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研讨发言】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组研讨发言】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心组研讨发言】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精神生活是人在基本物质需求满足后在精神层面上产生的高层次超越性需求,是人的本质体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XX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新命题。他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如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捷径可以通达,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现实存在的阻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问题,探索新时代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一、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揭示
2、了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新时代促进人的精神生活发展和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着诸多变化,面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众多挑战,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尤其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从思想理论和精神文化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也标注了党的创新理论新的思想高度、文化宽度和精神深度。坚定不移
3、高举思想之旗、精神之旗,持之以恒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魅力和精神动力,旗帜鲜明地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要不断创新理论传播方式,丰富理论传播手段,拓宽理论传播渠道,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凝聚社会思想共识,构建民族精神家园,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指导人民的精神生活,逐步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二强化价值引领,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层次品质新时代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广泛的覆盖进一步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富有程度、品质和水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虽没有明确
4、的数字指标,但有其基本标尺刻度和显著特征。精神生活富裕的人,必定是心有信念、行有目标、志趣高洁,必定是意志坚定、胸怀坦荡、勇于担当,必定是崇德向善、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人民全面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国家长治久安的最持久和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J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要求在国家层面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持续夯实精神富裕的物质根基,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
5、有持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社会层面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在美好生活追求方面更丰富更高的要求;在个人层面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人民的文明素养、道德情操,提高社会的整体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彰显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引领积极向上的价
6、值追求,用真善美建构人们的精神世界。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效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侵蚀,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三强化基础保障,坚持用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有效实现人民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富裕,既取决于个体的精神追求层次和内容,也与社会创造的优质主流文化资源密切相关。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基本文化权益和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新期待,使人民享有多样、多层、多方面、更富足、更充裕的精神生活,必须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推进高品质公共文
7、化服务建设。一要大力推动文化惠民工程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公益性文化设施,扎实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智慧书房、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免费开放文化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自修室等功能室;健全并免费提供文献资源借阅、检索与咨询、公益性讲座和展览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参与文化生活,享受文化民生成果。二要着力提升数字化文化服务效能。互联网的普及将公共文化服务带入数字化时代,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三维视觉、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与数字科技相融合,努力打造“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利用多媒体、借助自媒体等新型媒介的便捷优势,提供
8、“定制式”“精准式”文化服务供给,满足群众“一站式”获取公共文化资源、“订单式”享受文化惠民服务的需求。丰富数字文化资源,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提高文化服务的传播效率,使不同受众群体实现优秀文化成果的“同屏共享”,有效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和精神品位。三要建立健全精神文化引导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通过采用有效的手段,如宣讲道德楷模的先进事迹,激励人们在健康高雅的社会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精神境界;建立奖惩机制,为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对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言行坚决抵制,使人民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向真善美靠拢,与假恶丑斗争,崇尚科学的精神追求;普及文化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思考力,完善精神世界,自觉抵制粗俗、庸俗、低俗等“三俗”文化现象,营造和谐清朗的社会氛围,夯实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