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80691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1、穴位贴敷技术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适应症】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重点推荐: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操作规范】1、施术前准备1)药物: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白芥子

2、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药物制备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120目筛,备用。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QIO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储水调配而成。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2)部位:根据患者病情,

3、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3)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4)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5)消毒:部位:用75%乙醇或0.5%K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2、施术方法1)贴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贝占。硬膏剂可直接或温化后将硬膏剂中心对准穴位贴牢。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使用膜剂者可将膜剂固定于穴位上或直接涂于穴位上成膜。使用水(酒)浸渍剂时,可用棉垫或纱布浸蘸,然后敷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

4、以医用胶布固定。3)填法: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外覆纱布,再以医用胶布固定。4)熨贴法:将熨贴剂加热,趁热外敷于穴位。或先将熨贴剂贴敷穴位上,再用艾火或其他热源在药物上温熨。3、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目前,有些单位尚在探索“三九”天或平时时间进行贴敷,以提高临床疗效。4、贴敷时间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

5、不适感,可自行取下。5、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6、贴敷部位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施术后处理】1)换药: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贴敷部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2)水泡处理: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

6、包扎,以防感染。【注意事项】1)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2)孕妇、幼儿慎用。3)颜面部慎用。4)糖尿病患者慎用。5)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6)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挥发。7)若用膏剂贴敷,膏剂温度不应超过45C,以免烫伤。8)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9)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10)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11)贴敷时间和皮肤反应参见附录B。12)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禁

7、忌】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贴敷方法: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X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其他注意事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长期使用。对贴敷期间病人的管理非常重要。患者如果疾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应积极就医,控制病情;并应认真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程度、治疗情况等;临床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给予治疗和康复的咨询指导。同时,此疗法的使用要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8、进行,进行此疗法前,要向患者认真介绍适应病症和注意事项等。2、中药熨敷技术【目的】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古时又称贴敷。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适用于外科的疳、痈、疽、疔疮、流注、跌打损伤、肠痈等病。内科的哮喘、肺痈、高血压等病也适用此法。【用物准备】治疗盘、盐水棉球、药物、油膏刀、无菌棉垫或纱布、棉纸、胶布或绷带;若需临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如麻油或饴糖、水、蜜、凡士林)等。常用药物:青敷膏、金黄膏、伤科消炎膏等。【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协助取

9、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3、需临时调制药物时,将药末倒入碗内,将调和剂调制成糊状。4、取下原敷料,以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药迹,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5、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6、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7、若为肿疡,敷药面积应超过肿势范围,一是防止毒邪扩散,起箍毒作用;二是通过药物作用以束毒邪,提脓拔毒。8、敷药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9、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10、清

10、理用物,归还原处。【注意事项】1、皮肤过敏者禁用。2、敷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3、对初起有头或成脓阶段的肿疡,以中间留空隙,围敷四周为宜,不宜完全涂布,以免阻止脓毒外泄。特殊部位如乳痈敷药时,可在敷料上剪孔或剪一缺口,使乳头露出,以免乳汁溢出污染敷料。4、夏天以蜂蜜、饴糖作赋型剂时,宜现配现用或冷藏保存。3、冷敷技术冷敷疗法是用冷的物体放置在人身体的某个部位上,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收缩,起到散热、降温、止血、止痛及防止肿胀等作用的一种方法。【操作方法】治疗时,病人取合适的体位(既能暴露需要冷敷的部位,又能舒适地保持一段时间),将预先准备

11、好的冷敷用具放置在患处,每次冷敷大约20分钟。如果使用冷巾、冷袋者,4-6分钟更换1次,以保证冷敷效果,可延长冷敷时间约至30分钟。冷敷完毕后,用于毛巾将冷敷部位的皮肤擦干。【禁忌症与注意事项】一、禁忌症1、外伤处已出现红肿热痛时,不能再作冷敷。2、炎症的后期,不宜冷敷。3、患者在劳累后,感到疲乏时,不宜作冷敷。4、已有水肿者,不能作冷敷。5、禁止在心前区(即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隙处)附近作冷敷,以避免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而发生危险。6、眼病患者,角膜发炎时,冷敷会加重病情,故不宜用冷敷疗法。二、注意事项1、作冷敷时,要了解病人的感觉,观察患处皮肤的反应,如果有感到不适或疼痛,皮肤发灰,出现紫斑或

12、水泡时,应立即停止冷敷。2、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20分钟为好。如果需要长时间冷敷时,应在每冷敷20分钟后,停敷1小时左右再冷敷,使局部有恢复的时间。3、对老人、幼儿、身体极虚弱者,或失去知觉,或瘫痪病人要特别小心。4、一般冷敷不在肢体的末端进行,以免引起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缺血缺氧。5、对有伤口或手术后以及眼部冷敷,冷敷用具一定要严格消毒使用,以防止污染,引起交叉感染。4、湿敷技术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膜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3心理状况。【目标】减轻局

13、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禁忌症】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告知】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镒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4定时用无菌镣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注意事项】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2注意

14、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5、熏蒸技术【目的】熏洗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或浸浴,以达到疏通媵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作用等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疮疡、筋骨疼痛、目赤肿、阴痒带下、肛门疾病等。【用物准备】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根据熏洗部位的不同,也可备坐浴椅、有孔木盖浴盆及治疗碗等)、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等。【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根据熏洗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熏洗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冬季注意保暖。3、眼部熏洗时,将煎

15、好的药液趁热倒入治疗碗,眼部对准碗口进行熏蒸,并用纱布熏洗眼部,稍凉即换,每次1530分钟。4、四肢熏洗时,将药物趁热倒入盆内,患肢架于盆上,用浴巾或布单围盖后熏蒸。待温度适宜时,将患肢浸泡于药液中泡洗。5、坐浴时,将药液趁热倒入盆内,上置带孔木盖,协助患者脱去内裤,坐在木盖上熏蒸。待药液不烫时,拿掉木盖,坐入盆中泡洗。药液偏凉时,应更换药液,每次熏洗1520分钟。6、熏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7、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8、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注意事项】1、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2、熏洗药温不宜过热,一般为50“70,以防烫伤。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进行。4、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5、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6、泡洗技术中药泡洗是用中药煎煮取汁泡洗患处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是我国传统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此法操作简单,防病治病有效,且对人体无不良作用,颇为患者接受。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针灸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