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学院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案02从小学会做人--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活动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才学院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案02从小学会做人--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活动教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从小学会做人一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活动教程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 .初步认识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2 .初步了解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的整体目标3 .初步领会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4 .初步体会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活动的途径和进程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L重点是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重视“从小学会做人”的思想道德 素质教育;明确幼儿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指导思想。5 .重点掌握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和指导要点,把握好教育的进 程。6 .学生对“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的理解会困难一些, 教师可通过实例,联系实际突破难点。本章教学形式和方法:L理论讲解法:讲解“什么是社会
2、化”,“为什么说幼儿期是社 会化的关键期”的道理。2.案例剖析法:“沈老太太被儿子虐待”的案例分析,进而认识 幼儿期社会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本章教学内容和程序:第一节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的指导思想一、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二、重视“社会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主要标志。三、社会教育与培养“完整儿童”的现代幼儿教育倾向密切相关。第二节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的整体目标一、总体目标一一从小学会做人二、具体目标三、年龄目标第三节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的基本内容一、内容结构二、内容要求三、指导要点第四节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途径、活动和进程一、社会交往活动的进程小班中班大班二、自己来活动小班
3、中班大班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一)初步认识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初步了解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的整体目标(三)初步领会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四)初步体会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活动的途径和进程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一、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二、重视“社会教育”这一主题已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 三、社会教育与培养“完整儿童”的现代幼儿教育趋势密切相关第二节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活动的整体目标一、总体目标一从小学会做人二、具体目标(一)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动、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4、()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社会行为规则;(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五)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三、年龄目标I岁目标(一)道德认知3-4岁幼儿正是自我意识萌发期,在成人指导下逐渐学会 简单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但仍以听信成人的判断评价为主。1、学会掌握代词“我”,能分清“我”、“你”、“他”。2、学会说:“我姓什么,叫什么名字”。3、知道我几岁了,我的生日是哪年哪月哪日。4、知道我是男孩还是女孩。5、能根据成人的喜、怒、哀、乐等表情,判断自己和别人的好与坏、对与 错等。6、在成人指导下初步学会判断自己和别人哪些事要做,哪些事不要做。7、在
5、成人的鼓励下愿意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二)道德情感3-4岁是幼儿道德感的萌发期,主要表现在依恋感的发展 和同情感的产生。1、萌发爱家庭、爱父母的情感。从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及家人的关怀 体验到家庭的温暖;知道爸爸、妈妈上班很辛苦,我要去上幼儿园,我不哭,也 不闹,做个听话的好宝宝。2、萌发爱幼儿园、爱老师和小朋友的情感。产生幼儿园象我家,老师待我 象妈妈,老师爱我,我爱他的情感体验;体验幼儿园里朋友多,又唱歌、又跳舞, 每天生活多快乐的情感;爱护幼儿园的图书、玩具、桌椅,轻拿轻放,用完放回 原处。3、萌发爱劳动果实的情感。不浪费饭菜,懂得大米饭,喷喷香,农民伯伯 种的粮,一粒粮,一滴汗,浪费
6、一粒不应当。4、逐步学会识别同伴的表情和需要,初步产生同情感。()道德行为3-4岁的孩子还不太懂得道德准则,对他们的品德教育应 该从具体行为开始。1、学会“你好”、“早上好”、“身体好吗”等基本问候语。2、学会“谢谢”、“对不起”、“请原谅”、“没关系”、“请进”、”请 坐”、“欢迎再来”等交往礼貌用语。A七岁目标(一)道德认知4-5岁正处于由听信别人评价向独立作出评价过渡的阶 段,也是公德意识萌发阶段。1、初步具有公德意识。能区别公与私、集体与个人;懂得自己是集体中的 一员,要遵守纪律;懂得公家的东西是供大家用的,不能据为己有。2、懂得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在公共汽车站、火车站、公园、游乐场等
7、公 共场所不乱闹乱窜、乱拥挤、乱吐痰、乱扔杂物,注意公共卫生。3、初步具有规则意识。能遵守游戏规则、学习规则、体育活动规则等,克 服“自我中心”。4、初步懂得对自己和别人做出评价要有根据。如: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因为我洗完手,关紧水龙头,等等。(二)道德情感4-5岁是道德感明显发展时期,此阶段幼儿爱“告状”, 就是道德感发展的突出表现。1、初步掌握道德规则。学会独立地判断对与错、好与坏、善与恶,并伴随 爱憎分明的情感。2、具有爱幼儿园、爱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在老师的组织下。愉快地参加集 体活动,努力为集体争光。3、熟悉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土特产,增强爱家乡的情感。能在地图上找 到自己家乡的位
8、置。4、熟悉自己的邻居和小伙伴,爱护比自己小的伙伴,萌发责任感:尊重比 自己大的伙伴,建立友谊感。5、养成爱劳动的情感,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如刷碗、 扫地、擦桌子、洒水、扫走廊等。()道德行为4-5幼儿已初步掌握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应着重培养助 人行为。1、愿意帮助成人做事,如:帮爸爸、妈妈整理房间;帮老师、阿姨整理图 书、玩具;帮邻居送报纸、信件等。2、主动帮助老人、小弟弟妹妹做事,如:帮爷爷、奶奶拿东西;帮小弟弟、 小妹妹穿鞋,跌倒扶起来等。5-6岁目标(一)道德认知5-6岁幼儿基本能根据道德规范作出较全面客观的判断和 评价。1、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真假,并能表
9、明爱憎的态度。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去判断和评价。懂得好孩子不改正缺点 会变成坏孩子,坏孩子改正错误有进步,变成好孩子。3、初步学会从心理品质角度评价什么样的是好孩子。愿意做一个聪明的、 健康的、勤快的、热情的、勇敢的、开朗的、富于爱和同情心的好孩子。(二)道德情感5-6岁幼儿基本上能理解祖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 方,萌发出爱祖国的情感。1、学会辨认中国的国旗、国微:知道“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旗、国微代表中国,是祖国的象征,我爱祖国。2、学会辨认中国地图,能在世界地图上或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知道台湾也 是中国的领土,我爱台湾小朋友。3、学会辨认我国主
10、要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知道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 各民族小朋友是一家,我们都是中国孩子,我们爱中国。4、能从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理解社会主义好的道理,增强爱党爱社会主义 的情感。5、愿意学习先辈、英雄、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并产生认同感,把他们做 为榜样,立志象他们那样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6、能够关心祖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三)道德行为5-6岁幼儿可以基本掌握道德行为准则,可以培养一切亲 社会行为。1、分享行为:学会与同伴合群游戏,分享快乐;与同伴合作创造,分享成 果等。2、谦让行为:做客、乘车、分发食品、分发用具等时候都知道谦让。3、助人行为:乐于助人,帮助家人、老师、小朋友、
11、邻居、长辈老人等做 力所能及的事。4、文明行为:言谈举止大方,热情友好待人。不随便干扰别人做事,不随 便打断别人的谈话。第三节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一、内容结构(一)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幼儿对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认知。它 主要包括:1 .自我意识,即对自我特征以及与他人及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它主要表 现形式有: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等。2 .对他人认知,即对同伴以及周围环境中的人的认知,它主要包括:对他人外形特征的认知、心理状态的认知、角色地位的认知等。3 .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即对家庭、幼儿园、社区设施、交通设施、重大节 日及重大事件等方面的认知。对社会规
12、范的认知,包括对文明礼貌的知识及习惯、对社会公共规则、集 体规则、基本道德准则等方面的认知。即社会公德的认知。(二)社会情感社会情感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表现的基本情感,社会情感是 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1 .依恋感:是婴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惊联系 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 纽带或持久的关系。幼儿可以由对父母的依恋扩大到对老师、小朋友的依恋,由 对家庭的依恋升华到对祖国的依恋。如:祖国妈妈我爱你。2 .道德感:它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 情感。3-4岁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指向个别行为;45岁幼
13、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 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所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5-6岁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对好人和坏人,表现出爱与憎的情 感,爱小朋友、爱集体、爱祖国等情感,萌发着自豪感、友谊感和集体荣誉感。()社会交往1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亲子交往 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和交往的发展,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形成有极其重要 的影响。它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动因。2 .同伴交往:是指儿童早期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它是建立良好同伴关系 的重要动因。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使其社会行为向友好、 积极方向发展,同伴交往,特别是同伴
14、的反馈,对自我意识尤其是自我调整系统 的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3.社会交往:是指幼儿与周围环境的人际交往。如与阿姨、老师、保健医 生、工人叔叔、农民伯伯和红军爷爷、科学家、解放军、交警民警、教育家、炊 事员、邮递员、售货员、小学生。以及卖雪糕的老奶奶等,广泛接触社会好人好 事,树立良好的榜样。(四)社会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社会教育是要培养幼儿亲 社会行为,改造攻击性的行为。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 帮助、谦让、抚慰、捐献、援助等等利他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 系的重要基础,社会教育也要预防或纠正幼儿的攻击性的行为乃至反社会行为。 以培养道德行为核心内
15、容。二、内容要求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 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 人际交往技能。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 心。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 多方面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 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6、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 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 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8、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 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三、指导要点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 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 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