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研讨发言:中华文明包容性彰显中华文化开放胸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篇研讨发言:中华文明包容性彰显中华文化开放胸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篇研讨发言:中华文明包容性彰显中华文化开放胸怀研讨发言:中华文明包容性彰显中华文化开放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和发展规律的深刻阐释,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遵循。从历史视角和世界视野,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将更为有效地弘扬传统文化之优良、汲取外来文化之精华,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处事方式、包容豁达的济世情怀,塑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注入了文化发展的理性动力。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2、,各民族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交往广度不断扩大,交流力度不断增大,交融程度不断加深,共同打造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创造了历史悠久、谱系丰富的中国文化,孕育形成了水乳交融、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从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到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昭君出塞到文成公主和亲,从“华夷之辨”到天下一家,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草原文明的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各民族文化上互学互鉴、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发展中相互帮助,逐步形成了共生共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这部中国历史,充分
3、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如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既延续着自身的特色文化,各美其美,又汇集在中华文化的大家园里,美美与共,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中华文明是一个具有独特宇宙观和社会伦理规范的思想体系,既不排斥内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民间信仰,也不排斥源自其他文明体系的外来宗教流派。中华文化具有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特点,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先后传入中国,在与中华文化的融通中,都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化宗教,使我国逐步形成了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局面。源自中国本土的儒家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
4、,也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各宗教在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元融通的历史传统,坚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相适应,大力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和谐包容的优良传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特别是在新时代,始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建构形成融通和谐的民族关系和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5、。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印度取经、鉴真的六次东渡、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等,都是中华文明主动交流融通的典范。即使是在近代遭受到西方重大冲击和挑战的历史最低谷,中华民族仍然致力中西交融、师夷长技,探索适合中华民族发展的道路。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进入新时代,在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双向奔赴中,中国人民以更加开放的胸怀,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我们既立足中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创新活力持续增强;我们又胸怀天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为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极大提升了中华文明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研讨发言:中华文明包容性彰显中华文化开放胸怀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文明的包容特性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先民就发展出一系列富于包容性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诸如“厚德载物”的修养之道、“因睦以合族”的治家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兼听则明”的治国之道,以及“协和万邦
7、”“修德来远”的民族、国家间交往之道。这些思想及其包容性内涵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不断丰富发展,深深浸润于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之中。中华文明包容特性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物质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背景。东亚大陆特别是中原地区面积辽阔而内部相对通达的地理特征,为早期人群的迁徙和交往创造了便利。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对稳定秩序、分工合作的需求,农耕与游牧两大体系长期共存、互补互嵌的特征,都有利于各族群间建立更为密切的经济联系和文化认同,并以开放的心态寻求合作共生。在社会文化层面,中国自古形成了以血缘家族为基础的社会组织结构,发展出“伦理本位”的文化特征,对内造就了仁爱、宽和、协调、有序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治理模式,对外形
8、成了“天下一家”“有教无类”共跻“大同”的民族、国家间关系主张。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中华文明,具有高度的理性化特质,关注现实世界,崇尚以人为本,强调人文教化,呈现出不同于世界上某些排他、自负的一神教文明的宽和包容特性。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又是与原则性高度统一的。古人主张“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涉及国家领土、主权、安全、稳定等重大问题,必须坚持原则、从严处置。对待各种新生事物和外来事物,则既开放吸收、虚心借鉴,又恪守国家与文化的主体性,坚持以我为主,不生搬硬套,更不妄自菲薄。在古代,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主导文化是国家的“不易之道”“常经大法”,也是各族人民最广泛的思想共识,以及和谐交
9、往、包容发展的文化基础。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国家意识形态的转换,但民族和文明的主体性并未丧失,更在此基础上逐步确立起现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进一步激发、支撑了文明的包容性。中国的包容文化,既讲“存异”,又讲“求同”,特别是求“大同”。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容”的目标和结果即在于“融”,就是在尊重差异性、包容多元性的同时,通过不断深入的交流碰撞、合作互动,着力寻求共识,增进共同性,推进一体化,保持自身充沛生机和强大活力。而包容性对于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巨大基础性作用,也由此得以充分实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是众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
10、各族人民长期密切联系、频繁交往。中国传统天下观认为,周边“夷狄”人群与中原“华夏”人群共居同一个“天下”,也同属一个“大一统”的政治秩序。尽管“夷夏”有别,但这种差别并不以种族、血缘或地域来划分,更多是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来判断,并且这种认同是可以养成和转化的,因而夷、夏人群同为“圆颅方趾”的天下之民,本质上并无差别。正如论语所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国人很早就萌生出极具包容性的“华夷一体”“天下一家”的开明民族观念。后世历代中央王朝,无论其创立者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也无不尊崇这种理念并作为治国原则“所承之统,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所用之人,大小文武,中外一家之人也;所行之政,礼乐征伐
11、,中外一家之政也”。这种毋论华夷、包容一体的民族思想,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程的持续深入推进、为各民族不断融入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在强调各民族一体性的同时,中国古人还意识到“五方之民,皆有性也”,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民族治理思想,主张对边疆民族“因俗而治”,包容尊重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风俗,为各族人民之间持续、良性的互动创造了积极条件。以此为基础,各族人民在不断交往交流的历程中,和睦共处、相互吸收,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携手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向心力也随之不断加强。近代,在抵御外侮的共同抗争中,在追求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
12、革命大业中,传统的民族包容交融思想进一步升华为各民族平等的共同准则,中国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愈发团结凝聚在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也从自在走向了自觉。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中国特有的包容性历史传统与文明形态,奠定了我国宗教治理的基本模式。中华文明自古就是一个崇尚理性的文明,主张“天道远,人道迩”“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中华文明不排斥宗教,但比起“神道设教”,更注重人世间的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也惯于从现实角度来观察、评价各种宗教。同时,中华文明“大一统”的国家政治格局,使历代王朝皆把现实政治权威置于宗教之上,构建起“政主教辅”“政主教从”的政教关系,避免任何宗教
13、左右政局,也不让国家与特定宗教截然对立。中国历史上总体保持了一种有原则的宗教宽容政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在宗教不违背国家主导文化、不触犯国家法律、不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的情况下,国家基本不强制干预宗教。在这种文化和政治背景下,中华文明得以平稳顺利地包容多种内生或外来的宗教,形成各种宗教有序并存的局面,以及总体和谐平等的宗教关系。与此同时,中华文明也着力引导各宗教发挥“劝人为善,戒人为恶,亦有补于治化”的积极作用,服务于社会文化生活和国家治理。佛教之慈悲利他,道教之清静寡欲,伊斯兰教之洁己好施,基督教之助益科学技术传播,都被中华文明吸取运用。在此过程中,各种宗教也以中国国情民情为依
14、据,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佛、道二教与儒家思想不断互动交融,最终走向“三教融合”;明清时期,中国伊斯兰教涌现出一批致力于“以儒诠经”的“回儒”;明末天主教东传,为在中国立足,定下了许可信众尊孔、祭祖、敬天的“利玛窦规矩”。考诸历史,我国宗教的发展也再次证明了中华文明鲜明的包容特性和强大的包容能力。正是这种包容性奠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并使之在中华文明发展总体进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不是孤立于世界的,中华文明所创造的文化也不是封闭保守的。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玉石之路就已将中原、西域和中亚、西亚连接起来。山海经描绘的“四
15、海八荒”的奇人异物,反映了先民们丰富的域外知识和旺盛的探求精神。古人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坚持包容和谐,则能生成万物,若完全趋同单一,反而无法延续发展。于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漫长历史中,中华文化坚持以开放博大的胸怀面对其他文明,包容尊重外来文化,进而主张“修文德以来远人”,通过自身的德性修炼,以实现与外部世界的和平和谐。同时,中华文化又能积极吸纳、融合其他文明的有益成分。正如古人所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中国先民深知兼容并蓄、广纳博收的必要。经由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茶叶之路,乃至其他大大小小的对外交通孔道,全世界的文明成果,无论物种
16、、技术,还是资源、人群,抑或是思想、文化,都持续不断地进入中国,又在经过中华文化的改造加工之后,融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中华文明5000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未曾间断,中华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也不断获得赖以发展壮大的新资源、新动力。直到近代,即便面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仍未关闭对外开放的大门,反而更清醒地认识到差距和不足,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愈发广泛主动地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探求救国救民之道,最终寻得了马克思主义,也开辟了中华文明新的境界。放眼世界,中华文化中这种开放包容的文明观,也为我们超越“文明冲突论”,更好地认识、维护和发展全人类文明,提供了新的眼界与思路。不断实现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当代发展历史上,包容特性对中华民族的成长发挥了巨大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也极大地形塑了中华文明的形象和气质。近代以来,随着中华民族所面对的内外形势与历史任务的显著变化,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也有了新的表现。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本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文明意识,以开放的世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