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主要病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33870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树主要病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杨树主要病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杨树主要病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杨树主要病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杨树主要病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杨树主要病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树主要病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树主要病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杨树主要病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表A.1杨树主要病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主要病害主要病原发病规律主要危害部位症状防治方法锈病马格栅锈菌杨栅锈菌粉被栅锈菌松杨栅锈菌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落叶或病枝稍中越冬,第二年开春之后,被真菌感染的那些冬芽,在逐渐开放的时候就会形成大量的夏泡子堆,成为这一年最初的侵染源头。每年于5月6月为发病高峰期,到7月s8月份,由于气温不断升高,不利于夏泡子的萌发侵染,故病害进入平缓期。到9月初,气温逐渐下降,随着枝叶的二次抽发,病害又进入发展阶段,形成第二个发病高峰期,到10月下旬,由于温度不断降低,病害便停止发生。叶片叶片受害初期先出现退绿点斑,逐步形成黄色小斑点,以后在叶

2、背面可见到散生的黄色粉堆,形成黄色绣球花状的病叶,严重时黄色粉堆可联合成大块,且叶背部隆起。发病初期每隔10天15天整株喷洒15%三嗖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sl500倍液,或15串粉锈宁可湿性粉剂IOOO倍液SI5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IOoO倍液;发病期高峰期整株喷洒50%的代森氨1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SlOOO倍液。黑斑病杨生盘二狗菌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落叶或病枝稍中越冬,翌年4月5月病菌新产生的分生袍子借风力传播,落在叶片上,由气孔侵入叶片,2天8天形成分生抱子盘,进行新的侵染。7月8月发病较重,9月达到高峰。病害的发生与湿度密切相关,湿度大发病重,反之则轻。茎和

3、叶片发病初期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针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Imnl左右,黑色,略隆起,叶正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5天6天后病斑(叶正、反面)中央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抱子堆,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成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月。发病初期每15天20天整株喷药1次,可用45%代森锌,或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或波尔多液、百菌清、戊理醇等按照产品说明书喷雾使用。灰斑病杨灰星叶点霉杨棒盘抱东北球腔菌病菌以分生胞子盘和分生抱子在病落叶、病枝梢和干部病斑上越冬,翌年春季分生抱子萌发侵染,借风雨和气流传播,从气孔或直接侵入,潜育期为5天Sn)天,一年中分生

4、抱子可重复侵染。一般苗木和幼树比大树发病严重,每年5月6月发病,8月9月为盛发期,10月基本停止蔓延。叶片和嫩梢病斑颜色因树种而异,有绿褐色、灰绿色和锈揭色等,初期为水渍状斑点,很快发展成不规则形褐色斑,斑块上有许多小黑毛点出现,此为病菌的分生也子堆。嫩梢受害表皮颜色变黑,最后死亡,所以又称“黑脖子”病。发病初期间隔7天SlO天整株喷洒25%咪鲜胺乳油500倍液S600倍液,或50%多镐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00倍液,连用2次一3次;病害严重时,从5月中旬7月上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整株喷洒进行防治。霉斑病细盾壳菌病原菌

5、以分生池子器、分生施子在病叶上越冬,翌年5月月中旬开始侵染,8月9月开始发病并发展到高峰期,10月以后慢慢开始停止蔓延。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或叶表形成小块状粗糙淡色凸起,随后上面开始长出淡绿色的霉层,在霉斑的背面出现微凹,病斑逐渐扩大,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呈墨绿色,霉斑背部变黄坏死。4月5月地面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IOO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每7天SlO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次进行预防;6月7月,发病初期整株喷洒靠山56%水分散粒剂,或30%王铜悬浮剂,或1:1:100波尔多液等,每7天SlO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次一3次;发病盛期整株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

6、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进行防治。轮斑病链格抱菌山杨壳二抱病菌在病落叶上越冬,翌年经风雨传播,引起新的病害。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大小约2cm,褐色,轮纹状,后期在病斑上出现许多轮状排列的小黑点。防治方法同黑斑病。黑星病山杨黑星抱菌杨黑星菌斑点黑星菌病菌以分生抱子及菌丝在病落叶或病枝梢上越冬,翌年4月5月份借风雨传播侵染,6月初开始发病,7月一8月为发病盛期。叶片嫩叶生病,变黑扭曲,很快枯死。老叶生病,在叶背面散生0.3mm圆形黑色霉斑,叶正面病斑黄色,中央渐变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四周有一圈黄色晕环,叶背面病斑中,长有一层灰绿色的毒。严重时病斑相连,形成不规则大斑,病斑受雨水冲刷有灰

7、白色斑痕,可造成大量落叶。发病初期整株喷洒1:1:125波尔多液,或0.3波美度一O.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65%代森锌500倍液防治,或用多菌灵500倍液800倍液。白粉病钩状钩丝壳菌杨球针壳白粉菌病菌以闭囊壳在落叶上和新梢病部越冬,翌年春季闭囊壳产生子囊胞子,成为初次侵染源,分生抱子可进行重复侵染,一般6月9月发病,秋后形成闭囊壳成熟越冬。叶片叶片受害初期先出现退绿斑点,逐步形成黄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逐渐扩展,其后长有白色粉状霉层,严重时白色粉状物可连片,致使整个叶片呈白色,后期病斑上产生黄色至黑褐色小粒点。发病初期间隔10天整株喷洒1次2%农抗120,或武夷菌素(Bo-IO)IOO倍

8、液,或8%菌克毒克水剂200倍液防治,连续喷洒2次。炭疽病炭疽杆菌胶抱炭疽菌病菌多从伤口侵入,发病后产生新的分生抱子侵染,借助昆虫、风雨、人为活动进行传播,温度在IoeS30C均可发病,发病最适温度24。叶片和枝梢叶部受害初期叶面的背部出现小斑点,发病的部位中端有黄褐色的轮廓,交界处很明显,叶部受害后期叶面的中部会有明显的病菌抱子出现,呈现出粉红色;枝梢受害初期会有黑色的斑点然后逐渐扩大,最终变成灰白色,病体和健康的部位之间有明显的区分,没有枯死的枝梢内部呈现红褐色,与外部的连接处有淡黄褐色,发病后期的病处变成黑色,然后产生病菌抱子。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500倍液600倍液,或50%退菌特8

9、00倍液SloOo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8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喷洒整株,每7天Slo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次3次。烂皮病污黑腐皮壳菌金黄壳囊抱菌病原菌以子囊壳、分生抱子器或菌丝在病皮内越冬,翌年春季子囊抱子和分生抱子成熟,借助风、雨、昆虫、鸟类传播,通过各种伤口侵入,也可自无伤的死皮侵入,分生抱子可进行重复侵染。枝干干腐型发病初期出现褐色水肿状病斑,病部皮层腐烂变软,随后失水下陷,木质部出现褐变,后失水,树皮干缩下陷,呈龟裂状,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针头状小突起,发病组织皮层变成暗褐色,糟烂,易与木质部剥离:枯梢型主要发生在la

10、-4a的幼树或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枝条一周后,病部以上枝条死亡,直至枝条皮层裂缝中形成橘红色卷丝状的分生抱子角时,方能发现已感病。发病初期整株喷洒10%碳酸钠原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倍液进行防治,具体防治方法按照LY/T3029确定的防治方法进行。溃疡病前萄座腔菌聚生小穴壳菌革兰氏阴性菌该病主要以菌丝状态在树干枝条的病斑和病残体中越冬。病菌多从伤口或皮孔侵入,以潜伏状态存在。病菌的分生抱子和子囊抱子,借风雨、昆虫和气流传播。每年5月上旬开始发病,5月下旬月下旬为发病高峰,7月上旬基本停止,9月SlO月可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枝干在树干或枝条上开始时产生

11、圆形或椭圆形的变色病斑,逐渐扩展,通常纵向扩展较快,病斑组织水渍状,或形成水泡,压之有液体流出,具臭味,后期病斑失水稍凹陷,呈灰色至黑褐色长椭圆形病斑,病部后期长出许多小黑点,为病菌的子实体,内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色。当病斑相互联结环绕枝干后,病斑以上枝、干枯死。当发生在枝条上时,常不表现出典型溃疡症状,小枝就迅速枯死。可参照按照LY/T3029确定的防治方法进行防治,也可用40%福美神50倍液,或50%退菌特1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50%多菌灵200倍液及10倍碱液等杀菌剂喷洒树干。附录B(规范性附录)杨树主要病害线路调查记录表表B.1杨树主要病害线路调查记录表调查地块编号:

12、调查地块面积:hm2林班:小班:森林类型:树种组成:龄组:有病害危害的在序号中划“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调查株数感病株数感病株率(%)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附录C(规范性附录)杨树主要病害标准地样株调查记录表表Cl杨树主要病害标准地样株调查记录表县(市、局):乡(镇、场):地点:标准地号:标准地面积(hm2):林班:小班:小班面积:品种:林龄(a):平均树高加):平均胸径(Cm):立地条件:差、一般、好密度(株hr2):坡向:坡位:坡度:调查株数:感病株数:感病株率(%):病情指数():被害级代表数值本被害级枝叶数量(用“正”标记)小计备注I级OII级1In级2W级3V级4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冶金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