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应急处理预案范文(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防控应急处理预案范文(三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疫情防控应急处理预案范文(三篇)疫情防控应急处理预案篇一做好新型冠状肺炎的传染预防知识,定期做好消毒防疫工作,搞好各项卫生,减少疫情的发生。当发生疫情时,立即启动“疫情应急预案”及时对发生的疫情进行控制,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的扩散,保障顾客、员工、家属的身体健康。疫情控制领导小组组成机构及职责组长:XXX成员:XXXXXX应急设备、物资1、消毒药品、消毒器具(过氧乙酸、84消毒液、酒精、喷雾器等)2、红外线测温仪、口罩、一次性手套、玻璃体温计等预防措施1、加强门店入口管理。设立门店入口唯一通道,在门口处设置非接触式测温仪,所以顾客进入药店前均需佩戴口罩和配合测量体温,经过及详细询问登记后,方可进入
2、药店。2、严格顾客询查制度。门店入口人员对所来顾客进行个人卫生和打喷嚏防护等生活细节宣讲,购药过程要求佩戴口罩,免人群聚集。询问所有人员有当前疫区等人员接触史,同时询问是否有干咳力、肌痛、腹泻等临床症状。无发热、临床症状及相关流行病学史的顾客,在合理防护基础上,正常购药。健康风险判定标准1、高风险人员,是指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的人员确诊病人疑似病人;正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其他需要纳入高风险人员管理的人员。2、中风险人员,是指来自疫情中风险地区的人员;有发热,干咳、气促腹泻、乏力等症状的人员;实施居家观察未满14天的治愈出
3、院确诊病人;解除医学隔离未满14天的无症状感染者;其他需要纳入中风险人员管理的人员。3、低风险人员,是指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的人员;高风险、中风险人员以外的人员。应急处理顾客购买药品,进行体温测量,若出现体温37.3。C时,及时停止购药,劝其去医院全面检查。并及时上报XX县疾病防控中心,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出现严重发烧和疑视病例,打“120”请求早治疗病人,报告疾病控制中心在管区内做终末消毒工作。按照当地政府的疫情防治工作的统一部署,进行全面隔离。加强卫生清洁消毒1、通风换气。加强营业环境的通风换气,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
4、次不少于30分钟,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或安装排风设备,加强排风;也可使用合法有效的循环风空气消毒机。2、加强人员管理,所有工作人员、顾客进店均需应当佩戴口罩,交谈、购药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3、加强环境消毒,对营业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工作,用84消毒液50Omg浓度进行拖地,物品表面消毒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台面货架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4、顾客疏导管理。工作人员应及时疏导顾客,避免内人员密集。提醒顾客保持至少1米安全距离,必要时对顾客携带的物品进行酒精消毒,降低感染风险。实名购药登记。销售退热、止咳、感冒、抗菌素类药物,顾客在购买此类药物时,需提供本人
5、身份证,并对顾客身份信息详细登记在册(但必须确保顾客的信息不能外泄的法律责任),实行日报制度,登记内容主要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药品名称,体温、测量时间,有无当前疫区接触史等,并进行“沃填报”。疑似感染人员的紧急处理1、一旦发现顾客有疑似症状,且发热在37.3。C以上伴咳嗽或者呼吸困难,近期有当前疫区旅行史或者感染人群接触史等,可能为疑似感染者应予以高度重视。2、风险评估仅有症状无当前疫区症状旅行时,或密切接触者属于低疑似人员。有当前疫区旅行史或者感染人群的接触者,属于中度疑似人员。有症状且有当前疫区旅行史或者感染人群的接触史者属高度疑似病人。3、防护措施工作人员首先确认自
6、己的防护措施得当,并与疑似者保持一定距离,对未戴口罩的疑似人员,及时配发回罩,同时疏散其他顾客。4、信息登记对于发现的疑似人员,工作人员应及时登记疑似者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症状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询问近期密切接触人员。5、处置措施首先安抚疑似人员情绪,对于低疑似者强调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佩戴口罩。对于中度疑似者不仅要采取预防措施,还建议在家自行隔离14天并追踪接触史和密切接触人员,及时上XX县疾病防控中心。对于高度凝视者应立即联系XX县疾病防控中心,在确保转送安全前提下,尽快将疑似感染者转运到定点的医院,由医院采取相应措施处理。6、店内消理疑似人员离店或妥善处理后,店
7、内工作人员及时对室内所有物品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确保无死角漏洞!疫情防控应急处理预案篇二目前,正值新冠疫情的高发季节,传染流行潜在很多危险因素。抵抗疾病能力低,容易导致传染病发生、蔓延,一旦疫情暴发,将严重威胁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全市要认识切实加强新冠疫情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启动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一)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1、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2、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3、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4、捏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颊贴合,避免漏气。5、一次性
8、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应定期更换。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二)口罩应如何保存和清洁?1、需重复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悬挂于清洁、干燥的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2、备用口罩建议存放在原包装袋内,如非独立包装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并确保其不变形。3、口罩出现变湿、脏污或变形等情况后需及时更换。健康人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三)普通公众如何选戴口罩?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公众应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
9、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不过分追求高防护级别。1、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应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2、有咳嗽或打喷嚏等症状者,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3、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四)为什么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量大,感染风险未知,且人与人之间难以保持1米距离,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病毒传播的风险更大。(五)室内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室内环境密闭,容易造成病
10、菌滋生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寒冷季节开窗通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项?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准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或便携式免洗手消毒液等物品。2、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3、在车站、机场、码头等要主动配合监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尽量减少滞留时间。4、乘车期间,保持手卫生,尽量少碰触扶手等物体,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5、尽量使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支付方
11、式付费。6、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结束后,正确洗手,确保手部卫生。疫情防控应急处理预案篇三一、基本要求(一)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结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诊疗条件等,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二)开展全员培训。依据岗位职责确定针对不同人员的培训内容,使其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三)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医疗机构应当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储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防护物资,确保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到位。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强化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感
12、染防控。(四)关注医务人员健康。医疗机构应当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班次安排,避免医务人员过度劳累。针对岗位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开展主动健康监测。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医务人员健康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五)加强感染监测。做好早期预警预报,加强对感染防控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发现隐患,及时改进。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并在2小时内上报信息,做好相应处置工作。(六)做好清洁消毒管理。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进行空气消毒,也可配备循环风空气消毒设备。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诊疗环境、医疗器械、患者用物等的清洁消毒,严
13、格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处理,严格终末消毒。(七)加强患者就诊管理。医疗机构要强化预检分诊设置,对进入人员严格落实“健康码+测温+症状询问+流行病学史排查”。做好就诊患者的管理,尽量减少患者的拥挤,以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发现疑似或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时,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不具备救治能力的,及时将患者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八)加强患者教育。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开展就诊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教育,使其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知识,指导其正确洗手、咳嗽礼仪、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等。(九)加强
14、感染暴发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降低感染暴发的风险。增强敏感性,一旦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暴发或暴发,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并依据相关标准和流程,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做好调查处置工作。(十)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或疑似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纳入感染性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处置。(十一)加强零售药店管理。零售药店要做好人员个人防护,严格实行“绿码+测温+登记”制度,加强对内部员工、购药人员的信息登记管理,对所有欲购买药品人员测量体温,发现发热、咳嗽人员或购买适应症含“发热”
15、“咳嗽”等内容药品的人员,要第一时间报告属地乡镇(街道)、防疫部门。二、重点部门管理(一)发热门诊1、发热门诊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2、留观室或抢救室加强通风;如使用机械通风,应当控制气流方向,由清洁侧流向污染侧。3、配备符合要求、数量充足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发热门诊出入口应当设有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设施。4、医务人员开展诊疗工作应当执行标准预防。要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手卫生消毒。进出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严格按照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5、医务人员应当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患者筛查,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6、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7、医疗机构应当为患者及陪同人员提供口罩并指导其正确佩戴。(二)急诊1、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引导发热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2、合理设置隔离区域,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3、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预防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实施急诊气管插管等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诊疗措施时,应当按照接治确诊患者的要求采取预防措施。4、诊疗区域应当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