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科)人才梯队选拔培养办法(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学科)人才梯队选拔培养办法(试行).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专业(学科)人才梯队选拔培养办法(试行)为造就一支师德优良,教学和教研科研成绩显著,学术造诣较深,在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中发挥引领和骨干作用的德才兼备的专业(学科)人才队伍,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规划的要求,制定本办法。一、选拔培养层次学校专业(学科)人才梯队分为专业(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专业(学科)骨干、优秀青年教师三个层次。根据上述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要求,分别选拔有关对象进行系统培养。二、选拔范围和条件专业(学科)人才梯队培养对象的选拔,主要在专任教师中进行。基本条件为: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以国家利益为重、学校事业发展为先、甘于奉献的精神,事业心强,教风端
2、正,治学严谨;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了解、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研究和学习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及发展趋势,对学术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胜任本学科主干课程教学,在专业(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发展潜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选拔条件初定为:1、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和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近年来有两项校级或一项局级及以上教研、科研课题中标,并在省(市)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过3篇以上学术论文,或担任教育部(卫生部)全国统编(规划)教材主编或副主编;系统设计和讲授过2门主干课程,教学效果好;在全国或本市同行业内有一定影
3、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2、优秀中青年专业(学科)骨干培养对象:年龄在40岁左右,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和中级及以上职称;近年来有校级及以上教研、科研课题中标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过2篇以上学术论文,或参加教育部(卫生部)统编(规划)教材的编写;系统设计和讲授过12门主干课程,教学效果好;参加本市或全国教学法比赛获奖;在专业(学科)上有一定建树且学术潜能较突出。3、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年龄在30岁左右,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中级及以上职称;有较强的独立教研、科研能力,刻苦钻研,思维敏捷,在学术上崭露头角;近年来参加过教研、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系统讲授过1门主干课程,教学效果好
4、;参加各类教学法比赛并获奖,教书育人中表现较突出。三、培养目标和任务1、专业(学科)带头人应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作风,学术造诣深厚,专业(学科)研究方向突出,有特色,并取得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或教研科研成果,善于开发与利用行业资源,组织和带领专业(学科)团队成员开展学术研究,及时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和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促进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周期为3年,在培养期内应完成下列任务:(1)认真完成本专业(学科)教学任务,教学上特色显著,每年进行2次公开教学活动,主持或指导完成一门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建设任务。(2)积极申报上级纵向课题
5、,争取横向合作课题,培养期内获得1项局级及以上教研、科研课题。(3)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培养期内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5篇。(4)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把握和跟踪学科前沿,每年至少参加1次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校内开展学术讲座2次以上。(5)重视专业(学科)梯队建设,加强专业(学科)规划,积极带教中青年教师。有条件时,承担1名优秀中青年专业(学科)骨干培养对象的带教任务。(6)注重行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动探索“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和校企合作、校院合作及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行性模式,保证专业发展在同类学校的领先水平,并在全国或本市同行业专业(学科)学(协)会等组织中担任委员及
6、以上职务。2、优秀中青年专业(学科)骨干应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把握学科的发展趋势,独立承担并完成较高水平的教研、科研课题,取得较显著教学、科研成果的专门人才。优秀中青年专业(学科)骨干培养周期为3年,在培养期内应完成下列任务:(1)认真完成本专业(学科)教学任务,积极参加全国或本市教学竞赛活动,教学上形成特色。(2)主持或参与完成一门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建设,每年在校内进行一次公开教学活动。(3)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纵向课题,争取横向合作课题,培养期内获得2项校级及以上教研、科研课题。(4)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培养
7、期内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5)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每年至少参加I次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开展部系内学术讲座2次以上或校内学术讲座1次以上。(6)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积极指导下级教师教学和教研科研工作,有条件时,承担1名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的带教任务。(7)努力工作,甘于奉献,积极参与并主动配合学科带头人从事专业建设和行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才能,争取在本市及以上同行业专业(学科)组织中兼职。3、优秀青年教师应成为专业知识面较宽,基础理论较扎实,教学和教研科研能力较强,对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能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并能独立进行本专业(
8、学科)的课题研究,取得较显著的教学、科研成绩,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周期为3年,在培养期内应完成下列任务:(1)认真完成本专业(学科)教学任务,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和职业技能比赛,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2)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培养期内获得1项校级及以上教研、科研课题;(3)积极参加教研、科研活动,培养期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或以上。(4)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培养期内至少参加2次全国性学术会议,每年在部系内开展学术讲座1次以上。(5)认真接受导师的教学指导,完成规定的教学理论及相关政策等学习;规范教学文件的书写;注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和提
9、高及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加强传统经典教学能力的训练,切实提升教学能力。(6)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和专业进修,并取得优秀成绩。四、选拔程序和方法1、根据各类培养对象选拔条件,由个人提出申请或由所在部门推荐一填写选拔培养对象申报表一按级提出推荐意见一人事处审核一学术委员会评审(申请或推荐对象较多时,采取横向打擂台的形式进行)一学校内公示一校级有关会议确定培养对象。2、各类培养对象的选拔工作,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名额按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有关要求下达。本期为: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名;优秀中青年专业(学科)骨干培养对象7名;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0名。五、相关政策与措施1、专
10、项培养经费资助:对入选为专业(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专业(学科)骨干、优秀青年教师培养的对象,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主要用于参加学术会议、学习进修、出国考察等方面的开支及作为教研、科研课题的配套费用开支。各类对象在培养周期内资助的经费额度为:专业(学科)带头人15万元/人、优秀中青年专业(学科)骨干8万元/人、优秀青年教师3万元/人。2、学校积极为入选的专业(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专业(学科)骨干、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搭建提升教学和教研科研能力的平台,并为有关对象选配导师。导师在师德高尚、教技精湛、学术造诣高、专业对口的校内外高级专家中选聘,按学校规定享受导师津贴及相关待遇。3、入选为专
11、业(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专业(学科)骨干、优秀青年教师培养的对象,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聘任、教研科研课题申报、培训进修及专业(学科)评优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和推荐。4、建立科学的考核和培养对象动态竞争的管理机制。按照具体培养目标和任务,学校每年组织进行一次考核检查,两年进行一次考核复评。主要方法为,由培养对象本人向学校学术委员会作专题汇报,并提供相应材料,学术委员会根据要求进行综合评议,对考核复评不合格者,不再予以继续培养。5、专业(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专业(学科)骨干、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确定后,由职能部门会同部系根据培养目标和任务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并按计划划拨和开支资助经费。培养周期结束后,由学校统一组织评估,经评估合格的,即完成培养任务,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再进入第二轮或高一层次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