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学校家校共育工作总结报告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学校家校共育工作总结报告八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社会飞速发展,家校共育变得复杂多样化,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命题相互交错重叠,学校育人的纬度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家校共育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一、家校共育的本质及现实困境家校共育的本质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培育,共同承担育人的责任。既然是共同培育,那么育人就不是单方面的,更不是某一方的服从与依附。家校共育中,学校起主导作用,教师应包容差异,尊重多样性,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背景以及家长对子女的关切,带着家长进。行思考,帮助家长找到困惑的根源,共同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当主动规范各自的教育行为,尊重差异,尊重彼此的立场,和而不同,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
2、,明确各自的教育职责,形成教育合力。家校共育是为了使学校教育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庭教育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家校共育是一种跨界行动,但跨界是有底线的,严格来说这是一种亲师合作,而不是互相推诿和指责。互联网打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拓宽了家校共育的渠道,达成了家校沟通的及时性和交互性,同时也造成了家校教育边界的模糊,出现家校教育越界、错位现象。这些都带来了当下家校共育的最大困境:一方面,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不专业、不及时、不到位;另一方面,家庭对学校和教师不信任、不支持、不配合。二、家校共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1 .家校共育组织和沟通形式单一化。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指导者、组织者,
3、缺乏专业性。一些学校家校共育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组织家长会,而很多学校都是程式化地组织开展家长会,家长会交流的主要内容也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泛泛的班情和校情通报。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指导者,没有科学规划不同学段的家长会的内容与方式,没有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家长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进而达成家校价值一致和合作共赢。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无暇关注除了学业成绩以外的学生的思想变化、情感发展、德行养成,单纯在学生出现问题,影响学业或是集体形象时,才会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而在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中,二些教师也不认真研究学生问题背后的复杂成因,只关注问题本身。2 .目标导向催生家庭教育的焦虑。在内卷化严
4、重的当下,焦虑的家长一方面希望学校增加延时服务,以确保孩子学习效果的最大化;一方面索求资源最优化,经常会从零星片段或者是孩子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中简单得出某位教师专业能力不行的认识,不尊重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干涉,造成家校共育边界不清、权责不明、家校关系紧张等问题。3 .学生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家庭、学校、社区都是服务于学生成长的。然而,随着家庭和学校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却越来越被忽视。在中学沉重的学业压力下,学生很少被看见,学生的情绪很少被理解和接纳,家庭和学校大多紧盯着学生的学习。家校双方好像都习惯性地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和感受,习惯性地
5、用自己的视角来定义成功和优秀。没有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中心的家校共育,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发,都是错的。三、家校共育困境的突破之策家校共育困境的突破口在学校,学校要主动作为,结合本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家长明确家校共育的本质,明确育人的目的,把握家校共育的边界,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L学校要有前瞻意识,为家校共育纵深化发展搭建平台。早在20XX年,学校就成立了家长学校,并不断完善家校共育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打造具有中华特色的家校共育主题活动。20XX年,学校成功申报德育课题“以家校共育为指向的云工程建设项目研究”,以课题研究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20XX年,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学校通过云端传递“批
6、判性思维好声音”,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拨开迷雾找到真相,学会明辨真伪、独立思考,家长、学生、教师借助平台思维碰撞,大大提高了家校共育的品质和内涵。20XX年11月,学校启动中华中学家校共育平台,创新线上线下的沟通机制,开发家校共育新途径。2 .学校要加强系统思维,规划好家校共育工作。学校在搭建共育平台的基础上,拟定家校共育工作计划,自上而下有序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学校从生命、生长、生活入手,坚持初高中教育衔接理念,通过深入调查,整理当前家校共育的主要内容,如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假期生活指导、电子产品管理、理想教育及生涯规划、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男女生交往等。学校积极开展家校
7、共育实证研究,整理典型案例,进行大数据分析,做家庭教育的专业引路人。学校定期组织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生问题的专题讲座,精心打造品牌活动“家长开放日”,营造家校共融的育人氛围。家校常态化的互通,促进了彼此的反思与调整,促进了多维、互动、互促、互补的育人机制的形成。3 .学校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家校共育主体的意识。家校共育的中心是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家校共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以手机管理为例,学校不是一味禁止使用手机,而是指导学生学会友好地使用信息工具。我们认为,信息媒介素养是未来人必备的素养,家校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工具并学会自我管理,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变化。学校在推进校园“零手机”管理的
8、过程中,借助家校共育平台,通过系列化的组织和论证工作,达成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的共识。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仍以手机的管理为例,学校以“线下主题班会+线上家长会”形式组织学生和家长对手机的使用展开辩论。线下主题班会课上,学生们通过辩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线上家长会上,家长们交流各自对电子产品使用的想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班主任则从情绪疏导入手,引导家长寻找契机,正确指导孩子合理规划手机的使用时间。此外,学校不仅关注“输入端”,还特别关注“输出端”,为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学校为每个班级准备了紧急备用手机,由专人保管,学生课间可以任意借用;为满足学
9、生了解世界的需要,学校增设数字阅览区,方便学生随时查阅;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申请得到批准后可携带手机到学校,上课期间放入班级保险箱或者交由宿管老师保管。总之,家校共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搭建好家校共育平台,做好专业指导。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规律、新对策、新机制,就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意见要求各学校要加强家长学校建设,逐步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网络,充分发挥协调、管理、指导作用,通过开设家长讲堂、家庭教育移动课堂、专题调研、经验
10、推广会、校本课程研发等形式,不断丰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随着教改的深化和发展,家长学校建设已经成为积极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弘扬善美家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教育力量。我校于XXXX年组建而成。设X实验校区、X中学区、X校区、X校区、X学区。我校紧紧围绕“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两条主线,按照“凝聚合力,多点创先,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扎实开展课堂教学分析与研究,积极搭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平台,加大学校内、校际间教育教学的交流、合作,促进学校校本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各校区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整体提
11、高各校区的办学水平和质量,通过健全组织、形成机制、强化措施,取得了人民群众满意、上级领导认可的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家校共育”将是学校以后重点打造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教育和引导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由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家校共育”提升推动家校合作,使家校合作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了相关的组织和制度。一是建立家校合作领导小组。由校长、部分优秀教师和家长组成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实施“家校共育”常规工作。二是组建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层级每学年要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代表大会,由学校领导向大会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汇报。级组和班级的家长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每
12、学期召开一次以上的家长委员会代表大会,鼓励家长对学校、级组和班级进行全方位监督,为学校、级组和班级工作献计献策。在制度保障方面,利用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培训学习制度,开展家长课堂,确定好每一堂课的培训主题和课程。有主题式讲座,包括集中大课家长培训和主题式团体家长培训;有针对普遍存在的青春期教育问题、沟通问题、学习能力问题开展的集中授课;有针对父母在实际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解难答疑等。邀请教育专家为学生、家长和教师讲课。开展与家长座谈、交流等活动,转变和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每学期最少进行一次集中学习。三是建立完善“家校共育”制度。定期开展各种共育活动,召开
13、家长经验交流会、亲子活动,充分发挥班级家长QQ群、微信群作用,让教师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XX实验校区始建于XXXX年,百年名校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最早被命名的“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自XXXX年开始组建家长学校,为广大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平台。学校成立了一支从专家理论指导到家长现身说法的家庭教育讲师团。目前,学校讲师团队己有X人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有X名教师获取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家长课堂每周五下午准时开课。“家长成长课堂”组织严密、模式先进、师资雄厚,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和上级有关部门的一致肯定和赞扬,学校XXXX年被授予“市优秀
14、家长学校”称号,XXXX年又被授予“市首批市级示范家长学校”称号。XX中学区作为市优秀家长学校,始终抓好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建设,努力做到了“三个落实”。落实时间:利用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周末家长接送学生的机会,开展班级家长工作,既有不定期、不定人员、不定内容的家校沟通,又有定期的每学期三次授课,即开学第一课、期中第二课、期末第三课。落实形式及内容:每期家长会,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集中听报告、分年级座谈、分班级讨论多层次参与,以及专家的主题报告、家长的经验交流、教育问题的座谈讨论等多种授课形式,使家长的学习更加方便、更具实效。开放学校、开放课堂,让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并掌握教育。开放图书室、开放多媒体教室,
15、为学生、家长创造学习环境。引入家长评价机制,促进师德、师风提升。重视家访工作,让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一体化。书信、网络、电话,构筑心灵对话多种桥梁。落实授课教师:组织具有德育经验的领导、班主任、有教育成就和社会影响的家长代表,或是从社会上聘请的教育专家、法制官员等担任教师,组成讲师团。本学年,共组织召开家长课堂XX次,受益家长达XXXX人,做到了授课主题多样化、实际化,使家长树立了管理孩子的信心,家校合力,增强了学校老师与家长的凝聚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合力,拧成一股劲,收到了良好效果。XX校区每学期都会约请家庭教育专家、讲师来学校给家长授课。XXXX年,学校约请X老师为学生和家长进行了主题讲座。
16、XXXX年,学校约请XX导师到学校进行了以“好家风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为主题的讲座。XXXX年,学校约请全国著名教育研发专家、全国亲子教育培训讲师XXX老师到学校进行了以“传递感恩,点燃梦想”为主题的讲座。XXXX年,学校约请XX实验校区家长学校讲师团的优秀讲师与家长们一起分享了亲子沟通的语言技巧。学校还注重研学过程中的“家校共育”,每月各班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XXXX年,组织三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以“XXXX”为主题的研学活动,约请家长参加,安排了学生与家长的合作,促进了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这些活动很好地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衔接在一起。XX校区积极构建“家校共育”网络,定期进行“家长学校”授课,形成教育合力。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艺术节活动,家长们在看到孩子亲手制作的作品和表演的精彩节目时,在高兴之余,也真切体会到了素质教育的优越性。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请家长带着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家长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