有效期属于产品可靠性的内容之一,产品在有效期内, 才能保证安全有效。产品有效期与多种因素相关,受多项内容影 响,如高完善性元器件等关键部件、正常运行和单一故障状态、 环境影响、维修更换等。企业应提交产品预期使用期限的判定依 据及验证报告,并保证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通过风险分析 动态评价产品的有效期。如有关键部件应明确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