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总结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十四五以来,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将污染防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样板,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都取得重要进展。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文明体系更加完善。一是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从大气环境质量来看,截至目前,PM1.O平均浓度56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同期下降21%,年均值第一次稳定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5个未达标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同期下降26%,好于十四五考
2、核目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5%,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从水环境质量来看,截至目前,30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8%,好于考核目标8.5个百分点;无劣V类断面。其中,河湖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90%,创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近期,统计专项民意调查显示,生态环境满意率超九五成,形成为历年来最高。二是生态环保齐抓共管格局构建成型。成立生态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等重要议事协调机构,生态环境保护领导机制坚强有力。多次学习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精神,第一时间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多次赴各地暗访督导和专题调研生态环境工作。建立领导包保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制度,形成共同推进突出环境
3、问题整改的良好局面。印发实施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推动出台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等重要制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的要求。十四五以来,已形成了从环境保护小环保到生态环境大环保转变;从主要抓污染物总量减排,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注重生态修复转变;从以监督企业为主,向督政与督企并重转变。各部门认真履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三是河湖大保护成效突出。严格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重要指示,把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河湖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落实防线和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
4、举措;全面实施河湖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专项攻坚行动,梳理排查出近IOOO条突出问题,建立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的领导推进机制和点对点长对长问题整改责任制。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950个,占比95%o突出沿湖干支流生态修复,进一步优化岸线资源配置。率先开展全域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同步实施试点,建立入河排污口排长制,提升河湖入河排污口治理能力。大力推进港口码头等污染治理,严格保护沿江饮用水水源地,落实河湖流域重点水域禁渔保护。四是三大保卫战强力推进。蓝天保卫战方面,强化控煤、控气、控尘、控车、控烧五控措施。在用100台火电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水泥工业大气
5、污染物排放标准,20条在产生产线全部达到排放要求。建成集中供热项目20个,完成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20台、提标改造20台;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IOOO台。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建立覆盖1000家企业VOCs重点排放企业管理清单。开展柴油货车攻坚行动,范围内的黄标车全部淘汰,提前实施机动车国六标准,编码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3万余台。整治建筑施工扬尘项目IOOO处、整治混凝土搅拌站IOo个。连续超额完成秋冬季污染综合治理攻坚任务,秸秆露天焚烧和烟花爆竹燃放得到全面控制。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落实水十条,重点推进城镇污染、农业农村污染、水源地污染、工业污染、船舶港口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城市黑臭水
6、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50条城市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48条,完成率96%0全面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设区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提升至96%,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93%,划定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IOOO个。以水质国考断面为基础,建立地表水生态补偿断面100个,基本实现主要水体全覆盖。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依法调整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取消100个无法律法规依据划定的禁养区。推进乡镇政府驻地及美丽乡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完成2000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启动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净土保卫战方面,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突出工业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开展危险
7、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即将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本摸清土壤环境家底。公布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100家,督促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责任。建立疑似污染地块100个、污染地块50个,公布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名录,加强部门联动监管,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组织实施10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加强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控制,对纳入重金属全口径清单的IOO家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持续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共排查100家相关企业,列入整治清单的95家企业完成整治任务。建立固体废物污染防控长效机制,基本完成清废行动202中500个问题以及清废
8、行动2022,f中100个问题的整改。完成十四五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减排目标任务。开展尾矿库摸底排查,完成IOO座尾矿库环境基础信息核实调查。五是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空前。聚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全面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健全五绿并进体制机制,林长制改革写入新修订的森林法,将林长制从城市推向全国。坚持问题导向,因河施策,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红线约束,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建立监管平台,启动勘界定标试点。深刻汲取违建等教训,深入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大力推进保护区问题整改,查处违法违规问
9、题1000个。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实践模式,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六是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日臻完善。法治保障持续加强。推动修订城市环境保护条例河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等地方法规规章。出台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等地方标准和城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推动发布三线一单。完成所有行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任务,累计发放排污许可证超过1万张。督察制度严格执行。出台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等。开展两轮生态环保督察,实现督察全覆盖,共下沉核查点位2000个,交办信访举报8000件,被督察立行立
10、改,办结督察信访件7500件,占比94%o2022年,进一步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开展专项督察,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智慧监管体系加快构建。建成数字城市一生态环境平台,整合归集30个生态环境业务系统。推动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安装、联网、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已有1000家重点排污单位与监控平台联网。启用城市绿盾遥感点位违法违规问题整改调度系统。顺利完成全国污染源普查。生态补偿推广实施。巩固形成新河湖模式,新河湖水质连年达到补偿条件,累计获得补偿资金100亿元,新河湖流域成为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地。谋划建设新河湖一生态补偿试验区,探索市场化、多元化补偿新路径,促进上
11、下游共同发展。复制推广新河湖模式,拓展实施山区水环境、地表水断面、河流域、湖流域和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协同构建共保联治机制。联动实施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协作,一体化落实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联合保障重要活动期间空气质量,成功承办年度协作会议,持续加强跨区域污染联防联治、预警应急和联合执法,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共保规划制定,大力夯实绿色发展基础。环境有价,损害担责成为社会共识。推动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实现案例实践全覆盖,累计办理30起赔偿案件,赔偿金额达0.8亿元。机构改革稳步实施。完成生态环境部门改革和生态环境监察机构设置,建立生态环境监察专员制度。设立了基层生态环境保护机构。挂牌成立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专业机构,填补城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