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前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核算的前提.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会计核算的前提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是会计人员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它包括会计假设、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准则以及财务会计报告准则四个层次。会计假设是现代会计的基石。会计工作所遵循的会计准则是建立在会计假设基础之上的,而日常会计工作中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又是建立在会计准则之上的。所以说,会计假设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的基本内容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1 .会计主体。在组织会计核算之前,首先应明确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特定的企业,可以是企业的某部分(如分厂、分部、分公司等),也可以是几个企业联合起来的企业集团,还可以是非营利性质的事业单
2、位等。会计主体作为一个独立的核算单位,一般来说,必须具有实体、统一体和独立体这三个特点。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它有独立的财产或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等;作为一个统一体,它是一个由若干个内部核算单位或分厂、分公司等组成的一个经济整体;作为一个独立体,它在经济上是独立的,即与别的会计主体相区别,也与所有者相分离,在法律上依法成立,能独立地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需进一步指出的是,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即法人)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如独资和合伙企业通常不具备法人资格,它们所拥有的财产和承担的债务在法律上应视为所有者(业主或合伙人)的财产和债务;但在会计核算中则通常将它们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来处理,
3、在账务上将企业的经营活动与业主或合伙人的经济活动严格区分开。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会计工作的处理空间和范围界限,即会计活动必须在一定的实体范围内进行。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J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计量企业所有的财产和对外所承担的债务,才能正确地计量它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收益或损失,从而为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2 .持续经营。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J这也就是说,若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清算,它所持有的资产,将按预定的目标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或转让;它所
4、承担的债务,也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清偿。根据这条假设,建立了会计计量和确认的准则,解决了会计上许多常见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的问题。正是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前提下,固定资产的价值才有必要按使用年限分期地计入成本,从而产生了折旧的概念和会计处理。也正是在这个会计假设之下,企业在会计数据收集和处理上所使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才能保持稳定,使前后各期的会计数据具有可比性,从而作出正确的记录和报告,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当然。持续经营也只是一个假设,假设企业将永远持续经营下去,实际上每个企业都有终止经营的可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关、停、并、转,甚至破产清算,将日益增多。但从整个社会总体来看,破
5、产清算的企业毕竟是很少的一部分,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继续经营下去是一般正常现象,所以持续经营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合理的。当然,若有证据证明一个企业财务状况极度恶化,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已无法持续下去,企业濒临破产,那么,建立在这个会计假设基础上的会计准则和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将不再适用,而只能采用特定的会计准则。例如,对破产清算企业而言,历史成本原则已不适用,只能采用清算价格来计量企业财产的价值。3 .会计分期。企业会计准则第六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之所以要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在时间上是持续不断的,而对会计主体川流不息的经济活动不在时
6、间上进行分割,会计人员就无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就无法及时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所以,必须人为地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连,相互间隔的会计期间,以便定期地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称为会计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以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期间除划分为年度外,还划分为季度和月份,季度和月份与年度一样,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会计分期假设对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程序具有重要作用。正是因为有了会计分期的假设,才有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由于有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记账基础;正
7、是由于会计分期的假设,为了分清各个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经营责任,在会计上才需要运用“应计”“递延”“分配”和“预提”的会计程序来处理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跨期经济业务,使会计报告尽可能反映会计期间内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样,在处理这些跨期经济业务时,会计人员必须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选用合理的会计方法。4 .货币计量。货币计量也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货币计量假设包括货币计价和币值不变两项内容。它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必须用同一种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计量和综合反映,而不考虑货币价值本身的变化。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会计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它们
8、都代表一定的价值,它们共同的计量尺度只能是货币。只有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才能对它们进行计算、汇总、比较、分析,最后综合成各种会计报表,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这样,就决定了会计必须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来反映企业的经营资金运动。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还包含一个附带的假设,即币值不变假设。也就是说,在计量各种会计要素时,可以不考虑货币购买力的波动。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同一种会计要素在不同时期的金额才可以直接比较、增减和结算余额,编制在同一张会计报表上,与以前的会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但实际上,综观各国经济的发展,货币价值总是随政治、经济等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经常处于变动之中,有时甚至是很剧烈的变
9、动。所以,币值不变的假设与现实并不是完全相符的,这就使会计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暴露出该假设本身的局限性。按国际会计惯例,当币值变动不大,或前后波动可以相互抵消时,会计核算将不予考虑这些波动,仍认为币值是稳定的。但当币值急剧变动,如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则需要采用特殊的会计准则来进行会计核算。尽管货币计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不失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假设,货币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计量工具。货币计价是会计活动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重要标志,如果放弃这项假设,会计就失去了其基本特征。以上我们所介绍的四个会计假设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会计主体假设是合乎逻辑的延伸,它赋予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是持续不断的;会计分期假设作为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它们共同限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和空间界限;而货币计量假设则是联系这个时空的纽带,并决定了会计的基本特征。它们共同奠定了会计核算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