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言令色名词解释.docx(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巧言令色名词解释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指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讨好于人。联合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巧言令色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诸子书皋陶谟:“能哲而惠,何忧乎Ii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巧言令色”。相传皋陶为舜的大臣,掌管刑法狱讼,因为执法公平,得到百姓的拥戴。有一次,舜召集皋陶以及大禹、伯夷等人一起讨论有关部落联盟的大事,皋陶陈述了自己的主张,即为皋陶议。它是中国古代最早、最完整的议事记录。皋陶说:“忠诚地遵循尧的圣德,君主就会决策英明,群臣就会同心辅佐。”大禹说:“道理是这样,但是怎样做到呢?”皋陶说:“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宽厚地对待自己的民众,他们就会拥戴你。同时,还需知人善任,安抚民众。”大禹说:“你说得不错,但是这些大概连尧、舜也难以做到。因为知人善任才算明智,才能恰当地任用官员;安抚民众才算仁慈,民众才会怀念。假如民智而仁慈的话,哪里还用担心作乱的Il兜呢?哪里还用流放三苗族的民众呢?哪里还用害怕巧舌如簧、面露巴结馅媚之色、心底奸佞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