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诈骗讲解.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诈骗讲解.ppt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撰稿人:经济学13级3班357宿舍郭姣瑜 1306102065白家绮 1306102069 陈怡璇 1306102070 王露 1306102074田静雨 1306102076第一层:诈骗源头第二层:信息贩卖者第三层: 诈骗实施者第四层:资金转移者第五层: 跑腿分赃者嫌疑人段国帅是河南漯河人,由他控制的上海优索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河南多地设立分公司,自称“环保产业的先锋企业”。通过互联网宣传造势,不少投资者以为这是一家潜在的“绩优股”企业。“利用该企业在上海某地方股权交易市场挂牌的身份,对外宣称上市公司,是不法分子得手的关键。”办案人员介绍,段国帅等人在河南召开“增资扩股”发布会,宣布该“上
2、市公司”将定向发行“原始股”。同时,这家所谓的“上市公司”还一度发售股权理财集资,承诺年收益达48%,超过同期银行存款收益20多倍。据初步了解,上海优索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原始股”共向群众非法融资2亿多元,涉及上千名投资者。“几十万元都打了水漂。”郑州市民王先生说,“当时听信了他们所说的企业马上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原始股能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收益。”同样遭遇假股票骗局的还有陕西、江苏、上海等多地群众。市民张先生去年在网上结识了一名自称王姓网友,交流一段时间后得知,这名网友平时闲在家里不用上班,单单借助一台电脑上网炒黄金就赚了不少钱。一听有这么一条轻松愉快的赚钱途径后,张先生便向对方求
3、教炒黄金的方法。“最初我对炒黄金也是一无所知,不过在林老师的教导下,很快我就熟门熟路了。”王姓网友热心地把这个专门从事炒黄金的林老师介绍给了张先生。“林老师可是这方面的大行家,跟着他保准赚钱!”王姓网友的一番话让做着发财梦的张先生心动不已,立刻与林老师取得联系,并从林老师处接收到一款专门用于炒黄金的操作软件。“平台操作其实挺简单的,就是看看大盘和专家分析,适时地买进和卖出就好了。”张先生介绍说。经过几天的摸索与练习后,张先生尝试着开始用虚拟资金投资,结果发现,只要跟着林老师的分析投资,几乎都能赚钱。越想越觉得靠谱,张先生于是向该平台充入人民币2.8万元,此后只要有空便在操作平台上炒黄金。数月后
4、,张先生确实赚了不少,但又一个月过去,开始慢慢地亏损直至没赚多少。张先生提出想和林老师见面聊聊,希望当面指导下,但对方忽悠一通后“委婉拒绝”,完了还表达一个意思,“爱玩不玩随你,不过下阶段黄金又要涨了,劝你再多投点钱进去,否则后悔就晚了。”内心开始有点怀疑的张先生这时想到把平台上的本金先提取出来,平台的客服人员口头上同意其取回资金,但从此之后张先生的账号再也无法登录该炒黄金平台。发现被骗的张先生立刻前往派出所报案。 据受害人介绍,他们均是在2011年底到2012年初,经华夏银行嘉定支行濮姓理财经理介绍,购买了“中鼎财富”一系列理财产品。临近2012年11月25日,第一期理财产品即将到期的情况下
5、,却发现理财经理已经被开除,到期的理财产品本息无法偿还,于是开始聚集到银行进行追讨。对比受害人提供的各项文件,发现投资项目蹊跷连连,北京中鼎财富疑点众多,事情或已涉及到去年在河南发生的担保大案,而且本次受害人的资金流转均是在华夏银行柜台上完成,并非银行系统中俗称的“飞单”。 3月以来,部分P2P网贷平台出现暂停运营,甚至跑路消失的问题。与此同时,个别地区经侦部门也介入调查,一些自融平台浮出水面。 复制一些网页内容,PS几张公司照片,一个诈骗的P2P平台就堂而皇之地上线运营了。哄一批人,捞一笔钱,删掉网站,拍拍屁股走人。21世纪网给你展示的不是笑话,而是目前个别网贷平台拙劣的诈骗术。 2003年
6、7月,被告人王某冒名王某使用伪造的公民身份证及王某房屋产权证复印件等资料,谎称装修自己居住的本市松江区某室房屋,先后与某公司、某公司、某银行上海市虹口支行分别签订了家庭居室装饰装修施工合同、房屋装璜消费信贷合同、家居装修贷款借款合同,骗取银行装修贷款人民币6万元。所得款项除2003年9月至2004年4月间被告人王某先后归还银行贷款合计本息人民币14,092.36元外,剩余45,907.64元均被其挥霍殆尽。2005年11月,被告人王某因身份被识破遂逃匿。 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被告人王某在为朱某办理某银行信用卡过程中,擅自使用朱某提供的公民身份证、机动车行驶证、房地产权证复印件等资料,冒充朱某先后向某银行、某银行、某银行共计骗领4张信用卡,进行透支消费、提取现金。其中,2007年10月,被告人王某冒充朱某从某银行骗领的卡号为某、某的信用卡中,透支消费本金合计人民币32,812.07元;从某银行骗领的卡号为某的信用卡中,透支消费本金共计人民币9,017.8元;2008年1月,从某银行骗领的卡号为某的信用卡中,透支消费本金共计人民币23,510.2元;累计透支本金共计人民币65,339.35元。上述款项,经各银行多次催讨,被告人王某均未还款并逃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