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最新教学管理规程(最新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最新教学管理规程(最新分享).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学最新教学管理规程(经典分享)为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特制订小学教学管理规程。第一章学校教学管理第一条、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由校长负责,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并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的指导。第二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要有明确的学期、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和执行、检查制度,学校教学管理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保障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课程计划的全面实施。第三条、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及课表、作息时间表、各项活动安排表齐全,教学秩序稳定。第四条、学校应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历安排教学工作,按计划开足开齐课程
2、,不得随意增减课时,不得随意停课。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的庆典、演出等活动,参加其它社会活动也不得影响教学秩序和学校正常工作。第五条、根据学校规模,成立各学科教研组。教研组内建立学科备课组。学校领导应积极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并建立活动制度。学校要有教学改革规划,对教研活动提出明确要求。第六条、学校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上海市课程计划逐步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评价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综合评价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第七条、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与文化业务水平,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改革,坚
3、持开展教学评优与研讨活动。第八条、学校领导应深入教学第一线,定期对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成绩考核等教学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教学检查每学期不少于两次。检查要有记载、有分析、有小结,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提出指导性意见。校长行政领导每学期听课30节以上。第九条、学校教学档案资料齐全,归类合理,管理规范。教学设备达到办学标准,并能规范管理、使用。第十条、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效率。学校的图书阅览室、电脑房等应定期向学生开放。第十一条、通过教学管理,保证各科教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第十二条、教导处应对全学期完成学校教学计划情况写出总结,为下学期学校
4、教学工作计划的拟订提供依据。第十三条、学校使用的国家教材、地方教材,须分别经过国家级、省级教材管理部门审定,校本教材可由学校开发、选择,报有关部门审定、批准。第二章教科研管理第十四条、学校要选拔教学经验丰富、有开拓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教师担任科研室主任,健全教科研组织。科研室主任具体负责本组的教科研工作。第十五条、学校要坚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研组应有明确的学期或学年教研计划、活动安排与考勤制度。教研组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活动。第十六条、教研组的主要任务是:制订学科教学计划,确定单元或全册教学质量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研究教材重点、难点以及突破难点的教学措施;开展理论学习,交流教改信息;组织组内观
5、摩课;开展教法与学法研究;培养青年教师;大胆进行教改实验课的探讨,积极推广教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第十七条、教研内容要提前通知教师,保证人人参与,有些专题的研讨可指定中心发言人,做好活动记录,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第十八条、教师每学期应有个人研究专题,相同课题可采取不同形式的教法对比实验。教研组应开展经常性地听课、评教等研讨活动,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第十九条、学期末,教研组、教师应围绕本学期教研专题写出经验总结或学术论文,并组织交流。第三章教师教学管理第二十条、教学设计。教学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设计是一项深入细致的教学准备工作,包括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
6、材,收集相关信息材料,了解学生,研究教法、学法,拟定课时计划,准备教具并指导学生准备学具等。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性质、目标和实施建议;通读全册教材,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技能智力水平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习惯。在掌握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按照教学原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取符合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教法和学法,备好教学用具。3、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教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批
7、判和反思,把课程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组织、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要针对学生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和本地的文化、传统和优势,开发富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4、围绕教学目标制订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学期计划要在掌握教材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定教学进度,确定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要求,确定考查时间与方法;单元计划要求课时划分合理,质量要求明确,有单元教学要点和时间安排。课时计划要突出教学过程,要把好三个环节:首先是确定教学目标,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
8、面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其次是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把握教材内容重难点,协调各类课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是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方案,认真撰写课后反思。5、教师要按课时制订教学计划,一般应保持二周以上的储备课,课前必须备好教学用具,不得以参考资料代替教案,不备课不得上课。6、教学设计坚持以个人钻研为主,加强集体研究,提倡电子备课,鼓励不同教法的实验与创新。7、教案的繁简程度可因教材和教师而有所区别,年轻教师要备详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备简案。8、要积极、主动地与同事、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行多元反思,制定改进计划,形成课后反思。第二十一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
9、织形式,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1、任课教师应在上课前做好施教准备,不得迟到或中途离开课堂,课堂上不能做任何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有良好的课堂常规,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不以任何借口不让学生上课。2、教学思想端正,坚持教学原则。按照课程标准执教,基础目标科学、具体、明确,发展目标有所体现,教材处理恰当。3、知识正确,概念清楚,容量适当,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4、讲解、提问、练习及作业布置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力争
10、人人参与,建立健康、有序、和谐的课堂氛围。5、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之间的关系。6、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7、教师教学要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准确、生动,衣着朴素,不得在教室内吸烟,酒后不进教室,言行为人师表。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板书工整简明、条理清楚,使用规范字。8、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需要,恰当选用教具、学具或其它现代媒体(包括网络环境)辅助教学,操作规范熟练。注重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注意常规教学手段
11、的使用。9、有适量的课堂作业时间,做到按时下课。第二十二条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一般分为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或家庭作业)。课堂作业有巩固性练习和检查性练习,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课后作业。作业布置和批改的要求:1、作业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有利于“三维”目标达成。作业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适当。课堂作业要力求当堂完成;一、二年级不留书面课后作业,三、四、五年级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2、作业布置要力求全面,书面练习与口头练习兼顾,听、说与读、写兼顾,单项练习与综合练习兼顾,课内活动与课外观察、阅读、实践、智能活动兼顾。教师不得使用未经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
12、布置作业,不得要求或组织学生购买未经国家或上海市审查通过的教学资料。3、作业布置要因材施教,灵活多样。课后作业一般应以必做题为主,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增加选做题,对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调整作业量。4、作业要有明确的格式和要求,书面作业书写工整、规范。5、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使用统一符号。课堂作业要全收全改,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不得要求家长和学生批改作业。6、学校教导处要定期检查或随时抽查作业的量与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第二十三条、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辅导是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课外辅导
13、的要求:1、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优秀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鼓励他们发挥特长,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对有困难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分析原因,从提高学生兴趣或抓学习常规入手,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个别指导或有计划的补课,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并对他们的特长予以鼓励和培养。2、辅导要纳入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研计划,做到认真、及时、具体、经常。辅导书面作业,辅导动手实践;辅导学生掌握知识,辅导学生自学方法,教养他们的学习能力。3、课外辅导要安排在学生自习或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不得防碍其它学科教学;不得强制学生统一购买教材目录以外的教辅资料;不得借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
14、经济负担。课余、晚上和节假日不得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第二十四条、成绩考核。有计划地考核学生学习成绩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方面,是强化教师教学目的性的重要手段。逐步形成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考查机制。充分利用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的一般要求:1、重视平时考核。以课堂提问、小组合作讨论、质疑和作业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平时掌握和运用知识情况及接受能力。2、注重形成性检测。在单元知识系统复习之后根据学生独立作业或完成自测题的情况,了解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补救。3、搞好单项测查。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听、说、读、写及问卷、实验、操作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基础知
15、识,基本技能的情况和运用知识及相关能力的水平。4、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一、二年级可进行期末考查(一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查);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他学科只进行考查,考查形式灵活多样,严格实行等第制。5、试题内容要以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运用多种方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不出偏题、难题、怪题,注意试题的效度、信度与开放度。6、考核方法要灵活多样。做到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单项测验与综合考查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注意运用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等方式。7、每位教师都必须认真及时做好各种类型考试的质量分析,
16、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与手段,指导学生找问题查原因。认真写好质量分析报告,同时认真分析、总结教学中存在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8、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报告单制度。学生的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学校和教师不得以考试成绩排列班级、学生名次和作为评定教学质量、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第四章学生学习管理第二十五条、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十六条、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按照学习规律,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做到:1、课前预习,增强听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