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专题实施方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专题实施方案一.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幼小衔接专题实施方案一一、指导思想: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 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 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 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 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 真正落实到实处。二、衔接目标: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 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 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
2、必要 的心理准备。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 备。三、衔接方案:教育教学方面:(一)工作目标: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二)具体做法:(1)参观小学、体验生活。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 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正则实小,观看小学的升旗仪 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 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 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 织幼儿运用
3、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使孩子们对小学产 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2)启发幼儿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 些什么。并请一位老师拍一些课间十分钟的录像,回来组织幼儿讨论、 交流,课间十分钟是用来干什么的?录像里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 不对?为什么?(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 和学习用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习惯。(5)观看录像小学生守则了解小学生活的一些常规,为尽快适 应小学生活做准备。班级工作方面:(一)工作目标1、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
4、探讨的团体。2、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二)具体做法:1、身体方面的准备:(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 地步入小学;(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将适当延长幼儿学 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 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 玩火,玩电。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1)通过谈话、讲故事、社会实践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 立解决
5、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懂得,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学会自己的事 自己做。(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 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3、学习方面的准备:(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2)知识经验的积累: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 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 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家长工作方面:(一)工作目标: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6、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 准备。(二)具体做法:1、理论指导、更新观念为大班家长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 的意义和重点,掌握入学前习惯培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了解除了学习能力等入学准备以外还应重视幼儿心理、生理的入学前 准备工作,从而对幼小衔接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2、开放观摩、率先体验利用家长开放日的有利契机,邀请正则实小一年级的老师们来园 观摩研讨。尝试让大班家长在幼儿园里率先体验到小学老师的一些基 本学习要求,了解小学与幼儿园在教学上的异同点,感受小学教师的 教学风格,使自己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更加心中有数。3、家长参与、同步衔接发放进入小学,你们准备好了吗?家教小手册,帮助家长科 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 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 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 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入小学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幼小衔接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 的工作,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大关口。 以上这些方案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 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