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讲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第六讲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列讲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第六讲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系列讲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第六讲)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专题,己进行了五讲,从语文教学的基本立场,到探讨合宜的教学内容,到探讨有效的教学设计,我们到达了这个专题的终点。一、重建语文课堂,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流弊甚深,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是语文课堂的重建。语文课堂重建的关键,是将课堂教学从以“教的活动”为基点逐步转变到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研习名课,我们往往惊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似乎处处都做得很对一一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环节,从教学组织到教学方法。而我们所做的教学观察,却发现有些教
2、师的上课,似乎招招都错一一教学内容不正确,不合适;教学环节散乱、无来由,教学方法不讲究理路、不符合学情;教学的组织与达成的教学目标不相关联,有时甚至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背道而驰。现在我们明白厂,这是因为基点的根本不同:对语文课程的理解不同,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不同,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同,对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理解不同。换句话说,并不是广大的语文教师不能把语文课堂教学做好,而是以“教的活动”为基点这种立场,使课堂教学很难做好,甚至会做得很坏。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把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这里有许多工作要做。研究亟待跟进,对有些教师来说,可能还
3、要经过一个艰苦的磨砺过程。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意味着语文教学形态的变革。包括语文教师备课形态的变革,转移备课的关注点,改造教案的叙写样式;包括语文课堂教学形态的变革,树立一种家常味的、在对话中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语文好课的观念;包括作业形态的变革,使语文课堂教学在课外、在课后得以拓展、深化、延伸。按照我的理解,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就是课程改革主导理念的具体化。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简单地说,无非这么两点:第一,使学生“学的活动”更有结构一点,更完整一点;第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更丰富一点,更多样一点。也就是说,以往所孜孜以求的教师“教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甚至
4、“环环相扣”,是走错了方向一一我们本应该追求的,是学生“学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以往所孜孜以求的教师“教的活动”丰富、多样,甚至花样百出,是搞错了地方一一我们本应该追求的,是学生“学的活动”的丰富、多样。这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形态的变革,这就是语文课堂的重建,这就是为什么在观课评教的时候,更加要关注学生的学一一学生学的状态、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学的方式以及学习的成效。换言之,之所以要研究教师的教,目的是要改善学生的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归根结底是学生学的有效性,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归根结底是追求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活力。二、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之若干建议那么如何才能营造以“学的活
5、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做到根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如何才能设计出富有活力的、有成效的“学的活动”并使之充分展开?我们在第一讲中曾出示的国外两个表(正式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和课后反思表(见本刊2009年第9期),这两个表格具有相当的操作性,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我们工作的指引。当然,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对其中的某些条目可能需要作一些调整。现在我们来回顾第一个表(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第一条,对该班学生进行简要介绍。我们在以前的讲述中己经进一步说明,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介绍,在阅读教学中,目的是明了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的学习经验。第二条很重要,该课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在这堂课上将会学到什么0在这堂
6、课的进行过程中、到达这堂课的终点时,学生应形成的新的学习经验是什么。第三条要求说明教学目标是否适合学生。第四、第五条是与课程标准的关系。第六条非常重要,我们在前面曾专门进行过论述,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教师怎样做、学生怎样做,这是两桩有联系但更有区别的事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千万不能用“教的活动”篡代“学的活动”。第六条和第七条也许可以调换一下位置,也就是说,先讨论学生面对的主要困难,再做相应的计划,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第八条是教学资源。第九、第十条是课堂之后如何来探测学生的学校经验,如何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后边要讲到的作业设计。这张表格很有启发性,借鉴这张工
7、作表,围绕我们前边讨论过的两个关键点一一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有效的“学的活动”,我们提一些建议:1.在备课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对阅读教学来说,就是要探测课文的哪些地方是学生读懂了的,哪些地方是他们没有读懂的,哪些地方是学生能够读出好处来的,哪些地方很可能是他们欣赏不了、感受不到的:在备课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体现在教学设计或教案上:语文教师备课时,建议重点做以下工作:了解学生学习某一具体内容之前的语文经验.也就是学情:命根据文章体式和学生的学情,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一在第二、第三讲中,我们说到这两方面其实是一致的:某种体式的文章理解和欣赏的要点,往往就是学生理解和欣赏
8、的盲点,因而也就是教学的重点,要占据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设计牵引教学内容的主问题,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设计两到三个清晰简洁的教学环节,以“学的活动”来组织教学,使“学的活动”得以充分展开。这是我们在第四、第五讲中重点讨论的问题。预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形及应对办法。在第五讲中我们曾专门讨论过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确定性与生成性的统一。要实现这种统一,在教学设计中预想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形,准备在各种情况下可能的应对办法,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多种形式的、可以即时反馈的课堂作业。也就是上述表格中“你打算怎样去评价学生?你用的评价程序是什么?”等内容。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应包括能探测学生学习成效的课堂作业,
9、多种形式的课堂作业也是“学的活动”的有机构成部分。以上这些建议,实际上是许多优秀语文教师共同的经验。据我们了解,优秀语文教师在备课时着重考虑的,是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教学的起点,对学生学情的估摸;第二是教学的终点,也就是这堂课达成的课程目标;第三是从起点到终点的两到三个环节的设计,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说的组织“学的活动”,包括构成“学的活动”之一的课堂作业。2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生们的发言、他们的交谈以及种种学习的迹象,表明他们是理解了还是没理解,感受了还是感受不深的种种迹象。在这方面,我们亟待发展出一系列的观课技术。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体
10、现在课堂教学的把握,建议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把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转译为课堂教学的结果。这可能涉及教案叙写样式的改变。我们认为,目前通行的语文教案,其分条叙写的教学目标,跟语文教学的特性并不相吻合。我们建议语文课的教案,尤其是阅读课的教案,用描述性的一条来表述,描述学生在这堂课的学习中将会形成什么样的新的学习经验。之所以强调“教学结果”,是因为在我们的语境中,“教学目标”这四个字的含义逐渐地被虚化了。而“教学结果”是具体的、可见的,至少是可被感觉到的,通过适当的方式多数是可测量的。转译为教学的结果,就是要具体地描述学生在这堂课的学习过程中以及学习之后“将成为什么样子”,并时时记在脑中。用与教学
11、内容相匹配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这一点,我们在第四、第五讲中曾有所讨论。注重语文学习中的多元理解,尤其是文学阅读教学中的多元理解,营造对话的学习气氛:关于这方面,建议再次研习我们在这个专题中研习过的几堂名课。据我们的理解,“营造”首先体现为核心教学环节的设计,核心是启发学生思考、探究的“主问题”设计。宁鸿彬老师皇帝的新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故事情节围绕哪个字来展开?”支玉恒老师只有一个地球“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你是哪一味?”郑桂华老师安塞腰鼓“能不能把我们的思维往前延伸一步,为什么是这些地方感受强烈一点,它们在词语和句式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些核心环节的设计,打开了对
12、话的广阔空间。营造对话的学习氛围,不仅关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它首先关乎教学的内容,尤其是核心教学环节的设计。经常听到这样的情况,某位优秀教师借班上课,原任班语文教师一个劲地解释:“我们这班学生学习欠主动,发言不积极。”结果借班老师一上,学生的课堂表现很好啊。于是,听课的教师都钦佩这位优秀教师的教学才能、教学艺术。优秀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才能,这在情理之中;然而关键不在这里,在于他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在于他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以及这种环节所组织起来的有效的“学的活动工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利用现场的课程资源现场的课程资源,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资源,他们的理解、他们的感受,以及在理解和感受时出现的种种状况。根
13、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安排时间,控制教学节奏。这里我们特别强调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听课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比如阅读和讨论,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读完,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读完,有一些小组还在讨论,甚至大部分小组还在讨论,教师就说“好,由于时间的关系”,然后进入下面的教学进程,也就是完成了这一个环节的教学任务。在跟教师们讨论的时候,我经常问:“你的教学任务是哪里来的?你的教学时间是根据什么来定的?课堂里的教学时间应该花在什么地方?”由于受到公开课的不良影响,许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从“教的活动”单方面设计了一系列所谓的环节或板块,一分钟干什么,两分钟干什么,似乎“环环相扣”,
14、搞得像精致的艺术。这是很有问题的。控制教学节奏,要点不在“教”的节奏,教学并不是依照教师事先设定的“教师做什么”的步骤,和时间表来进行。控制教学节奏,主要指控制、调节“学的活动”的节奏。前面我们曾经谈到,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课堂里的“学的活动”相对更完整、更有结构一点,这里隐含的意思,是教师“教的活动”应该更为随机一点,尤其是在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甚至不妨散漫一点。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具有“家常味”的课堂教学。到大陆来观摩过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香港教师普遍反映大陆的语文课堂“教师上课千篇一律”,其实是在批评我们的语文教师普遍地“装腔作势”。“装腔作势”的教学,是很需
15、要我们引以为戒的。3 .在反思中,关注学生的学业样本。在反思中关注学生的学业样本,涉及作业样式的变革,也涉及我们对作业的功能的重新界定。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不仅仅是给学生打一个分数、判一个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学业样本来检验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来探测学生学习的经验,为改善以后的课堂教学寻求切实的落脚点和人手处,正如在备课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亟待发展一系列的技术;在反思中关注学生的学业样本,我们也需要寻求种种办法。这里我们特别强调课堂作业,尽管这个作业也可能在课后完成香港的教师有一种做法可供我们借鉴,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较频繁地使用“工作纸”,在“工作纸”上,他们设计了针对这堂课核心教学内容的作业和种种学习活动。也就是说,他们把课堂作业变成教学环节充分展开的组成部分,或者是教学环节充分展开的方式之一。现在我们的学生作业量还很重,我们就要想办法,一方面改善作业本身,一方面把原来放在课外做的作业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最近,我们在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小学以及基地学校开展了“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的主题教研活动,对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进行探索、探讨.揭示在转变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并谋求解决的办法。我们热忱地欢迎广大语文教师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