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2.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34499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2.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2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2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学具既可以开发利用右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开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到达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作法。?1.在认知的生长处,实施动手操作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如皮亚杰),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璇图,它说明认识的螺璇是开放性的,其开

2、口越来越大,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开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开展。毫无疑问,这个认识螺璇中布满很多的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根底作用。如果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根底,正是认知的生长处,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就以9+3=12为例:(1)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另一根小棒

3、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2)3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另7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3)如果老师要你摆出15根小棒,要求一眼就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摆?有多少种摆法?(4)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一)里拿出(一)与(一)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得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恰在认知的结合部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再辅之以反复训练,就

4、能比拟容易地使学生做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脱口而出。?2 .在智慧的开展处,加强动手操作?美国当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使学习具有意义,就要让整个人(包括情感、认知学等)投入学习活动,而不能让学习活动成为只是“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二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智慧的开展都有赖于教者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其中动手操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为此,在教学中,除了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准备好足够的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外,重点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罗杰斯语),从而促进认学生智慧的健康开

5、展。例如,我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用什么方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主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假设失败了,再试,反复试,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最后重点答复上面的第二问。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剧烈的争论,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得出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侧面积、外表积、底面周长等。不仅如此,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增加的外表积就是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体底面半径与高之积的2倍!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

6、。教学中这样安排,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转化的思想,极限的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等,以及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以上这些作用,正是学生的智慧开展之源。这种安排,或许超越了教材,但这正如罗杰斯所认为的:“怎样呈现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个人意义。3 .在思维的发散处,开展动手操作创新能力来自于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能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在思维的发散处,开展动手操作。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梯形面积以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做:请你

7、用橡皮筋在自制的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图形。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操作,共围出的图形:长方形有4X3、6X2.12X1;平行四边形有12X1、6X2、4X3、112.2义6、34o这时有一个学生说他围出了一个三角形,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算式是6X420受此启发,其他学生又围出了另外的三角形,如832462.1222.382等等。还有学生别出心裁地围出了梯形的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1+7)32.(2+6)32.(1+5)42.(2+4)42等等,等等。通过这么简单的操作,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即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之乘积。至此,似乎可以煞锣。但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刚刚围出的图形中是否包含了已学的所有图形?学生马上答复“没有包含正方形“。我又问:为什么没有包含正方形?如果要围成正方形,其条件应怎样改?这两个问题,学生当然能轻易答复,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学生答复这两个问题的本身,而在于它又把学生思维向更高的层次推进了一步,使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再次得到发散,进一步得到了升华。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教者要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短线技巧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