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科教学常规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学科教学常规管理制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XXX小学学科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建立和执行教学常规是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为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工作,实施全方位的目标管理,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一、教学常规与课程标准(一)学期开始各年级各学科都要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并努力
2、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课时划分科学,教学进度清楚,时间分配合理,各教研组制订学期教研计划,要求书写规范,并于开学第一周上交教务处。(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做到学科教学目的清楚,教材结构清楚,学科特点清楚,重点难点清楚,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清楚。二、备课(一)根据课程指导纲要、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以及授课时间等情况,认真制订每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及课时计划,在开学一周内将学期教学计划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计划应具备:1 .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2 .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补充、增删、改进意见。3 .教学任务和目标。4 .落实教学任务的要求、提高质量的
3、措施。5 .教学进度安排(包括周次、起止日月、课题或教学内容、课时、执行及调解情况。)6 .教师书写规范,不出现错别字。(二)积极、主动参加备课组、教研组或区域联片定期集体备课活动,集中研究教学策略,做到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优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设计。杜绝照抄照搬现成教案和参考书,杜绝不备课上课或不加修改使用旧教案上课。(三)要认真研究课程指导纲要、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知识内容的深广度和重难点,尤其要积极挖掘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内容。要注重教学情趣点的挖掘,通过有创
4、意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四)要充分考虑各种教学资源利用,并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和学校现有教学设备,认真准备教具、学具、活动场地等,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辅助教学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五)要根据学科特点,按课时、课文或单元备课。要写出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或每一单元的教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教案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注重实效。学校要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课时教案一般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含教师精讲学生精炼的主要内容加时间安排)、教法学法、板书设计、作业内
5、容、教学后记等。教案编写要注重实效,从教不满5年的教师要手写教案和写规范教案,其他教师要在规范教案的基础上编写特色教案。学校要定期对新任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评价和交流,对教师写好教案进行指导。三、上课(一)要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及教学过程的动态情况,对预设教学目标做恰当调整。要以基础知识为核心,以能力为重点,兼顾情意发展。(二)教学过程安排紧凑,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讲精练,无知识性错误。(三)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动手
6、、动口、动脑,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要与学生共同营造和谐、融洽、平等的课堂氛围,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四)教师要充分利用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和手段辅助教学,科学合理地使用和爱护各种教学设备。要重视实验教学,认真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重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五)教师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气氛。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六)要强化课堂管理意识。按课程表上课,教师个人不许私自调课。上课前要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7、上课时要维持好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得随意离开教学现场,也不能让学生随意离开教学现场或让学生做出教室为其拿教学用品用具;上室外课的教师不得中途离开,也不能放任学生随意离开教学现场。上课时间不得接打电话,手机必须处于静音状态。对于课堂上学生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教师必须依法加以制止,不得放任不管,也不得将学生逐出教室;教室外不得站有学生或办公室内站有学生且无教师教育管理等情形;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七)要按时上、下课,不旷课。上课时教态自然,举止文明,穿着端庄整齐,拖鞋上课。男教师不留长发,不穿背心、穿背心;女教师不得穿袒胸露背或透明的服装,不得化浓妆。不准在上课前喝酒,不准在课堂上抽烟,不准坐着上
8、课(考试和特殊情况除外)。四、作业设置与批改(一)根据学科特点适当安排作业,作业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读书背书、学具制作、课外调查等活动类作业。各学科都要布置一定量的、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旨在培养个性特长的实践性、探究性的兴趣活动类作业,通过多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理解和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作业要体现“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思想。(二)作业量要适当。作业以课内完成为主,低年级不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中、高年级语文、数学可布置适量的课后书面作业,其他学科一般不布置课后书面作业。小学中年级每天课后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半小时,小学高年级不超过1小时。其他学科的作业由科
9、任老师根据学科特点自行安排。严禁布置惩罚性的、大量重复性的作业。(三)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应规范要求,严格训练,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格式要规范。不合规范要求的要重做,未做的要补做补交。(四)作业批改和反馈要及时。作业批改的形式应以教师批改为主,严禁让学生批改课堂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时应逐题批阅,并做出标记和评价,标明批阅日期,要记录作业的典型以供讲评。各学科作业提倡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提倡面批面改。(五)要充分发挥作业在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通过作业布置、完成、上缴、批改、更正、讲评、交流等一系列环节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提倡各学科作业多写正面鼓
10、励性批语。注意书写规范,不出现错别字。活动类作业应该得到辅导老师的及时检查和点评。五、课外辅导课外辅导应有计划地进行,要制定辅导计划,确定辅导时间、辅导对象和辅导内容。辅导时间一般为自习课或课外活动时间。辅导内容一般为学生上课时未弄懂的,或者因故缺课未及学习的,或学生兴趣浓厚、需要拓展延伸的内容,要将语文课阅读列入课外辅导的内容,按课标要求完成课外阅读量。六、考试与评价(一)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要强化评价的诊断功能、促进发展功能和激励功能。坚持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质性评价。(二)各学科课程应采用多种符合实际的有效形
11、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倡运用“成长记录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评价。评价以鼓励为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不得挖苦、谩骂、污辱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三)考试和考查是评价学生学习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语文、数学学科以考试为主,其他科目及实验、操作等以考查为主。考试科目的考试方式应以笔试为主,笔试、口试或其他方式相结合。考试科目可采用百分制也可采用等级制,考查科目均采用等级制(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评价观,把考试和考查当作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策略,考试科目每学科可安排期中、期末两次
12、考试,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单元测试,考查科目的考查每学期组织一次。考试、测试或考查完后,要及时对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讲评。(五)教师要加强对试题的研究。试题要精选、科学,要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任课教师自己命题,加强命题反思,提高命题质量。(六)务必废止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不得按学生考试成绩高低给学生公开排队。七、课后反思(一)教师要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以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反思形式应灵活多样,可采取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反思和在专家引领下反思等形式。(二)课后反思重点反思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
13、如教了什么?是怎么教的?是怎么学的?学生学得怎样?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等等。还要注意反思作业批改、辅导、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力争做好常规教学的全程反思。(三)教师要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每位教师每周写“课后记”、“教后感”、“教学杂记”等教学反思不少于1篇,每学期至少有一篇800字以上有一定深度和质量的教学反思,注意书写规范。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并存入教师业务档案。倡导教师将教学反思上网交流。八、教研活动(一)每位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并能围绕活动中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坚持在教研活动中使用普通话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每期听课不少于12节。(二
14、)遵守教研纪律,不无故请假或迟到早退,教研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考勤奖惩。(三)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每期上交一份教研工作计划、总结,每位教师每期至少上一节校内研究课,写一篇教研论文、教案设计、案例分析或经验总结,并注意书写规范。九、教学检查教学检查是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加强教学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教学检查由教务部门按照计划组织实施,检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的形式。一学期至少检查两次,检查内容包括教学计划、备课和教案、课堂教学、教学进度、作业练习、学生评教、教研活动、教研课题、教学质量、教学总结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写字等情况等。(二)检查人员认真填写教学检查记录,如实记录检查过程及结果,真诚写出评价或改进意见,并形成书面总结。(三)及时反馈检查结果,反馈采取集体反馈和单个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充分肯定成绩同时指出不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老师,帮助其改正,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检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