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节水行动XX县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节水行动XX县实施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国家节水行动XX县实施方案目录一、总体要求二、主要目标三、重点行动(一)总量强度双控(二)农业节水增效(三)工业节水减排(四)城镇节水降损(五)重点领域节水开源(六)科技创新引领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政策制度推动(二)市场机制创新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严格节水执法(S)营造节水氛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保障全县水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节水行动XX市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节水优先方针,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科技引领、产业培
2、育、政策引导、两手发力、加强领导、凝聚合力的原则,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立节约集约型用水方式,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双千亿、文明城”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二、主要目标到2023年,节水政策法规、市场机制、标准体系趋于完善,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管理机制逐步健全,节水效果初步显现。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降低4%、4%,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717以上,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5亿m3以内。到2025年,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
3、式初步建立,节水产业初具规模,非常规水利用占比进一步增大,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节水意识明显增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降低18柒16虬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9以上,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5.02亿m3以内。到2035年,形成健全的节水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节水护水惜水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市下达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内。三、重点行动(一)总量强度双控1.强化指标刚性约束。严格落实流域、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明确城乡生活、工业等主要领域用水指标,落实我县行政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逐步
4、完善监测预警机制,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县水务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参与)。2 .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县城总体规划,重大产业布局和各类开发区(新区)规划,以及涉及大规模用水或者实施后对水资源水生态造成重大影响的其他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进行水资源论证,已审批的相关规划,规划内容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开展水资源论证(县直相关单位按职能负责)。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计划用水制度,按照行业用水定额核定用水户的用水计划,年用水量1万m3以上的非居民用水户全部实行计划用水管理。纳入计划用水管理的非居民用水户要严格实行超计
5、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倒逼用水方式转变(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县水务局按职能负责)。3 .强化节水监督考核。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完善监督考核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作,将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围。(县水务局牵头,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与)。(二)农业节水增效1.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完善灌区用水计量设施。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力度,推广节水灌溉方式,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到2023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万亩,启动创建1个省级节水型灌区(县
6、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科学技术局、县财政局按职能负责)。2.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在江淮分水岭等易旱地区,选育推广耐旱农作物新品种,扩大低耗水和耐旱作物种植比例,推进适水种植、量水生产。(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水务局、县财政局参与)。3.推广畜牧渔业节水。实施规模养殖场节水改造和建设,推行先进适用的节水型畜禽养殖方式。发展节水渔业,推进稻(虾)渔综合种养。(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科学技术局参与)。4 .加快推进农村生活节水。加快村镇生活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与改造,减少管网漏损,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用水计量收费,推进农村生活节水
7、。(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东部新城水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乡镇、园区按职能负责)。(三)工业节水减排1 .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大力推广高效冷却、循环用水、废污水的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改造及再生水回用改造。重点监控企业要强化生产用水管理,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重点监控和计划用水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取用水计量体系和在线监测系统,对超过取水定额标准的企业由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其实施节水改造(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水务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科学技术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参与)。2 .推
8、动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严格控制高耗水新、改、扩建项目,推进高耗水企业向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工业园区集中。对采用列入淘汰目录工艺、技术和装备的项目,不予批准取水许可。未按期淘汰的,相关部门要依法严格查处。高耗水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废污水深度处理和达标再利用,实施节水管理和改造升级,严控废污水排放。鼓励企业、单位做好国家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研发。主管部门应做好征集推荐工作。每年新建成3家以上县级节水型企业(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县水务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参与)。3 .积极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推进现有企业和园区开展以节水为重点内容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和循环化改造,加快节水及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促进企业间串
9、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新建企业要在规划布局时,统筹供排水和非常规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加大非常规水利用比例。在全县摸排出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的钢铁、火力发电、垃圾焚烧、化工等项目,具备条件的优先使用再生水。到2023年,争取创建2家省级节水型企业(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县水务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XX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参与)。(四)城镇节水降损1.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将节水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推进城镇节水改造,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重点抓好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与改造,构建城镇良性水循环利用系统。城市生态景观、工
10、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和建筑施工等,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水务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参与)。持续巩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成果(县水务局牵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参与)。2.大幅降低供水管网漏损。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督管理,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加快推进供水老旧漏损管网改造,建立精细化管理和漏损管控体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财政局、县水务局、东部新城水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各乡镇、园区参与)。3,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城市园林绿化宜选用适合本地区的节水耐旱型
11、植被,采用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对公共机构用水加强监控,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雨水积蓄利用,新建公共建筑必须使用节水型器具。推动城镇居民家庭节水,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到2022年底,县直机关单位节水型单位建成率达100%。2023年全县节水型小区创建工作完成比例高于20%(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公室、县水务局、县林业建设服务中心按职能负责)。4.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积极配合XX市行业用水定额编制及修订工作,严格执行行业用水定额。洗车等特种行业积极推广循环用水技术、设备与工艺,优先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2023年,全县有2家以上的宾馆、饭店、洗浴
12、等用水量大、纳入计划用水管理的经营单位建成县级节水型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水务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参与)。(五)重点领域节水开源1 .严格地下水管理。建立完善地下水开发利用和管理台账,规范地下水取用水行为。严格控制开采深层承压水,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应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未经批准和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一律予以关闭。(县水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参与)。2 .加强非常规水利用。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逐年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进一步加强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梯级、安全利用。新建小区、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因地制宜配
13、套建设雨水集蓄利用设施,生态景观优先使用非常规水。建立再生水利用清单台账,对具备使用条件的钢铁、火力发电、垃圾焚烧、化工等项目,优先使用再生水。暂不具备使用条件需完善工程措施的,应列入再生水利用规划。强化城市市政绿化再生水使用力度,每年新增1处以上使用再生水取水设施或工程,到2025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林业建设服务中心、县生态环境分局、县水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参与)。(六)科技创新引领促进节水技术转化推广。推进节水技术、产品、设备使用示范基地、节水型社会创新试点建设,促进节水科技成果转化。鼓励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拓
14、展节水技术工艺产品的推广渠道,建立交流合作机制,推动节水技术成果市场化(县科学技术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水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参与)。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政策制度推动1.全面深化水价改革。建立健全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差别水价、阶梯水价等措施。全面推行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进一步拉大特种用水与非居民用水的价差,适时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制度。探索实施灌溉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县财政局、县水务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参与)。2 .完善
15、节水财税政策。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统筹相关资金支持实施节水行动的重点任务和相关工作;落实节水税收优惠政策,重点鼓励用水行业实施节水改造或节水型载体创建。扶持培育节水技术服务企业,支持用水户按政策引入第三方节水服务企业开展合同节水管理。(县财政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水务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参与)。3 .加强用水计量统计。完善工业及服务业取用水计量器具配备,推行智能水表;全面实施城镇居民“一户一表”改造;按照市统一部署,推进大中型灌区渠首和干支渠口门取水计量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业用水计量。建立节水统计调查管理制度,加强对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环境补水等用水户涉水信息管理。开展规模以上工
16、业企业用水监测统计(县水务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统计局参与)。4 .强化节水监督管理。建立县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鼓励年用水总量超过10万m3的企业或园区设立水务经理,实行用水报告与监控、核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将用水户违规取用水记录纳入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将年用水量30万m3以上、地下水10万m3以上的非农业取水户全部纳入县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县水务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统计局参与)。5 .完善节水标准体系。落实省级、市级节水标准,定期对县用水实际情况开展调查,配合上级部门完善修订XX市行业用水定额,逐步建立节水标准实时跟踪、评估和监督机制(县水务局牵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